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人力資本結構,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原標題:優化人力資本結構,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作者:孟 輝(山西財經大學國際貿易學院講師)、陳少君(太原市智庫研究會特聘專家)

6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旨在在科學把握人口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充分保持我國人力資源稟賦優勢,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改革開放40多年,我國充分利用人口紅利的比較優勢和技術吸收再創新的後發優勢,實現了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但隨着經濟發展階段的躍遷,支撐我國經濟高速增長和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問題日益突出。

“十四五”時期是構建我國經濟發展新格局的關鍵時期,破解勞動力制約實現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成爲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一方面,我國面臨較大的勞動力人口下滑壓力,人口紅利逐漸消失。與此同時,我國又有着巨大的潛在人才紅利——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數爲15467人,與2010年相比增加了73.20%,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也由9.08年提高至9.91年。另一方面,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科技創新驅動和產業結構優化,人力資本結構優化對人力資本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在經濟轉型過程中,人力資本結構優化比人力資本存量增加更能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結構優化,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因此,如何實現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的轉變,是構建新發展格局,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關鍵切入點。

數字經濟背景下,新人才需求應運而生,但也淘汰了一些原有崗位,被取代與新創造的崗位導致的人力資本配置的結構性錯配問題更爲顯著。一是人力資本供給失衡,創新型人才稀缺。我國現有人力資本存在着結構性失衡的現象,缺乏高尖端核心技術人才、領軍型人才,無法有效釋放人才紅利。受高等教育程度是衡量現有國家創新能力的指標之一,中國獲得高等學位人數佔比爲26.5%,而科技創新領先國家獲得學士及更高學位的人數佔比爲35%,這表明我國高等人力資本佔比較低,未能充分發揮人才紅利。二是科技成果轉化效率較低,產學研各環節上人力資本結構性錯配是其主要根源。基礎性研發、應用性研發以及創新技術產業化是一國科技創新能力的核心環節,提升基礎性研發實力及其嚮應用技術轉化可能性和應用性創新成果的產業化推廣,更多依賴人力資本和人才配置結構。我國研發人員中高等教育部門佔比僅爲11.8%,企業部門中僅有約三分之一是研究人員,從事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人數不到研發人員的5%,而學術創業數量佔創業企業總量僅爲約8%,遠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人力資本的結構性錯配導致創新投入產出效率低,阻礙了經濟增長向質量提升轉型。三是產業間人力資本配置不合理,限制產業結構優化。以數字產業爲例,高等層次人力資本大多集中在互聯網和金融兩大領域,導致製造業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高度缺乏人才,阻礙了先進製造業的發展。全國城鎮就業人員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中,生活性服務業佔比達到41.2%,生產性服務業佔比僅爲23.7%,生產性服務業人力資本的稀缺使得其不能很好地支撐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產業間人力資本的結構性錯配導致人力資本不能有效支撐產業結構優化。

通過優化人力資本供給層次、糾正人力資本創新環節錯配、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優化人力資本結構,促進經濟增長由人口紅利驅動向人才紅利驅動轉變,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是繼續深化人力資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人力資本多層次供給,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團隊。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打造國際一流的創新團隊,壯大高水平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將創新融入人力資本積累過程,貫穿教育始終,在各專業基礎上加入創新思維,有效實現專業和創新的融合。堅持創新驅動是形成新發展格局的關鍵所在,通過多層次的人力資本供給,提高我國各行業自主創新能力,纔能有效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是引導人力資本合理配置,提升創新效率,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合理引導產學研各部門的人力資本配置,充分發揮人力資本在基礎研究、基礎創新成果應用化和應用專利產業化3個方面的作用,順暢產學研通道,提升創新效率。營造良好科研環境,激發人才創新活力,進一步改善科技創新的基礎設施,健全人才激勵機制,提升基礎研究在應用性研究中的作用和應用性研發產業化的激勵,注重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提高企業部門人力資本的創新效率,釋放潛在人才紅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是推進要素配置市場化改革,健全以需求爲導向的人力資本流動體制。爲實現人力資本的優化配置,促進人才在產業間的合理流動,必須構建以市場配置爲基礎的現代人才市場體制。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市場在促進人才流動與優化要素配置中的作用,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人才市場與就業中介機構,實現人才供需信息的發佈和公開,促進人才在三大產業間、產業內部以及區域間的合理配置,提高人力資本的市場配置效率;另一方面,人力資本配置要以需求爲導向,打破長期形成的人才“單位所有、部門壟斷、條塊分割、靜態封閉”的傳統體制格局,根據區域間不同的產業結構優化目標引導人力資本在區域間和產業間流動,充分利用人力資本的空間溢出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