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開始抓人,這次遭殃的是vivo

作者:鄧新華

據外媒報道,印度打擊金融犯罪機構10月10日拘捕了手機制造商vivo的4名員工,其中一名高管是中國公民。印度執法局突擊搜查了vivo的辦公室,聲稱要調查其是否從事所謂洗錢活動。vivo迴應,稱將採取所有可行的法律措施。

印度這次針對vivo的行動,比前不久沒收小米555.127億盧比(當時約合48億元人民幣),升級了。畢竟,印度當時並沒有抓小米的人。

印度這國家,正在大力敗人品。

vivo2011年就進入了印度市場,可以說相當早。

vivo創始人沈煒和OPPO創始人陳明永都是段永平的門徒。這兩家企業,進入印度市場以後,把在中國市場行之有效的打法,搬到印度(當然執行細節上會調整),成績不俗。

曾經,這兩家企業還希望通過印度市場,在出貨量上超越華爲。

今年第二季度,vivo以17%的市場份額位於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第三名,這成績相當不錯。

vivo這些年是積極佈局海外。比如,美國聖地亞哥、日本東京等地,vivo都設有研發中心。vivo在歐洲市場表現一般,但在印度、在東南亞,表現都不俗。比如在印尼,vivo以19.2%的份額位居印智能手機市場第三位。

這些年,中國企業出海的積極性很高。據創投圈的人說,今天的“出海”投資跟四年前的“出海”投資已經含義大變。四年前的出海投資,更容易被理解爲“到海外投項目”;而今天的出海投資,則更傾向於“投中國出海的項目”。

中國企業比較看重的東南亞市場,市場規模還是不大,只有印尼將近3億人口,還算有一定市場規模。市場規模小,它們的本土企業就難有較好的項目,但是中國企業以製造業優勢出海,則有不少項目還不錯。

一個創投人說:“就在今年6月,我在我們一個有近300家被投企業的羣裡做了一個小調研,詢問它們是否有出海的計劃。結果,幾乎所有參與調研的項目都有這個想法,有的已經在做出海佈局了,甚至有些項目海外收入的佔比已達到90%。”

國內經濟還在艱難復甦,但出海項目倒是增速驚人。如果以這個趨勢發展下去,中國也可能復刻當年日本的進程。當年日本泡沫破滅後,海外投資一直不錯,有人說日本投資在境外再造了一個日本經濟。

但是,中國企業的出海項目,政治風險也不小。

以vivo來說,印度去年就開始針對vivo了。印度指控vivo逃稅221.7億盧比(約合人民幣18.9億元)。7月,印度執法局在全國44個地點突擊搜查中國手機廠商vivo及其他相關公司,印度金融犯罪機構表示封鎖了119個與Vivo印度業務相關的銀行賬戶。

前不久,印尼全面禁止直播帶貨,這對一些想在印尼複製中國式成功的出海企業來說,可謂沉重打擊。

接下來,vivo、小米,該怎麼面對印度的困局?

撤出印度市場嗎?那肯定捨不得。

印度現在可是第一人口大國,手機市場潛力無窮。當年vivo們進入印度時,就流着口水說:“到哪裡還能找到這麼大的一個市場啊。”

尤其對於vivo來說,國內市場成績不好,印度市場好歹還算前三,怎麼捨得?

據一些自媒體說,小米捱打後,印度當局又解禁了小米在印度的運營。這是又想讓中國老鄉慢點離開嗎?

但,印度還可信嗎?

本輪印度針對vivo的行動,已經超出經濟的範疇。

10月初,印度警方指控小米、vivo涉嫌幫助Newsclick“非法轉移資金”。Newsclick是印度新聞網站,曾多次強烈批評莫迪保守政府。印度當局懷疑它收取中國資金進行宣傳,對它突擊搜查,逮捕數名高層。這顯然是印度當局疑神疑鬼了。

雖然有句話說“印度掙錢印度花,一分別想帶回家”,但印度打擊的外國企業,明顯更着重於中國企業。雖然三星、亞馬遜、小米 、可口可樂等也被印度罰過款,但都沒有像對小米、vivo這樣嚴厲,且牽涉進了經濟之外的因素。

印度這就是典型的民族主義,並且還升級了。

前不久印度因政治暗殺事件和加拿大也鬧得不可開交。這裡不評判印、加誰對誰錯,只說,印度的民族主義太過強大。印度政客哪怕損害經濟發展,也要滿足民族主義者的要求。

世界上很多國家,在經濟迅猛發展後,有的“富而驕”,有的“未富先驕”,但還沒誰表現得像印度這樣急切而膚淺的。

拿日本來說,上世紀80年代,日本人突然有錢了,日本資本在全球買名畫、買資產。甚至連美國的洛克菲勒中心,都被日本人買下了。日本甚至有人叫囂,要“買下美國”。可是進入1990年代,日本經濟就快速滑向蕭條。

日本經濟大拐彎的原因,就是日本政府有點錢了,不再敬畏市場了,民族主義也大膨脹了。可不管怎麼說,日本那時候已經是富國了,人家是“富而驕”,多少還有點資本。日本雖然“失去了30年”,但即便如此,今天日本老百姓的生活也還是算是富裕。

今天的印度,經濟總量不過是全球第五,居然也放任民族主義膨脹,這真是比誰都膚淺。

也許在印度政客看來,全球地緣政治發生大變局,這紅利就該印度吃,美國、歐洲看不慣也沒辦法,重組供應鏈就得求着印度。至於對中國,印度精英一向是普遍敵視,更不會考慮中國的看法了。

應該說,印度的膚淺、膨脹的民族主義,給了印太地區其他國家很好的競爭機會。誰比印度更務實,誰能排除各種干擾、以經濟建設爲中心,誰就能從印度搶走更多投資,從而增強國力、造福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