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缺工 非一天造成 是一種趨勢
爲因應缺工,工程會採「本勞爲主、移工爲輔」及「增加供應、減少需求」遠近兼顧策略因應。圖/王德爲
面對營造業缺工,工程會主委吳澤成坦言,「這不是一天造成、是一種趨勢」,惟他認爲短期內可望紓解,長期將從人力訓練、證照核發下手,未來有望進一步舒緩。他也透露,今年公共工程金質獎將首度增設工班職人的個人貢獻獎,提升勞工的尊榮感,吸引更多年輕人投入基層。
工程會統計指出,目前營造業藍領基層勞工約30萬人,其中以本國勞工28萬人爲主,移工2萬人爲輔。吳澤成說,國內確實存在缺工趨勢,高齡化愈來愈嚴重的情況下,年輕人卻沒有意願進來,「大家寧願端盤子也不願意到工地」、「走進工地看到年輕人扛鋼筋是件很感動的事情」,而這不是一天造成,國家必須更爲重視,否則未來將產生問題。
爲因應缺工,工程會採「本勞爲主、移工爲輔」及「增加供應、減少需求」遠近兼顧策略因應。吳澤成認爲,怎樣鼓勵年輕人進來,必須去長遠打算。另一方面也要想辦法,把勞力需求減低,讓它自動化、工廠化;不僅如此,還要制度化,像是把工人證照化,提高尊榮感,一旦保障工作,對工程品質也有正面影響。
吳澤成表示,相關措施短期可讓營造業人力問題獲得紓解,長期就要從人力訓練、技術證照等面向補足,一旦長短期發展都兼顧,營造業缺工的議題就會舒緩,「如果再發包不出去,機關首長要檢討」。
若勞工還是不足,就再以移工方式填補人力缺口。工程會已協調勞動部自109年7月起陸續調整公共工程進用移工規定,以因應急需,包含放寬移工進用門檻、增加適用工程類型、專案提高核配比率等。成效上,移工人數由最初0.5萬人增加至今年6月2萬人,等於增加1.5萬人。若搭配8月協調內政部及勞動部調整民間工程進用移工規定,符合一定資格且同時聘僱一定本國勞工人數的營造業,即可依公司規模進用移工,預計最多可再增加1.5萬人,更能補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