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推抗衡"一帶一路"計劃 歐盟官員:文件中寫滿中國
(原標題:歐盟推出抗衡“一帶一路”計劃,歐盟外交官:文件中“寫滿了中國”)
【文/觀察者網 張晨靜】爲了抗衡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影響力,當地時間7月12日,歐盟又推出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試圖連接歐洲與世界的全球基礎設施計劃——“全球聯通歐洲”戰略計劃,稱其將於2022年起正式實施。
這份戰略計劃中並未提及中國,但一名參與起草計劃的歐盟外交官卻這樣說到,這份文件裡“寫滿了中國”。路透社報道稱,這是繼今年4月歐盟與日本、印度達成全球基建協議、以及一個月前G7峰會上提出類似呼籲後,歐盟爲抗衡中國而做出的最新舉措。
路透社報道截圖
7月12日,歐盟27國外長在布魯塞爾召開會議。根據會後發佈的一份聲明顯示,歐盟理事會當天批准了“全球聯通歐洲”的戰略計劃,聲稱這凸顯出了歐盟需要從地緣戰略和全球角度實現互聯互通,目的是促進其經濟、外交、發展政策、安全利益等,並促進歐洲的價值觀。
聲明還稱,該戰略計劃有利於提升歐盟及其合作伙伴的競爭力,促進價值鏈多元化並減少戰略依賴。
爲了落實這一雄心勃勃的計劃,聲明中要求在2022年春季之前,建立新的聯合通信機制。其中還呼籲歐盟委員會和高級代表與歐盟成員國、歐洲企業、金融和發展機構協調,以實現歐盟互聯互通的目標。
德媒《商報》報道稱,歐盟外長當天還呼籲歐盟委員會鼓勵私營企業投資,並最遲在明年3月提交一份基礎建設項目清單。有關項目應“具有重大影響力和可見度”,例如鐵路線和港口擴建,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數據傳輸和電力網線等。
觀察者網查閱這份戰略計劃,其中從頭到尾都沒有提及“中國”,但一位參與起草該計劃的歐盟外交官卻這樣說到,這份文件裡“寫滿了中國”。
包括《商報》、路透社、歐洲新聞臺在內的多家外媒也認爲,該計劃是爲了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以此來擴大歐盟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聲明截圖
歐盟官員在當天的會上也“劍指”中國。德國外長馬斯不滿地宣稱,他們看到中國利用經濟和金融手段,以增加其在全球的政治影響力。“光抱怨是沒有用的,我們必須要提供替代選項”。“重要的是,歐盟與美國要密切協調”。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聲稱,這個戰略計劃有一個更爲廣泛的目的,將互聯互通作爲歐盟對外政策的中心。“我們在兩年前與日本達成協議時就開始這麼做了……但對歐盟來說,如今更重要的是要審視與中東地區的互聯互通問題,展望中亞和中國”。他還刻意強調說,但要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的方式和目的不同。
對於此番言論,盧森堡外交大臣阿塞爾博恩則警告說,別把中國當成對手。德國汽車製造商每年在中國的汽車銷量都超過德國。
其實早在今年6月的G7峰會上,G7各國領導人就曾表示希望推出自己的基礎設施倡議。G7會議公報中還提到,七國集團計劃斥資數百億美元爲發展中國家以及新興門檻國家提供基建援助。更早前,歐盟還曾與日本、印度達成過類似的基建合作協議,這都被看作是想要和“一帶一路”倡議競爭的嘗試。
德國外長馬斯 圖源:馬斯推特
美國丹佛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趙穗生此前曾毫不客氣地指出,2017年,歐洲國家就曾試圖通過設立亞洲基礎設施基金來與“一帶一路”競爭。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在2017年也曾試圖成立國際發展金融公司,爲中低收入國家發展項目提供融資和便利。但最終都失敗了。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4月公佈的最新數據,法國、英國債務規模均超過了國內生產總值。英國2020年GDP下降了9.9%,創下了1709年以來的最大跌幅。在G7想搞“一帶一路”替代方案之時,德國總理默克爾曾坦承說,G7目前還不確定具體資金來源,沒有融資計劃。
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據湯森路透旗下的數據提供商路孚特(Refinitiv),已經有100多個國家與中國簽訂各種協議,在“一帶一路”傘下打造新基建,包括鐵道、港口、高速公路等等。
截至去年年中,共有超2600個項目與“一帶一路”有關,項目總估值約3.7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4萬億元)。
延伸閱讀:
西方打造替代“一帶一路”的方案,卻被髮展中國家取了個外號
牙買加《集錦報》7月11日發表原題爲“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是支撐世界經濟增長的支柱”的文章稱,美國總統拜登提出一種以西方資本主義方案替代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構想。在筆者看來,這不過是電視臺在黃金時段播放的“反華政治秀”,毫無堅實的政治經濟支撐。
打造這個“中國‘一帶一路’西方替代方案”的資金將從何而來?目前不得而知。使這一構想成爲現實的理性思維和財政資源又在哪裡?拜登和其他西方工業化國家的領導人都沒有說明如何給這套替代方案提供融資。拜登甚至不能使自己總額爲6萬億美元的年度預算案在民主、共和兩黨針鋒相對的參議院獲得批准,他憑什麼保證上述抗衡中國的倡議獲得通過?
政治和政治思考必須立足於現實,不能憑空想象。這是各國和人民尋求克服新冠疫情對生活、家庭、社區以及政治和經濟體系造成的殘酷破壞時所面臨的關鍵問題。
筆者認爲,拜登的“重建美好”全球計劃——筆者姑且稱之爲“一帶一褲”倡議(Belt and Short Pants Initiative,其中Short Pants有年輕、缺乏經驗之意——編者注)——沒有成爲現實的希望。
不妨看看關於“一帶一路”的一些事實。據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估計,中國在6個加勒比國家的投資超過700億美元,而且自2005年以來,“在公共投資和貸款”方面又投入70億美元。
這可不是童話故事“一帶一褲”的空想。利用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獲得的融資,牙買加的道路和其他基礎設施正得到現代化改造。因此,在沒有明確的下一步計劃的情況下,很難看到牙買加會擁抱美國的旨在破壞中國倡議的虛無縹緲的計劃。
事實上,加拿大、英國、美國等西方國家處於財政破產狀態,他們如何能找到所提的數萬億美元來“重建美好”的世界經濟體系呢?
今天,中國是維持全球經濟發展的支柱。從亞洲、非洲到拉美和加勒比地區,中國經濟而不是國際資本主義,一直是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在疫情衝擊經濟的一年之內,中國經濟就重回世界經濟的頂尖位置。
而我們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數十億貸款中又得到了什麼?除了更多的債務,什麼都沒有!高利息的貸款加劇了貧窮國家的經濟依賴性。然後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強加的債務負擔問題,它導致中產、窮人和小農的生活惡化,還破壞了整體經濟增長的潛力。
相比之下,中國貸款的利率相當低,優惠也多,附帶條件較少,也沒有像美國及其朋友那樣煽動政變和內亂來推翻他們不喜歡的政府。
非洲和中國的貿易額已從1980年的10億美元激增至2016年的1280億美元。我們不要忘記,中國在協助亞非拉國家人民的民族解放鬥爭中、在擺脫西方政治和經濟束縛方面所發揮的積極作用。南非前總統納爾遜·曼德拉曾說:“我在羅本島獄中生活的精神支柱來自中國!”他在獄中堅持讀《孫子兵法》和《毛澤東選集》。
中國正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中國領導人宣佈了進一步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動態計劃,這是中國共產黨的又一項壯舉。
總而言之,拜登針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方案很可能只是空洞的“一帶一褲 ”!這就是真相。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據路透社當地時間6月22日報道,德國工業聯合會(BDI)主席齊格弗裡德·魯斯烏爾姆(Siegfried Russwurm)當天聲稱,德國需要就如何與中國等貿易伙伴打交道展開“坦誠討論”,若所謂的“人權紅線”被逾越,德國絕不能迴避對抗。
報道認爲,目前中國已成爲德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正是由於德國對中國的出口,才緩解了新冠疫情對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的影響。然而,在BDI這些德國主要商業遊說團體的眼中,卻對中國“日益強硬的態度”和“人權記錄”感到擔憂和關注。
而就在幾天前,極有可能成爲“默克爾接班人”的德國基民盟黨魁阿明·拉舍特(Armin Laschet),在發表對華看法時曾表示,“不要與中國發生冷戰,中國既是競爭對手,也是合作伙伴”。
路透社報道截圖
據報道,BDI主席魯斯烏爾姆當天在一場行業活動上發表演講時聲稱,歐洲和西方國家在同中國、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和巴西等“難以對付”的客戶和競爭對手接觸時,應採取一種“自信的態度”。
“我們需要就如何與這些貿易伙伴打交道展開坦誠的討論。我們提倡有明確界限的、且負責任的共存與合作。”他宣稱,這種方法接受不同社會制度的並存。
不過,魯斯烏爾姆還補充道:“當‘紅線’被逾越時,我們絕不能迴避對抗。比如,‘普世人權’就不是什麼‘內部事務’。”
作爲德國國內主要商業遊說團體,BDI以“傘形組織”的形式存在,領導德國衆多工業相關服務提供商。自今年1月1日起,魯斯烏爾姆開始擔任BDI的新任主席。
資料圖:BDI主席魯斯烏爾姆 圖自其個人臉書
報道稱,在發言中,對於前不久七國集團(G7)峰會上提出的一項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相抗衡的
全球基建計劃
,魯斯烏爾姆表示了歡迎,並稱“此舉正確,且早該如此”。
6月12日,美國總統拜登在G7峰會上提出了一項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基礎設施建設援助的計劃。對此,衆多外媒紛紛解讀,這一計劃針對的是中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一帶一路”倡議,拜登試圖“聯歐抗中”,欲和“基建狂魔”中國掰手腕。
除了這一計劃,G7峰會閉幕後發表的公報中,還就“人權”等問題對中國橫加指責。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回擊稱,此公報內容對對中方蓄意污衊,干涉中國內政,嚴重違背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在路透社報道魯斯烏爾姆極具爭議的涉華言論的同時,還提及了近日
“默克爾準接班人”拉舍特
的一番涉華表態。作爲德國基民盟現任黨魁的拉舍特,被視爲最有可能在今年9月的大選中接替默克爾,成爲新一任德國總理。
資料圖:默克爾與拉舍特 圖自新華社
拉舍特在6月21日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同樣對G7的舉措表示了歡迎,但措辭明顯更爲謹慎。他警告稱,在與中國的地緣政治競爭中,西方應避免陷入冷戰思維,不要與中國發生新冷戰。
而在對華的看法上,拉舍特幾乎與默克爾一致。他認爲中國既是一個系統性競爭對手,也是一個合作伙伴,“我將在任何可能的地方努力促進我們的夥伴關係”,與北京的合作對歐盟最有利。但與此同時,他又宣稱,不會在所謂的“人權問題”上對中國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