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境的《交陪》藝術志今發表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結合臺灣當代藝術訪查傳統藝術醞釀而成的《交陪》藝術志,今(18日)正式發表。新書發表會上,參與本計劃的不同世代藝術家專家學者雲集,包括策展龔卓軍攝影家張照堂林柏樑沈昭良陳伯義、Rich John Matheson,都現身分享參與計劃心得。

傳統信仰一向是臺灣當代藝術重要資源,大臺南的科儀戲曲陣頭彩繪、剪黏、交趾燒不僅已有數百年的傳承,更擁有無限再創造的潛力。這些潛在的文化資產,如何轉化爲當代藝術形式,是一個值得深入探究的問題。2015年起,市府文化局特別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視覺藝術研創中心及臺南藝術公社合作,邀請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策展人龔卓軍策劃信仰藝術踏查計劃「友境的交陪─聯莊精神地理學」,集結臺灣當代重要藝術家,深入認識及調查臺南豐富的信仰文化,據以重新思考及創作藝術作品,彰顯臺南當代藝術的新樣貌,《交陪》藝術志的出版,正是計劃的重要項目。

《交陪》藝術志書名取自臺語的「交陪」(Kau-Puê),原意爲應酬、交際來往。相關聯的「境」字,則是以廟宇核心的祭祀圈;在臺南的廟會節慶傳統中,「交陪境」、「交誼境」與「友境」扮演着極爲重要的角色,這些立基於媽祖王爺信仰所自發形成的民間廟境組織,也是一、兩百年來臺灣在地最特殊的民間結社活力來源。透過遶境活動,不同信仰區域的廟宇之間能產生許多相互的對話及連結。

若以藝術創作領域角度來看,臺南在地的藝術家,近十年來也逐漸形成相互「交陪」、相互聯結的網絡,文化局及策展人即以此觀點出發,期以援用傳統信仰的「交陪」概念,以《交陪》藝術志爲憑臺進行出版、研究調查及展覽,創造多元跨界連結,將廟宇、藝師美術館博物館甚至社區相互編織爲更緊密的聯絡網

本次發表會一口氣發表四期《交陪》藝術志,主題爲「近未來的神祇」、「大地、信仰、限界藝術」、「祖靈打卡─微言的牽引」、「出神的身體」,各期分別採訪了成大歷史系蕭瓊瑞教授、在地文史專家黃文博老師、傳統彩繪修復師蔡舜任、藝術家樑任宏李俊陽及何家興等不同世代的藝術家、藝師及學者,集中探討在地信仰與本土藝術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