原民家庭中心明年轉型併入社安網 挨批削弱部落能力
原家中心轉型爲原民地區社福中心,肩負照顧脆弱家庭任務,各中心社工人數不變,但業務量增加,圖爲新北都會西區原民中心3名社工。記者蘇健忠/攝影
全臺六十六處原鄉與都會型原住民族家庭中心,服務部落與移居市區的原住民,提供家庭諮詢、家暴性侵議題諮詢、就業職訓等服務,協助原民轉介社福資源。原家中心將於明年起納入社會安全網計劃,成爲「原民區的社福中心」,從資源轉介角色,轉爲直接服務脆弱家庭個案,不少社工對此感到擔憂,學者更直言,此變革會讓部落更依賴國家,失去自我解決問題能力。
政治大學社工系教授王增勇曾受原民會委託,主持原民中心轉型研究案。他表示,自己建議原家中心應納入社安網,成爲「網中網」,但並非將其消滅,必須看到原家中心的獨特性,讓其發揮既有的文化轉譯、福利橋接功能,與具公權力的社福中心合作,提供原住民族服務,而非直接把原家中心變爲原民地區的社福中心。
王增勇說,原民中心在臺灣設置廿六年,早於社會安全網計劃,是原住民接受社會福利體系的緩衝機制,也是可近性最高的體系,原民中心與社安網如何結合,早有許多討論,但一直未有定案,去年年底突有消息傳出,將於明年轉型,且至今原民會、衛福部並未正式對外公告轉型內容,導致實務工作者無所適從。
「傳統的社會工作是針對個案提供服務,對原民社區而言,則可運用部落資源。」王增勇舉例,以兒少疏忽對待事件爲例,社福中心工作模式是在介入評估後,如判斷後續仍有危險,且三等親內無人照顧,將進行安置,但在原住民社區觀念中,即使不在三等親內,部落族人都能就近照顧,讓孩子留在部落生長。
王增勇表示,以一般社福模式取代原家中心,原住民族集體性不被重視,會形成「文化殖民」效果,削弱部落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讓部落功能萎縮,鄰里之間不再互相照顧,對原住民而言是「負向福利」。
芥菜種會原服處原家中心北區主任田武龍則認爲,原家中心運作多年,已形成一套有別於駐留社會工作學的原住民族社會工作理論與習慣,最大差別在於文化敏感度、文化轉移能力,未來即使納入社安網,也不會因業務量增加而改變,但仍希望儘快瞭解改制後的工作目標,才能及早因應。
衛福部社家署代理署長張美美表示,考量原住民族文化、生活習俗、語言具特殊性,衛福部去年十一月與原民中心討論後決議,將原家中心定位爲「部落的社福中心」,未來原家社工處理脆弱家庭時,辨識指標、評估工具等,均與社福中心相同,社家署將於九月起舉辦共識營,協助訓練社工人員。
張美美說,原家中心社工長期深耕原民地區,與原民案家接觸,瞭解部落生活習慣、語言溝通、家庭動力等,聯繫上會更容易,且針對收出養等複雜個案,社福中心仍會協助處理,並非以原民中心完全取代、整並社福中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