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殘酷所以傾聽 龍應臺出版演講集
前文化部長、作家龍應臺,將歷年演講精華彙編成兩冊「龍應臺演講集」,分爲上、下兩冊,包括《沙漠玫瑰,怎麼開花》和《因爲殘酷,所以傾聽》,今(16)日正式出版。圖爲今年龍應臺在臺北書展的演講畫面。(鄧博仁攝,本報資料照片)
前文化部長、作家龍應臺,將歷年演講精華彙編成兩冊「龍應臺演講集」,分爲上、下兩冊,包括《沙漠玫瑰,怎麼開花》和《因爲殘酷,所以傾聽》,今(16)日正式出版。
其中《因爲殘酷,所以傾聽》一書是特別針對兩岸三地讀者的溝通與傾聽,龍應臺表示,「傾聽是建立新文明價值觀的第一步,讓每個人都勇於站出來講述自己的故事,開啓一個大傾聽的時代,並傾聽前一個時代殘酷湮滅的記憶。這是一種面對歷史、修復斷裂記憶,避免災難重演的功課。」
龍應臺曾在北京演講時談到文明的力量,並介紹臺灣的民主歷程,也爲當時的兩岸氛圍留下見證。在香港時,她也建言文化硬體建設不能沒有長程的眼光和軟體思維的建議,並分享對香港文化政策與公民社會的觀察,爲2019年以前的香港畫出一個歷史剪影。
在新加坡,龍應臺則分享了自己的鄉村經驗,她堅信:「只有鄉村、底層感到幸福,這個國家的基礎建設、人權正義、社會福利,纔算真正實踐。鄉村幸福了,國家才叫幸福。」
另一本《沙漠玫瑰,怎麼開花》的內容,主要是談論人文素養、文學價值、公民教育與未來世代等議題,多是龍應臺在各大學與年輕世代的交流和對話。
龍應臺對法學院的學子強調,「素養與知識是有差別的,人文素養是在涉獵了文、史、哲學之後,更進一步認識到,這些人文『學』到最後都有一個終極的關懷,對『人』的關懷。脫離了對『人』的關懷,你只能有人文知識,不能有人文素養。」
龍應臺也談到文學的價值,「文學用美、想像與魔幻思維的『撞擊力』,幫助我們找回在夜深人靜時與自己靈魂素面相對的能力。」
在談及公民教育時,她也以自己和兩個兒子的相處經驗爲例,解釋公民教育並不僅限於一門公民課,而是一種意識滲透到所有課程和課外活動、生活的各個層面和細節中,且必須與國際接軌。此外,面對全球化和新科技的未來,她發表了一場具有關鍵意義的演說,提出了世代之間不信任的問題,以及如何傳承歷史經驗、重建信任的支點,這是幾代人必須共同努力的目標。
六月份龍應臺將應邀前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持續演講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