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本土精英學生最喜歡去的兩所大學!

教育一直分兩類,一種是通識教育,一種是精英教育。前者適合大衆,後者適合少數人。很多留學生其實都接受的是通識教育,並不是什麼精英教育。

尤其是本科和碩士纔過去的那波,這類學生主打一個競爭,沒有團隊合作共贏,沒有思辨,不講過程,只看結果。而後者就不一樣,他們追求的是方向,找的是目標,注重過程的積累,然後實現共贏或多贏。涉略面其實很廣,不斷破開自己的舊認知,重塑自己的新認知。

其實同樣某個本科畢業的,你前期受的什麼教育,對之後的影響很大的。比如你一直接受國內的公立教育,走高考過五關進本科,然後就業,你以爲你很拼了,但是畢業後,接觸的規則體系又不一樣了。你完全不適應了。而那些接觸IB體系的學生,他們從小私校起來,本科進一些小衆的學校。就業後,直接選的也都是不同賽道。加上家裡資源的配合,同類圈子的整合,可能他們的起點就是你的終點。

今天我們聊下英國的精英學生羣體最喜歡入讀的兩所大學!

No. St.andrews

聖安這個學校出現的時候,一般都是反留學生思維的,這個學校代表着去潮流化,去網紅學校化。然後迴歸學校本身,迴歸本土學生和當地民衆對他們本土好的學校的理解。

所以每次把聖安拿出來講的時候,說明你的目標感已經和大梯隊的留學生不一樣了。一旦你具備這種反套路,差異化思維,你後面的成長可能會很不一樣。當然,你如果純粹的爲了反套路而沒對應的家庭和財富認知,這類學校也會讓你心境蒙塵,你會很難受。所以,這種級別的學校,往往是學校挑人,而不是你挑學校。

在英國本土,爲啥這麼多老錢和新錢都喜歡把孩子送聖安這個學校。

其一是這個學校的確歷史感和底蘊是拉滿的,畢竟英國第三古老的學校,論資排輩來說,也是牛劍之後。事實上本土學生落榜牛劍,最希望去的學校就是聖安。

其二是你別看聖安排名好像不突出,qs才90出頭,都有跌出前百的風險。你要去深究它爲啥排名不給力,原因其實很簡單,這個學校規模小,人家本科就44個專業,稍微綜合一點的本科學校最起碼350個專業起步,比如利茲或謝大這種。而且這個學校文科爲主,商科比較少。但即使都在大減分的情況下,人家的排名能進前百,不打榜不做推廣的情況下。這說明啥?說明單個專業的學術影響力,人家很頂,師資條件極佳,資金充裕,一直有捐贈,人家不需要打榜,完全自給自足。壓根不差生源,而且特別喜歡開小班教學,不靠國際學生創收。這種學校說實話,放眼整個英國都難尋,即使杜倫,現在都是有一定創收的。

其三,人家本土精英學生,真的不去讀什麼理工或商科,基本都是讀決策層的專業,要麼法學這種拿話語權,要麼哲學,歷史,社會學或人類學這種,讀這種可以看穿歷史週期的東西來提升自己。人家本身和打工人專業就絕緣。和我們留學生的思路本身相反的,國內留學生,誰吃飽了去國外讀個歷史專業然後回國就業不能的?基本沒有,讀完回來要被身邊親友給網暴的。

所以,聖安這種宣傳少的,市場推廣也少的,不依賴中國生源的學校,你說好嗎?真的很好,有口皆碑。適合中國學生嗎?不一定,因爲八字不那麼符合,只適合小衆學生。

No.2 英國皇家農業學院RAU

這個學校大家傻眼了吧,沒聽說過吧?沒聽說過就對了,基本能入讀這個學校的學生,40%以上是本土各種私立學校過來的。這個學校在英國也是老牌的學校,類比Durham和St.andrews這種的。

而且學校和王室關聯密切,所以無論英國老錢還是新錢,都喜歡讓孩子進擊這種學校。

這個學校的優點也非常明顯,和那種QS在榜的名校不同,這個學校完全不看這種榜單,但他們佔據資源極多,教育資源極其豐富。而且開設的課程也是很不一樣的。

比如這個學校會有一些國內學生一輩子用不到的專業,比如園藝,農牧場管理,馬術等等。比如馬術系,他們是英國最強的馬術專業。能學這類課程的人,家底就不一樣。

其實學校的老師如何區別你是不是富裕家庭很簡單的,你描述在多經歷都沒用。人家會看你的興趣愛好,愛好像馬術,滑雪,潛水,高爾夫,導演這種,家底不會差的,也是私立學校會集中收錄的。反而像那種畫畫,鋼琴,舞蹈那種,反而屬於比較氾濫的。

扯遠了,我們繼續聊這個學校的優勢,這個學校的校友圈子就是那些在英國或歐洲那種大家族會把子女丟過來學習課程的學校,涉及到食品,酒業,商務,不動產等等方向。師資力量也絕對雄厚,不存在老師對接不過來這種。

再有就是比較香的,這個學校碩士畢業的學生,可以申請他們2年的短期工作簽證,然後再續滿5年工籤,你就可以申請技術移民了。此外這個學校中國學生含量低,eu學生含量高。舉個例子,我有個學生,在這個學校讀的環境關聯,主攻鄉村關聯和野生動物保護。畢業後直接去的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真的強就業,而且沒人和你卷,永居很好拿。避開了卷的賽道。

學校環境也優美,本身於英格蘭格勞斯特郡的小鎮,名曰Cirencester,塞潤斯特,是部分皇室成員的私人官邸、農場及莊園聚集的地方,經常舉辦貴族聚會活動:聯誼酒會,馬球比賽、高爾夫球、登山狩獵、馬術表演等等。畢竟這個學校的理事會主席就是以前的查爾斯王子,現在的國王。這種圈子就是讓你去社交整合資源的。你這種地方待久了,自然也起來了。

總了個結:有的時候,好學校的定義並不是一個標準的。國內的留學生現在步伐太統一了,國內看高考,海外就看世界大學排名。大家對排名的熱愛有恃無恐,大多還是qs這種榜單的舔狗。

但對很多更上層建築的家庭來說,反主流反而是他們偏愛的。學校這個地方,學習可能在家裡就完成了,到學校反而是混俱樂部,混圈子,結交各種資源的地方。能不能找幾個能玩到一塊的同學,在更之後的生活裡,實行資源的勾兌或整合,纔是很多家長他們在意的。很多這類家庭反而會提前落子佈局這些,就是去迎合那些掌握這些資源的人。讓孩子和他們親近。

所以,你說聖安,杜倫這種學校好嗎?本土學生都覺得好的,國際學生覺得好嗎?最起碼中國學生會靈魂一問,同時拿到聖安和格拉offer,問去哪一個?糾結的原因是,格拉排名更好更穩定。你說人家出發點不一樣,找誰說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