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一帶一路相同 外媒:歐盟「全球門戶」就是要建立依賴

英國新任情報頭子所強調的,「一帶一路」透過債務或數據陷阱創造依賴。《全球門戶》的重點就是爲各國提供一個比大陸陷阱更好的替代選項。圖爲大陸與寮國一帶一路的代表性工程,中寮鐵路通車營運。(圖/新華社)

歐盟執委會日前宣佈《全球門戶》,將協助全球發展中國家興建鐵路等基礎設施。對此,《金融時報》分析,《全球門戶》明顯是爲了抗衡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倡議;但卻缺乏適當資金與明確目標,「歐洲版一帶一路」恐走得步履蹣跚。甚至,歐洲雖想有別於一帶一路,主打不利用債務陷阱建立依賴關係,但報導卻認爲,歐盟就是要建立依賴關係,只是歐洲的依賴更平等、自由與繁榮。

正如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範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9月份的承諾,「歐洲在中國擁有的銅礦區,或在中國擁有的港口間修築完美的道路,這一點都沒有意義。面對這類投資,我們要更聰明」。

《金融時報》指出,《全球門戶》是否如範德賴恩所說的創造更多主動性,全看三項指標:第一,它的規模是否足以和「一帶一路」相抗衡。第二,其僅限於支援基礎設施中的軟體,還是進一步分享軟體,也就是藉由歐盟法規與規範的植入,進而促成夥伴國家的經濟整合。第三,擁有更鼓舞人心的名字,如馬可波羅計劃。

※與一帶一路相比規模過小

從規模來看,布魯塞爾承諾7年內要提供3000億歐元。儘管有人質疑該筆資金來源,可能來自私人投資者;但《金融時報》指出,要是真的能興建3000億歐元的基礎設施,反對意見就顯得無足輕重。因此,問題不在於資金來源,而在於資金量。

如果這筆投資金額是在2000年代中葉時拋出,將成爲足以改變遊戲規則的承諾;就算遲至2013年,當時習近平也纔剛拋出一帶一路倡議,但這筆資金仍夠與之一搏。如今,光在大流行前,一帶一路計劃每年資助額就超過1000億美元。相較之下,《全球門戶》的比重似乎偏低。

文中認爲,儘管與大陸一帶一路資金量相比,歐盟版或許顯得誠意不足;但若全數實現,依舊能產生相當龐大的衝擊;更何況,歐盟有意整合其軟體至硬體之中。

在《全球門戶》中,明確揭示基礎建設計劃會讓沿線國家與歐盟間的數據隱私、數位競爭法規以及歐洲運輸標準,進一步加以融合。這本該如此,特別是如果歐盟有意與「一帶一路」抗衡,其別無選擇,只能按照自己形象塑造對外經濟關係。這關乎利害,但歐盟領導人很少敢赤裸裸地公然說出。

布魯塞爾喜歡強調自己是「連結」,而非「依賴」;這可以理解,正如英國新任情報頭子所強調的,「一帶一路」透過債務或數據陷阱創造依賴。《全球門戶》的重點就是爲各國提供一個比大陸陷阱更好的替代選項。

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範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9月份的承諾,「歐洲在中國擁有的銅礦區,或在中國擁有的港口間修築完美的道路,這一點都沒有意義。面對這類投資,我們要更聰明」。(圖/路透社)

※歐盟建立的依賴關係更平等、自由與繁榮

但《金融時報》認爲這無疑是誤導。歐盟想要─也應該想要─建立依賴關係,而法規匯流是達成此一目的的辦法。正如《全球門戶》所揭示的目標,「強化數據、運輸與能源網路」,並提供「供應鏈整合」。事實上,這與北京所追求並無不同;一帶一路就是要讓所有的經濟關係朝中國大陸傾斜並適用其規範。

但歐盟與北京相異之處,在於大陸創造的依賴關係並不是都平等的;相較之下,選擇與歐洲聯結比加入一帶一路更能獲得自由與繁榮。

※夥伴國應承擔何種角色

此外,《全球門戶》看起來像一連串彼此不相關的建設案。換言之,當這些建設項目整合爲同一網路時,會呈現何種願景,以及如何整合出明確願景,歐盟缺乏具體地描述。

報導認爲,歐盟如果是想建立以歐洲爲中心的國際經濟體系,就該更誠實的說出來,如此《全球門戶》的沿線國家也才能更有效地協調。

另一個問題是如果《全球門戶》試圖打造以歐盟爲中心的網路,夥伴國家該發揮合種作用,目前歐盟還沒做出具體論述。但這卻是夥伴國家在物理、法律、制度等層面,與歐盟市場建立聯繫的正面機會。這種聯繫遠較單純簽署貿易協議還要更深入,而這也足以吸引沿線國家向北京的基礎設施補貼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