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天女餘苑綺39歲逝...大腸癌證實年輕化 醫籲盡早篩檢

大腸癌年輕化,醫師呼籲儘早篩檢,提早發現息肉切除遠離癌變。圖/臺南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羅翌寧提供

國健署近來力推「糞便潛血」檢查,衛福部臺南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羅翌寧指出,大腸癌已連年高居臺灣癌症發生率前三名,且發病年齡逐漸下降,余天女兒余苑綺才39歲就大腸癌過世、不少民衆仍不願受檢、諱疾忌醫,演藝界名人賀一航、豬哥亮都死於大腸癌,值得大家警惕。

66歲許姓患者表示,在臺南醫院篩檢,因糞便潛血陽性作大腸鏡檢查,肝膽腸胃科發現橫結腸有超過兩公分腫瘤,切片證實大腸癌,還好接受篩檢,轉介外科手術切除術後恢復良好,定期門診追蹤。

羅翌寧指出,紅肉、加工肉品、肥胖、抽菸、飲酒、老化、運動量不足、發炎性腸道疾病及特定遺傳因子都是大腸癌常見危險因子。大腸癌早期並無症狀,出現腹痛、排便習慣改變、糞便型態改變、血便、裡急後重、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等症狀,癌症很可能已到後期。

羅翌寧說,其實大腸癌如果早期發現妥善治療,治癒率很高、高達九成以上,應定期接受篩檢,才能及早發現。50到75歲成人應利用兩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篩檢,可到各地健保醫療院所檢查,糞便潛血陽性應接受大腸鏡檢查。

國健署統計顯示,2年一次糞便篩檢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鼓勵民衆定期篩檢,若有不適症狀更應儘速就醫。糞便潛血陽性者,其實只有約3%最後確診大腸直腸癌、比例不高,卻有三到五成患者大腸鏡檢查時發現大腸瘜肉。

羅翌寧說,大腸瘜肉特別是大腸腺瘤,是大腸直腸「癌前病變」,若未及時處理,時間一久最後有可能變成大腸癌。若能及時切除,便能阻止癌變進展。接受大腸鏡檢查後應根據切除的瘜肉大小、病理診斷及組織變性程度,參考國際標準指引持續追蹤。

大腸癌年輕化,醫師呼籲儘早篩檢,提早發現息肉切除遠離癌變。圖/臺南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羅翌寧提供

大腸癌年輕化,醫師呼籲儘早篩檢,提早發現息肉切除遠離癌變。圖/臺南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羅翌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