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試教育是否過於內卷?只有《十三邀》敢問
在中國教育改革的漫漫長路上,每一次關於教育本質的討論都顯得尤爲珍貴。
《十三邀》第六期節目中,許知遠與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林小英的對話,爲大衆打開了一扇觀察和探討教育的新窗口。
通過這扇窗,我們不僅看到了當前教育體系的困境,也聽到了來自教育一線的思考。
當然,紀錄片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對話,更在於它呈現了教育現場的真實面貌。
鏡頭中,長沙縣中學生們對未來的提問,折射出了整個時代年輕人的困惑與期待。
節目的結尾,是一羣高三學生在高考衝刺前的一段歌唱。這個畫面恍如時光隧道,讓很多觀衆瞬間回到了自己的高中歲月。那些曾經的忐忑、期待、迷茫和熱血,彷彿就在昨日。
儘管這是一期聚焦縣域教育的紀錄片,但它的意義遠不止於此。通過對縣中學生這個羣體的關注,它也在進行深度探索:什麼是教育的本質?
01
應試教育太捲了
“國內教育是否真的太捲了?”
面對一位學生的直白提問,林小英毫不猶豫地回答:“就是。”
這個簡短有力的迴應,背後是無數個被題海淹沒的日日夜夜,道出了無數學生、家長,乃至教育工作者的心聲。
林小英在節目中談到,當前的教育系統過於注重升學預備,而忽視了教育的其他重要維度。“基礎教育應該完成兩個使命:基礎性和預備性。”
她說,“但現在的教育系統似乎只爲升學做預備。”這番話直指當前教育體系的痛點——過度的應試傾向擠壓了教育的其他功能。
教育的本質,不只是分數。教育應該爲每個人的一生打下基礎,而不僅僅是爲了升學。
林小英提出了一個富有洞見觀點:學校應該留出空間,讓學生學會“玩”的本領。這看似無用,實則是藝術的源泉,是在除了卷學歷以外找到更多出路和可能性的一把鑰匙。
“你說唱歌有好處嗎?聽音樂有好處嗎?但是無用之大用啊,對吧?無用之用纔是大用啊。”林小英認爲,這些看似無用的能力,在高中階段就已經被斬斷了可能性。
她觀察到,高三學生的狀態與高一學生有明顯差異,教育似乎在短短三年內就改變了一個人。
面對這樣的困境,林小英提出了她的教育理念:尊重個體差異,激發多元潛能。"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能開出一朵花來。"她鼓勵學生尋找自己的平衡點,不要被單一的評價標準所束縛。
教育的真正意義不在於分數和學歷,而在於培養獨立思考和創造價值的能力。
林小英說:“如果你一生做的所有事情都只是爲了謀生,你這一生就是個苦役。”
這句話猶如當頭棒喝,讓我們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質。
節目接近尾聲的時候,節目攝製組和林小英的對話也很有意思。
林小英回答攝製組工作人員說:“給你三天沒有手機,你試試看,你覺得你跟這個世界怎麼相處?你會玩泥巴嗎?你會。自己隨便瞎走嗎?可是這個東西啊,它真的沒有辦法說演化成某一個科目。”
02
被忽視的羣體:縣中學生,二本學生
林小英的教育理念,深深植根於她的個人經歷。
節目通過許知遠與林小英的對話,爲觀衆提供更真實、客觀的視角。
從農村走出,經歷教育的重重關卡,最終成爲北大教授的林小英,用自身經歷詮釋了教育改變命運的可能性。
她的成長之路充滿了挑戰,出生在偏遠農村,基礎教育資源匱乏,與城市學生存在巨大差距。
此外,還有地理意義上的難和被排斥帶來的羞恥感。她出生的村莊與行政歸屬地之間隔着一片大水庫,小時候只能就近上學,但又因學籍制度問題經常被學校”請出去“。
正是這些艱難的經歷,塑造了林小英對教育問題的敏感和批判性思考,也成爲她日後致力於教育研究的原動力。
不過,在縣中學生這個羣體中,林小英的路徑,教育改變命運的案例並不普遍。
林小英的研究顯示,中國2000多個縣容納了全國50%以上的學生。這些學生的教育狀況,直接關係到未來社會的面貌和發展。然而,在當前的教育體系中,他們卻常常被邊緣化。
在《縣中的孩子:中國縣域教育生態》一書中,林小英曾記錄了她在富士康工廠調研時的發現:“這些工人基本上都是縣中的孩子。”
她問這些年輕人在學校的感受,得到的回答是"在學校裡,是不被期待的。"這種被忽視、被放棄的感覺,恰恰反映了我們教育體系和社會價值觀的一個深層次問題——過度強調學歷和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多元潛能。
這種偏差一定程度上滲透到了社會的價值判斷中。例如近期關於”爲什麼國內沒有二本綜藝“的討論,恰恰揭示了這一問題的普遍性。表面上,這似乎是在質疑綜藝節目的嘉賓選擇標準,但深層次來看,這反映了我們社會長期以來對高學歷的過度推崇。
在這些熱門綜藝裡面,爲了展現素人嘉賓的魅力,往往會試圖全方位的呈現他們的學歷背景、人物性格、興趣愛好……然而當所有信息擺上桌面,學歷背景仍然成爲最易被討論的一環。這種現象反映了一個更深層次的社會問題:教育和社會環境已經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人們的價值判斷標準。這種單一的"信息篩選"機制生長於教育體制和社會文化中,以至於我們已難以逃脫。
回到《十三邀》節目中,這種單一的價值標準從迷茫的縣中學生口中一一問出:
“學歷在前途方面起決定作用嗎?”
“學習就是爲了讓自己達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就是把那些很差的人甩一大截。”
“只有優秀的人才配得上更好的生活。”
“如果你學歷不高的話,你就沒有(未來),這一輩子就完了。”
對於這些問題,林小英銳利地指出了當前教育體系的功利化傾向給學生帶來的迷茫和困惑,在節目裡給出了她的回答:人的一生不是成績分數所能定義的,你要把自己給就出來,要學會去進行自我探索,去認識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開出一朵花來……
對我而言,《十三邀》其獨特之處在於,不僅在於讓我們看見了世界上這麼多不同的靈魂,也通過這些嘉賓的視角和經歷,巧妙地將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社會羣體。
這些嘉賓不僅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他們成爲了連接觀衆與那些常被忽視羣體的橋樑。通過他們的敘述和洞見,《十三邀》讓那些平常不爲人注意的聲音得以被聽見。
在往季《十三邀》裡,教師黃燈也曾談及了有關二本學生的教育。作爲同樣是從平凡的家庭條件中自學考試獲得本科文憑的一員,黃燈的經歷讓她對教育的力量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時也意識到教育的不公平和侷限性。
那期節目對於二本學生的描述不僅僅是學術上的討論,還有這些學生的內心世界和情感體驗。黃燈認爲,這些學生的故事和經歷是中國社會變化的縮影,他們的聲音應該被聽見和關注。
而本期的林小英則是談論縣城中學的教育。節目通過與教育界的人進行對話,展現出了大衆主流意識之外的一些人以及他們的教育思想。
林小英在調研中遇到的許多感人的校長都是本地人,他們對當地有深厚的感情,能夠真正理解並解決當地教育的問題。
縣域教育,應該重視在地力量,尊重地方特色。
通過許知遠與林小英的對話,我們可以更加清晰地認識並思考教育的真正意義和價值所在。
正如林小英在她的書中說,也許最樸素、最真摯的教育,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影響。教育是在生命和生命之間的互動中完成的,很多教育的結果是無法用成績或者數據來衡量的。並不是只有成績纔是我們所看到的真實,纔是我們應該得到的數據,情感和關係的養育也是學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
03
教育的平衡:嵌入與脫嵌
林小英在《躺不平的千禧一代》一書的序言中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概念:嵌入與脫嵌的關係。
她寫道:“讓自己內嵌於這個世界與他人廣泛共鳴,又讓自己脫嵌於這個世界與自我獨立相伴,這大概是我們此生的進退應對之道。”
這段話其實正好呼應了她在《十三邀》中對教育本質的討論。"嵌入"可以理解爲融入現有的教育體系和社會期望。它意味着學生要適應課程設置、考試製度,以及社會對學歷和成績的重視。這種嵌入某種程度上是必要的,它幫助個體理解和融入社會,獲得基本的生存和發展技能。
然而,真正優質的教育應該同時培養學生"脫嵌"的能力。"脫嵌"是指能夠跳出既定框架,獨立思考,認識到自己的價值不僅僅由學歷或成績定義。
它鼓勵學生髮展多元興趣,培養批判性思維。前述節目裡提到的,“無用之用”,比如學會"玩"的能力,也是培養"脫嵌"能力的一種方式。
如此,當學生從象牙塔走向社會步入職場,也可以從容進退。職場中的“嵌入”可能表現爲追求升職加薪,適應公司文化;而"脫嵌"則是保持獨立人格,發展工作之外的興趣愛好,認識到個人價值不完全等同於職業成就。
真正的教育應該幫助人們在“嵌入”和“脫嵌”之間找到平衡。它不應該將人推入一個單一的評判體系,而是應該培養人們在融入社會的同時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這種教育觀念將幫助人們在面對社會壓力時保持內心的自由。
04
十三邀,一面映照時代的鏡子
八季以來,《十三邀》始終在保持着它獨特氣質的同時,有一些微妙的迭代。
從最初的犀利提問,到如今更多的傾聽,許知遠的採訪風格在悄然變化。這種變化,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們社會對複雜議題認知的深化。
《十三邀》提供了一個平臺,讓公衆能夠聽到來自不同領域、不同背景人士的聲音和見解,促進了社會的多元對話和思考。在這個信息碎片化的時代,它指引我們去思考那些真正重要的問題。
正如許倬雲對許知遠評價的那樣,“每一個關口要有關鍵性的人物,提出一些關鍵性的課題,啓發衆智。你許知遠是一個穿針引線之人,你把許多不同人的想法陳述給大家聽,功德無量。”
我們看到,節目的人文價值體現在多個層面:
它關注獨立個體,探討每個人成長的動力和對未來的想象;它把每個人還原成人,關注個人經驗和故事,探究人性的本質;它追問人如何自處、在社會上站立,對生存狀態有更好的想象。
通過對話林小英這樣的教育學者,《十三邀》讓我們看到了教育問題背後的社會結構性矛盾。它提醒我們,教育不是孤立的問題,而是與社會發展、城鄉差距等諸多問題緊密相連。
在當下“雞娃”盛行的時代,《十三邀》無疑給了我們一劑清醒劑。它讓我們重新思考:我們究竟想要怎樣的教育,又想要培養怎樣的下一代?也許,答案就藏在那些被忽視的角落:培養興趣愛好的能力,處理人生有限性的智慧,以及找到自我價值的勇氣。
我追了八季的《十三邀》,基本上期期不落。能明顯看到,《十三邀》爲我們提供了一個觀察社會變遷的機會。或者說它是一面映照時代的鏡子,以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社會關注點的轉變,以及公衆思考深度的提升。
在這個變革的時代,我們需要重新審視教育的意義。是否可以設想,在未來的教育中,每個孩子都能被期待,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是否可以期待,教育能夠成爲激發個體潛能、促進社會公平的力量?
正如林小英在《縣中的孩子:中國縣域教育生態》一書所說:“經濟越落後的地方,教育越應該給人以希望。”
教育的道路還很長。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我們更需要這樣的聲音,來提醒教育的本質——它應該是點亮人生的明燈,而非束縛夢想的枷鎖。
吳懟懟原創出品
吳懟懟,左手科技互聯網、右手文娛與消費。鈦媒體2021影響力創作者,領英2020年度行家,人人都是產品經理2017年度作者,新榜2018年度商業觀察者,DONEWS2019年度十大專欄作者,NEWMEDIA2019年度科技新媒體,天極網2019年度影響力自媒體。
騰訊全媒派榮譽導師,虎嗅、36氪、鈦媒體、數英等專欄作者。
轉載、商務、以及加讀者羣,請聯繫個人微信「wuduidui728」,備註個人信息,公司—職務—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