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這頭南亞大象 臺灣一直沒有摸清她的全貌
印度這頭南亞大象,臺灣一直沒有摸清她的全貌。 記者潘俊宏/攝影
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方天賜:臺灣對印度瞭解不夠
印度對臺灣爲何越來越重要?
印度這頭南亞大象,臺灣一直沒有摸清她的全貌。 記者潘俊宏/攝影
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方天賜說,經濟面上,臺灣向中國大陸「太傾斜」,歐美市場已經成熟、甚至已開始萎縮。
印度市場潛力厚、經營空間大,世界各國都在注意印度崛起,臺灣目前停留在紙上討論,欠缺具體行動。臺灣把研究精力及方向設定在中國大陸及歐美,相對地,「對印度瞭解不夠」。
方天賜說,因爲臺灣對印度的印象停留在髒亂、瑜珈、人口多、不吃牛肉,及不尊重女權等個別切片。
他提醒,市場、機會不會永遠等待臺灣,現在臺灣或許有很好的機會,但「臺灣還沒有準備好,或是沒有準備接受這樣的機會和考驗」。以致於不但市場逐漸流失,臺灣在中國、印度、臺灣這樣的三角關係中原有的特殊優勢,也在消失中。
臺灣沒有資格嫌棄別人
印度這頭南亞大象,臺灣一直沒有摸清她的全貌。 記者潘俊宏/攝影
清華大學亞洲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張棋炘說,「臺灣沒有資格嫌棄別人」、「也沒有資格拒絕認識這些國家」。
他說,臺灣基於現在的生存狀況,若有需要就該大膽與印度等開發中國家交往。他說,海島國家要擴大眼界,要能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臺灣目前太珍惜「小確幸」,忘了開拓眼界、認識世界,若真能如此很可能找到大未來。
前提是,臺灣年輕人透過文化交流認識別的國家時要有開放、接納的心胸,不要認爲有些國家窮困、荒涼就把她從個人的世界地圖上移除,「出國,到全新的地方,一定有好、有不好」。
進廚房就不要怕熱
印度這頭南亞大象,臺灣一直沒有摸清她的全貌。 記者潘俊宏/攝影
張棋炘說,「印度太大,一個國家就有許多不同面貌」,她不僅大,還歷史悠久。印度是聯邦制國家,除了和中央官員,還要和地方官員打交道。
張棋炘建議,「進了廚房就不要怕熱」,入境隨俗前要先做基本功課,瞭解印度的宗教、社會結構。世界各國想要和印度這個人口12.6億的國家搭上線,運用她的資源或是搶攻她的消費市場,就不能拿印度人難搞當藉口。
張棋炘說,對不認識的環境有恐懼、陌生感是合理的。他舉例,印度稅法繁雜難懂,若是投資印度前不先搞清楚印度稅法,就是風險。
方天賜曾經派駐印度擔任外交官,他說,曾有印度官員說,印度的各種規定不是針對臺灣而設,世界各國和印度打交道時,都面對和臺灣一樣的困境。
印度曾主動找上臺灣 如今臺灣已經不在印度的雷達上
印度1991年起推展經濟改革,她曾主動找上臺灣,但當時臺灣經濟不錯,不太需要印度市場,而且印度又離臺灣太遠,「臺灣廠商沒什麼興趣」,方天賜說。
印度這頭南亞大象,臺灣一直沒有摸清她的全貌。 記者潘俊宏/攝影
25年過去了,美國、日本,甚至以往的死對頭中國大陸都積極卡位印度,「印度的選擇多了」,「臺灣已經不在印度的雷達上」。
方天賜說,臺灣與印度曾做了「臺印經濟合作協議」可行性研究,但印度也有自己發展經濟的優先順位,目前她的重點放在加入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他說「臺灣目前不在印度的時間表上。」
臺灣和印度交流時,教育合作的空間也相當大。
方天賜說,印度學界及研究單位就對臺灣高度期盼,喜歡和臺灣合作。他舉例,清華大學每年有一百多位印度籍研究生來讀博士班,化學系所吸納了最多印度高級知識分子,約有五十餘位博士生。
印度在太空、資訊科技及軟體業不但進步,而且影響力大。
印度或許不好 但臺灣就好?
印度這頭南亞大象,臺灣一直沒有摸清她的全貌。 記者潘俊宏/攝影
臺灣對印度瞭解不夠,有心理隔閡,想到印度就想到她落後的一面與不可接近性。張棋炘說,臺灣理解一個陌生國家大多透過媒體報導,「不好的事情,最容易被報導」。他常反問自己在清華的學生,媒體報導印度對女權不尊重,但任何不好的事情,隨時在其他各國發生,「這是否代表印度的全部?」
他也問:「如果印度這麼不好,回頭來看,臺灣是否那麼好?」張棋炘說,相對於印度,臺灣也有不好的一些切面,爲何大家帶着有色眼鏡預設交流的前提?
張棋炘說,任何交流,如求學、做生意若預設前提,開拓新思維的可能性就低,在陌生環境發展就一定有困難。
印度需要中國
印度這頭南亞大象,臺灣一直沒有摸清她的全貌。 記者潘俊宏/攝影
印度認爲了解中國非常重要,卻因爲長期和中國有領土糾紛,中國向海外擴張影響力時,又常把印度當成假想敵,雙方雖加強交流,但心底卻難以把對方當真的朋友。
印度要了解中國,最佳選擇是透過語言交流。中國對於印度而言,是個不能完全信任的朋友,此時卻必須學習對方的語言,印度不能不考慮國家安全。
印度不但需要中國 面向還很廣
印度新德里尼赫魯大學「中國與東南亞研究中心」教授狄伯傑說:「雖然我們之間也有問題,中國和印度關係卻愈走愈近。」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4年9月訪問印度,印度總理莫迪2015年5月訪問中國,雙方都實踐擴大交流的目標。
此外,中國是印度最大貿易伙伴(不含服務業),習近平訪印度還簽了五年內投資兩百億美元的合約。狄伯傑認爲,中印間人文、經貿交流不斷髮展,就證明了中印愈走愈近。
中國企業在印度投資也愈來愈大,是因爲印度不但需要中國,需要的面向還很廣,投資、技術都要,印度的高鐵計劃、電力等基礎設施也得靠中國。
印度需要中國 卻不相信中國
印度這頭南亞大象,臺灣一直沒有摸清她的全貌。 記者潘俊宏/攝影
印度打從心底不信任中國,這也就是爲什麼印度雖缺華語師資,卻不樂意接受中國大陸提供的師資的主因。
西藏問題是原因之一。1959年中國大陸平定西藏動亂,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流亡印度獲得庇護,並在印度達蘭薩拉建立西藏流亡政府,以此爲基地向全世界宣傳藏人權益的話題,中印自此徹底交惡。
邊界問題 也讓中印有爭不完的疆界議題
印度1947年脫離英國殖民獨立,印度認爲應繼承英國與西藏簽定的邊界協議。中國不同意西藏與英國簽定的協議,也就不同意印度一廂情願認定的邊界範圍。
印度這頭南亞大象,臺灣一直沒有摸清她的全貌。 記者潘俊宏/攝影
印度與中國邊界分西、中、東三段,合計超過三千公里,部分在海拔四千公尺高山上,中印交惡後,1962年在西藏南方開戰。中國稱「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印度說這是「瓦弄之戰(Battleof Walong)」。
1962年從6月到11月,中印軍隊各派出約兩萬餘人在「走路都會喘」的高海拔地區開戰,不但補給不易,就算攻到對方陣地,也不見得能固守。中國戰術性勝利後單方面宣佈停火,部隊撤回到戰爭前位置。
中印邊界問題就如同喜馬拉雅山上的冰雪,始終未能消融。
印度這頭南亞大象,臺灣一直沒有摸清她的全貌。 記者潘俊宏/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