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遊牧客悲歌
(圖/路透)
今年的金馬影展日前放映了剛在9月分得到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的電影《遊牧人生》。售票訊息一出立刻秒殺,可見受影迷期待的程度。在美國大選後觀看這部電影,感受格外複雜而強烈。
《遊牧人生》由趙婷執導,她是首位得到金獅獎的華裔女導演。電影改編自潔西卡‧布魯德的同名報導文學著作。布魯德花了3年的時間、奔馳了近2萬5千公里,追蹤記錄一位66歲的單親媽媽琳達的單人遊牧生活,並透過她,認識了許多和琳達一樣的人,不少人比琳達還資深,7、80歲者比比皆是。
這些人原本大部分都可說是中產階級,包括大學教授、軟體工程師、大學行政人員、退役軍官等,有些已經退休了。他們在2008年金融風暴後失去了工作或是大部分的積蓄,或是因爲產業外移失業,或是因爲年齡關係被迫退休,總之,這羣人年老之後過着非常拮据的生活,所以都必須再工作賺錢。
他們都是無殼蝸牛,或是之前賣掉了房子,如今連付房租的錢都沒有,爲了生存,只好以車爲家,白天四處尋找打工的機會,夜裡停在大賣場免費的停車場裡。他們是美國新興的族羣——銀髮打工族。
由於年紀關係,他們很難找到比較穩定的工作,因此常常是擔任低薪的季節性臨時工,例如夏天時到熱門的露營區擔任營地管理員,工作內容包括不斷清理營地廁所、密集巡邏嚴防森林大火;或是在銷售熱季到賣場做收銀員,用掃描機用到手受傷。但無論如何,能夠有個可以勉強餬口的工作,每週拿到一點薪水買食物、給車子加點油好繼續上路,已經是很幸運的事了,畢竟他們至少可以窩在車裡。
這羣人絕不允許別人稱他們是無家可歸者(homeless),他們有家,只是沒有房子(houseless)。作者形容,這羣人是「開着車駛離美國夢」,因爲美國夢已經輸給了一場又一場骯髒的遊戲,經濟的以及政治的。如果在美國的公路上看到又破又舊的高頂旅行車,請不要以爲是有錢有閒的退休族在進行愜意的公路旅行,因爲車裡頭坐的很可能是逐水草而居的「車道客」(driveway surfer),而他們追逐的是各地打零工的機會。
這羣人除了年紀大、沒錢,還不斷透支體力,是名副其實的又老又窮。但作者還是給了他們一個正面的描述,她說,遊牧客代表了正在頑強求生的美國。
《遊牧人生》準確地捕捉到了美國社會因爲所得不均、貧富差距擴大造成的社會階流動停滯,以及所形成的「種姓制度」。
銀髮打工族的「未來」近在眼前,所以成爲第一批被迫改變的族羣。他們預告了美國將會出現的系統性大變革,這將促使更多美國人用各種方法「脫離」或「拋棄」舊有的生存規則和秩序。
2020年的美國大選某種程度上已經驗證了這個推論。當民主黨的拜登宣示勝選時,他不可能也不應該忘記有7千萬美國人投給了川普,這個被社會菁英們認爲一文不值的騙子,得到了一半選民的支持,而這些人也是美國人,他們的心情、他們的意向當然也應該得到尊重、甚至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