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福氣,傳自父親

正如這些由父輩和子女們傳承至今的非遺文化,它們不僅是傳統技藝,也是時代精神的生動象徵。

許多人或許都有過這樣的感受:我們常說“父愛如山,厚重無言”,但是轉頭卻一臉茫然,記憶裡的父親似乎總是默默無聞,甚至被我們忽略。每次到了感謝的節日,比起那些送給母親的鮮花和蛋糕,父親節則要安靜許多。儘管來自父親的“愛”寂靜無聲,但不可否認的是,“父愛”同樣對人的成長有着重要的作用。

今年的父親節,周大福攜手新週刊共同探訪了兩個“非遺家庭”,走進兩段有愛、有福的珍貴記憶,瞭解“非遺傳承”中的父與子、父與女之間既“特別”又“普世”的愛。周大福以品牌95週年推出的“傳福系列”爲情感紐帶,爲大家講述有關父愛、有關福氣的故事。

提起“父愛”,我們很容易就會去思考:父愛能給予我們什麼?是承擔,是陪伴,是保護,還是一項謀生的技藝,抑或是一種獨特的品質……

在大部分中國人的印象裡,父親的形象常常是擰巴的。有的時候,他們沉默寡言、固執傳統,但他們恪守着自己的原則,用行動向子女傳遞着人生的信念和篤定。也有的時候,他們亦師亦友,與時俱進,在肩負起家庭責任的同時,成爲子女們人生道路上的同行者。

有一種父親,既是父親,同時也是師父。他們秉持着“匠人精神”,把上一代的傳統手工技藝繼承下來;又作爲“非遺傳承人”,將其傳給了下一代的年輕人。

“非遺父親”有什麼特別之處?他們和“非遺子女”之間,又傳遞着怎樣的精神價值?爲了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記者採訪了兩位“90後”非遺傳承人:廣州琺琅傳承人楊承燊、潮州木雕傳承人陳嘉。

廣州琺琅傳承人楊承燊(左)、潮州木雕傳承人陳嘉(右)。

他們的父親,一個思想開放,一個思想傳統。然而,兩種截然不同的父親,對子女的教育和愛,都有着同等的傾注與付出。父親是師父,師父也是父親,擁有雙重父愛的他們,用中國人的話講,是真有“福氣”嘞。

用“堅守”“求真”鑄成的自信,

是父親帶給我的

在父親楊志峰的琺琅陳列室裡,斑斕奪目的廣州琺琅器皿,幾乎擺滿了整個屋子。入室處的白牆上,一幅畫匾般大的合影照,靜靜地懸掛在那裡。

楊志峰指着這幅上百號人的合影照,心情複雜地說:“這是琺琅廠2018年第二次聚會的時候拍的。我們的廠子是上個世紀1958年成立的,但是在2003年解散了。”作爲曾經花縣琺琅廠的廠長,楊志峰講起了“消失的琺琅廠”的故事。

書裡記錄着原花縣琺琅廠以前的青年師傅們。

二十年前,隨着國內外市場需求的減少,廣州琺琅行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存亡危機。琺琅廠解散後,離開的工匠們失去了事業支撐,因爲要養家餬口,所以不得不放棄琺琅手藝。但楊志峰不甘心,爲了不“人走技絕”,他聯合了當時的一些工匠,成立了琺琅藝術工作室。

據楊志峰描述:“最開始的時候,我們連檔口都沒有,只能從公園隔壁的一間小店做起。材料沒有地方堆放,就找了一個廢棄的球場,用遮雨的東西蓋住。”如今,這個“白手起家”的小店,再一次將廣州琺琅推向了全世界。

楊志峰和他的琺琅工藝。

隨着時代的進步,楊志峰不斷地爲廣州琺琅技藝尋求新的生存方式,使得琺琅的藝術壽命得以延續到今天。而這種堅守,也被90後的楊承燊看在眼裡。

15歲那年,楊承燊開始正式跟着父親學習琺琅技藝。出於對美術的興趣,他大學修讀了繪畫專業,畢業後自己成立了藝術工作室,並且全身心投入到對琺琅工藝的研究和學習中。

“琺琅的製作過程,對一般人來說是極其‘枯燥’的,許多人才學了很短的時間就放棄了,尤其是對於年輕的學徒。我之所以能堅持下來,也是受到了父親的影響。”楊承燊說。一方面,父親傳授給他的經驗,讓他覺得受益匪淺;另一方面,能夠和父親一起堅守這門技藝,一直是他引以爲豪的事情。

楊承燊和父親楊志峰。

近些年來,隨着網上購物的品類越來越精細化,琺琅逐漸進入了信息更爲開放的線上預售市場。但與此同時,不少用樹脂和烤漆製作而成的“仿琺琅”製品也漸漸多了起來。

“琺琅是用粉碎研磨的石英、長石爲主要釉料,塗施於加工過的金屬製品表面。真正的琺琅要經過打銅胎、掐絲、點藍、繪畫、燒製、打磨、鍍金等一系列工序。”說起網上購物中的“仿琺琅”,楊承燊強調了何謂“真琺琅”,並且對於這門手藝的獨特魅力,也表現出他獨有的自信。

楊承燊正在專注琺琅的製作。

“對這門手藝的自信,其實是父親帶給我的,他讓我看到廣州琺琅能夠走到今天,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楊承燊看來,因爲這個時代的消費者越來越追求“慢生活”的質感,手工的東西會越來越“吃香”,是無法被工業流水線替代的,所以總會有“識貨”的人。

“只有經過烈火燒製的東西,才能抵擋得住歲月的洗禮。”楊承燊說,琺琅很容易在高溫下燒變形,但是經過一次次的試驗,把控好溫度,把握好時機,功夫總不負有心人。也正如父親一直告誡他的,既然選擇了做這一行,就要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做人也要跟燒製琺琅一樣,經得起錘鍊。

經得起烈火燒製的琺琅。

我越來越像我的父親,

我的父親也越來越像我

陳培希木雕藝術館,位於潮州市區永春北路。人一旦走進藝術館內,展櫃裡的各式木雕便應接不暇地映入眼簾,一股清幽的木香,也縈繞在空氣中,令人心曠神怡。

初見陳嘉的時候,她剛放下碗筷,便忙不迭地招待我們。從前面的門店走到後面的生活區,再到樓上的工作坊,“潮州木雕”似乎和他們一家人的生活緊緊聯繫在一起,不可分割。

陳嘉的父親陳培希,是廣東省高級工藝美術師,爺爺陳舜羌更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對於記者的到訪,陳嘉的父親表現得不是很“熱情”。事後陳嘉替父親解釋道:“他真的很內向”。當我們形容她“女兒就像是父親的代言人”時,陳嘉不置可否。

陳培希正在做木雕。

在陳嘉的記憶裡,父親永遠是一個話不太多,但一直默默做事的人。小的時候,父親的身影總是圍繞着木頭,每天從早上雕刻到深夜。“因爲不做夜班的話,是沒有辦法養活一家子人的”,陳嘉說,父親一共有四位女兒,由於父親的薰陶和影響,如今四姊妹都成爲了潮州木雕“非遺傳承人”。

據陳嘉介紹,古代的潮州木雕多見於亭樓建築、傢俱和祭祀器具之上。到了清朝後期,由於潮州匠人們的改良,以“蝦”“蟹”爲主要元素,以精細鏤空爲特點的《龍蝦蟹簍》,漸漸成爲了潮州木雕最常見的地方風物題材,寓意着漁民喜獲豐收,八方來財。

潮州木雕經過改良,以“蝦”“蟹”爲主要元素。

在這個木雕世家裡,陳培希從小就跟隨着父親陳舜羌學習木雕,父輩們一生對木雕藝術的追求也影響着陳嘉,讓她對木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4歲的時候,陳嘉也開始跟着父親練習、磨刀、鍛鍊手部力量、雕刻粗胚。

每次傳授刀法的時候,父親總是手把手地教她。有時候父親是師父,既嚴厲又苛刻。以前陳嘉的龍蝦和螃蟹刻經常被父親批評不夠生動,爲此父親專門從飯店裡把蝦殼、蟹殼帶回家,讓陳嘉日看夜看。有時候,師父也是一位內心柔軟的父親。

陳嘉和父親陳培希。

在雕刻的過程中,陳嘉經常不小心用刀割破自己的手臂,甚至露出皮下的脂肪組織,疼得她哇哇大哭。看着女兒受傷,父親心疼不已。

“如果受不了就算了吧。”初學的頭三年裡,父親經常勸陳嘉放棄。然而,和父親一樣“固執”的陳嘉,並不想輕言放棄。

“我覺得我這種有點‘不服輸’的性格,跟我的父親就很像。”陳嘉說,父親是個很要強的人,並不想被別人看低。在他的眼裡,女子並不比男子差,一樣也可以學做木雕。“所以他也總跟我們說,既然選擇了做這一行,就要不怕吃苦。”

陳嘉和父親在做木雕。

在陳嘉看來,父親還是一個比較“傳統”的人。自從她開始學習木雕之後,父親經常會在“染頭髮”和“做美甲”這樣的事情上對她加以約束。在父親眼裡,一個匠人似乎就不應該“豔俗”,而是要在精神氣質上做到恬靜淡雅。

儘管這些都是父親強加給她的期望,但是堅持了十多年的陳嘉,從木雕藝術裡找到了創作的成就感,更是萌生了傳承木雕技藝的使命感。

陳嘉告訴記者,現如今,會潮州木雕技藝的人越來越少,她也希望通過多做宣傳,多做公益教學,來讓更多的人瞭解這門技藝,只是這樣的努力收效甚微。不過,令陳嘉感到幸福的是,對於她所做的“宣傳”,起初並不認同的父親,那個一向性格靦腆、不善言辭的父親,看到女兒的付出和努力,竟然也打破了自己的“固執”,加入了她的宣傳小隊。

陳嘉希望通過多做宣傳,多做公益教學,來讓更多的人瞭解木雕技藝。

傳“福”,

以傳統作底色,以創新爲方法

毫無疑問,無論是楊承燊傳承自父親的“堅守和求真”,還是陳嘉傳承自父親的“不服輸”,都能讓我們從他們的幸福中體會到,來自父親的愛,是潤物細無聲的精神傳承。

在陳嘉自己的工作室裡,一個剛好能用手掌托起的“龍蝦蟹簍”,看起來格外精巧,蝦蟹簍被雕刻得通透纖薄,與父親雕刻的長達幾米的木雕作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陳嘉告訴記者,木雕作品越小,難度就越大。她之所以做出這樣一件頗具挑戰性的作品,某種意義上,也是爲了想把它做成一個讓更多人能夠接受的尺寸和價格。小型的木雕,還被陳嘉製作成了許多不同的小擺件。在她看來,要想讓更多人去了解和使用這些非遺技藝的物件,就必須把它發展成生活中的必需品。

陳嘉專注於木雕工藝。

在陳嘉小時候的記憶裡,父親總是在一刀又一刀地精雕細刻。父親用他的雙手,刻下了一家人生活的點點滴滴,也凝聚了他大半輩子的時光。以此爲靈感,陳嘉依照着傳統的鏤空雕刻技法,創作了新的作品《梅開五福》,寓意着福、祿、壽、喜、財。陳嘉說,這也是父親對她的期許,平平淡淡的生活就是“福”。

與陳嘉父親的“傳統”不同的是,楊承燊在父親楊志峰的影響下,一直保持着開放的思想。他在研究製作琺琅的過程中不斷地“思變”,學習了許多當代藝術的表現形式,並將“透明琺琅”的技藝與銀首飾的設計相結合,讓琺琅更加貼近年輕消費者的喜好,同時也具有了佩戴和使用的價值。在飾品的呈現與內涵中,不僅有着傳統工藝與現代人審美的融合,也有楊承燊注入其中的,對美滿生活的真摯祝福。

一直以來,楊承燊致力於琺琅工藝的傳承推廣與教學。在他看來,琺琅的表現形式多樣,如何在傳統的基礎上又有別於傳統,讓琺琅的工藝回到人們的生活當中去,是作爲廣州琺琅的非遺傳承人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楊承燊致力於琺琅工藝。

相同的問題,在潮州木雕的傳承人陳嘉身上也存在。在所有非遺技藝的傳承人那裡,“傳統”與“創新”都是永遠無法迴避的課題。通過創新,將傳統技藝與日常生活相融合,也是致力於用珠寶讓世界看到“中國之美”的周大福,一直努力尋找的“完美平衡”。

如今,隨着國人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的提升,那些從沉澱的傳統文化中打撈出來的“厚重感”,正在成爲人們的新生活、新選擇和新消費。這也是擁有“匠人精神”的周大福,一直備受廣大消費者青睞的重要原因。

由父輩和子女們傳承至今的非遺文化,不僅是傳統技藝,也是時代精神的生動象徵。正如周大福在95週年之際推出的“傳福系列”,它的每一件作品都在提醒着我們,幸福的傳承延綿不斷,凝聚人心。周大福在詮釋千百年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的同時,也塑造超越時間的永恆記憶,讓“福氣”代代相傳。

作者:段志飛

校對:遇見

排版:鹿子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