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文旅,莫名其妙

誰能想到,繼淄博、哈爾濱、天水之後,義烏成爲新晉文旅黑馬。

今年國慶假期,義烏接待外來遊客233萬人次,同比增長高達79%;鐵路義烏站日均發送旅客3.72萬人,同比增長28.4%;央視報道稱,在黃金週最受遊客歡迎的縣域旅遊目的地中,義烏位列全國第二。

很難想象,在這個沒有名山名湖名跡,論自然條件老天爺都“不賞飯吃”的地方,文旅卻初露鋒芒。何出此言?

比自然風光,義烏賽不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與“邊疆塞外另江南”;論文化底蘊,義烏雖有駱賓王、宗澤等名人,但難敵“十三朝古都”西安、“孔孟之鄉”曲阜等地;拼浪漫、刺激,豈能與廈門鼓浪嶼、上海迪士尼比肩?

沒有一個5A景區的義烏,也沒有川西男孩丁真俊朗魅力加持,更沒有山東郭有才歌喉助威......怎麼看,義烏都沒有手握一副好牌,卻在今年五一、十一期間,接連出圈。據攜程數據顯示,今年五一義烏躋身十大熱門縣域目的地,平均增速高達36%。

如果一次火爆是偶然,兩次火爆必有門道,那就值得深究了。同樣,那些靠網紅事件意外走紅的城市,更多是曇花一現,如何長紅同樣是義烏文旅要面對的課題。

初看義烏文旅出圈有些莫名其妙,但無中生有、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探究這一現象根源的同時,更重要的價值是探討:一個非旅遊目的地縣域城市如何打造自己文旅路線,並把文旅產業與當地其它產業相結合。

用商貿方式,把文旅再做一遍

義烏最初發展商貿時,就存在先天不足。地少人多,土壤酸性種不了糧食,只能種蔗糖。早期義烏只能靠雞毛換糖的行商文化“討飯吃”。改革開放,政府“興商建縣”策略下,義烏建立了最早的小商品交易流通市場。幾代人用了40年時間,才逐漸把義烏從“馬路市場”蛻變成“世界超市”。

沒有文旅好牌的義烏,發展核心同樣是“無中生有”,找到自己的特色。

在今年國慶期間,推出首個文旅IP“義烏好好逛”,主打“購物+美食”。鯨商從義烏文旅局內部人士得知,該策略前後籌備到實施約4個月,並且是用小投入大產出的經濟方式進行的。那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購物方面,義烏“世界超市”的優勢不言而喻。義烏國際商貿城是全國首個主打購物旅遊的 4A 級景區。佔地64萬平方米,有超7.5萬個商鋪,彙集500多萬種商品。

在國際商貿城選取玩具特色街區廠家、直銷中心、旅購中心和進口商品城4條旅遊購物街區,從中選取100多家的網絡商戶進行一些實體化的改造。

義烏大部分行業都是做國際貿易的,很多商品不適合零售,店裡只保留了部分樣品,除了商貿城五區進口館零售比較普遍外,1-4區商家還是批發爲主。

因此,義烏的購物街區主打體驗式購物,遊客像逛商品的展覽,打開眼界,刷新消費新知。而預計明年10月開業的全球數貿中心(6區)是大型綜合體商城,批零兼營會是主要特色之一。

在美食方面,義烏打出了“萬國美食”的差異化優勢。浙江過去一直被網友調侃是“美食荒漠”,義烏的寶藏外國美食鮮爲人知。

最早幾個來義烏闖蕩的客商把家鄉的美食帶到了義烏。義烏老闆談生意時也會邀請海外客戶在外國餐廳吃飯。

隨着貿易越做越大,不少外商常駐於此。外國人眼裡的義烏,甚至如同華人心中的唐人街。

截至國慶之前,義烏常駐外商人數2.1萬人,流動外商的數量近3萬。美食的生態圈也越滾越大。

OMAR是一名敘利亞商人,2007年來到義烏。爲了吃到地道的家鄉菜,他一直心心念念“開一家自己人吃的餐廳”,直到2017年夢想成真。

“萬國美食”逐漸從外國人的圈子融入到當地居民的生活。OMAR開的這家餐廳,早些年90%都是外國人,這幾年翻轉了過來,90%都是中國人。

有外商開店的基礎,義烏的外國美食非常正宗。OMAR說,他並不需要特意去改良外國菜口味,有人專程來到義烏,就爲了體驗原汁原味這一口。

正好切中了遊客的需求。外出旅遊,面對千篇一律的商業街和連鎖店,遊客已經吃膩了,義烏的泰國水龍出海、英國麪包蛋三文魚,印度咖喱飯、土耳其烤肉等美食提供了新鮮感。

有了“購物+美食”做基礎,義烏爲了扭轉“不適宜旅遊”的印象,開始在服務上發力。義烏文旅打造了一場沉浸式的旅遊體驗。

前期投入百萬級消費券進行預熱,並進行線上線下的宣傳。活動中期,特色街區製作遊覽路線,配合義烏好好逛的IP推出全域NPC巡演,滿足旅遊打卡的心理;推出中西對臺文化表演,讓遊客切實感受到各國的風土人情。

在跟義烏文旅局相關人士交流後,鯨商得出他們“購物+美食”意圖:義烏想成爲遊客們看世界的窗口,讓遊客省了一張飛出國機票,用腳來逛“世界超市”,用舌頭來品嚐“萬國美食”。用網友的話說,“不是海外去不起,而是義烏更有性價比”。

這套組合拳下來,活動最終收穫了233萬人次的遊客和超3.4億話題閱讀量,義烏一炮而紅。

總結義烏爆火的底層邏輯:外部順應了消費者對性價比、短途遊和差異化的需求;內部揚長避短,維持了外貿的特性,也順應了義烏自身小商品和美食的獨特優勢。

此前義烏在旅遊方面“默默無聞”,現在整合所有資源全新升級。可以看得出,當下是義烏文旅的一個分水嶺。

那麼有人要問了,“購物+美食”難道就等於義烏文旅的一切了?

文旅這盤棋,非一日之功可成

義烏市場的發展走過41年,但文旅還在摸索當中。全國各地文旅早已經遍地開花,作爲一個縣域城市,義烏文旅“無中生有”盤活整盤棋的關鍵又是什麼?

在義烏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張鳳德看來,義烏的路線是想打造屬於自己的城市名片——“有生意,更有生活”。

戰略層面,義烏市政府提出了構建“一江、兩核、三片、多點”的空間佈局。“一江”指義烏江,“兩核”包括國際商貿城和雙江湖,“三片”則是義北生態休閒旅遊區、義西鄉村紅色旅遊區、義南歷史文化旅遊區,而“多點”則是指分佈全域的特色“節點”。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過去談到義烏,第一想到的是創業的艱辛。不少義烏老闆一起吃夜宵也在談論賺錢,或者和外商電話溝通訂單。義烏的生活過於單調,創業者和產業工人在義烏賺到錢,卻少有消費的途徑,需要文旅來舒緩壓力。

義烏髮達的商貿,埋沒了小衆景點的風采。

義烏特有的橋頭遺址,還有雙江湖、雙林寺、佛堂古鎮等自然風光。義烏當地也誕生了不少名人,有《詠鵝》的作者駱賓王,也有岳飛的老師、掃地僧原型宗澤。以及儒釋道的中國的第一人傅大士。義烏特有的商貿文化,從“雞毛換糖”發展到如今的“世界超市”。

“義烏有人口紅利,也有天然媒體屬性,還有周邊消費力支撐。”浙江旅遊職業學院副教授高明總結道。

不少年輕人都在涌入義烏。義烏數據顯示,近年來義烏人口淨流入數量已接近百萬大關,高居全國縣域榜首。同時義烏也能承接江浙滬地區的周邊遊和短途遊的需求。義烏本身也是一個自帶熱搜屬性的城市,無論是預測美國大選和世界盃,還是創業搞錢。此前積攢的口碑有更強的號召力。

此外,義烏過去經商留下了良好的基礎設施,不需要再進行大規模投入。義烏是中國高速出口最多的縣級市(11個高速口),首個建造機場的縣級市,此外還有縣域輕軌,不缺接待外商的商務酒店。義烏未來也在考慮引入度假型、親子型的酒店,適應文旅需求。義烏也正在嘗試音樂節、市集、露營、馬拉松等新業態。

可見,要實現這樣的文旅版圖,義烏需要調動更多的力量。

文旅已經成爲各地區的“一號工程”,爲此投入了人力和財力。甘孜文旅局長劉洪親自拍攝短視頻,節前到酒店爲遊客問價;淮北市委書記覃衛國爲“口子窖”杯球賽開球,常州市長爲鳳凰傳奇打CALL,觀看演唱會併發抖音和微博視頻。湖北恩施、福州連江宣佈政策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獎勵50萬元。

單單一場線下的文旅活動,就需要協調很多很多部門。以義烏好好逛爲例,這場活動需要義烏商貿城、行政執法部門、招商引資、交通安保、場觀搭建甚至外部服務商多重對接。如同電商雙11大促,需要各個部門配合協同,來保障系統的穩定性。

但各個政府部門、事業單位、社會機構、企業等組織,原本都有自己的業務主線和發展節奏,文旅工作對自身的重要性相差甚遠,要步調一致彈好一首“曲子”,背後的挑戰不言而喻。據鯨商瞭解,爲了把文旅事業持續建設,由義烏市委市政府領導牽頭,成立了跨部門、跨組織的“文旅工作專班”,自上而下協同推進,這是他們文旅事業至關重要的保障機制。

對義烏而言,當下也大量缺乏懂互聯網玩法、運營、文旅的專才。每一次大的節假日,對義烏這座城市來說,都會是一次階段性大考。

不同地區搞文旅的意義和價值不一樣。有的地方只能靠文旅帶動當地財政收入。但義烏的支柱產業是商貿。文旅不僅僅是消費,更要跟當地的既有產業結合,做出1+1>2的效果。

非旅遊目的地,如何避免曇花一現?

很多文旅城市的火爆曇花一現。淄博爆火後很多燒烤店倒閉、哈爾濱逐漸淡出視野......迎接“回頭客”,從網紅到長紅,是不少地方文旅都在思考的問題。

曇花一現的一大原因是,沒有和既有的產業結合。背後透露的核心命題是,第三產業(服務業)協同第一產業(農林蓄牧漁)、第二產業(工業製造業)共同發展,只有這樣,文旅的社會價值、社會效應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

貴州“村超”就是文旅(第三產業)帶動農業(第一產業)的典型案例。“村超”指的是鄉村足球超級聯賽,最早由熱愛足球的居民自發組織舉辦,因比賽獎品接地氣、鄉土氣息強而得名。去年開始,貴州榕江(黔東南)通過多次舉辦“村超”,逐漸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帶動了當地的臘肉、水果等農產品銷量。

義烏的體驗式購物旅遊(第三產業),帶動了背後製造業(第二產業)的發展。遊客被小商品激起了搞錢慾望,甚至直接在市場開起直播帶貨。從客流到商流,從商流到客流。文旅最終會反哺到義烏的商流當中,爲工廠帶來客戶和訂單,形成正向循環。

可見,想要持續發展,就要把文旅當作一個產品來做,而不是一次性的生意,只進行簡單地宣傳引流。義烏有小商品世界聞名,榕江全民參與踢足球。兩者都是從特色出發,設計出獨有的文旅產品,走出差異化優勢。反觀近期國潮和非遺元素火爆,不少地區也在蹭熱度。

鯨商瞭解到,僅義烏當地就有4家打鐵花表演地,更不用說全國範圍內的數量。現在這些演出靠着人流優勢和國潮短期內可以賺快錢,但長期容易陷入同質化的競爭當中。

降本增效的背景下,精細化運營是讓文旅產品突圍的道路,也是縣域、非旅行目的地一次高效低成本的試錯。這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對景點運營,盤活現有的資源,小步快跑進行嘗試;隨着地方土地財政遇冷,大興土木搞房地產、人造網紅景點等模式已經不適合現在的文旅發展。不僅建設週期長,容易錯過流行的消費趨勢,也有風險變成爛尾工程。

二是對生態的運營,引進服務商合作共贏;利用短視頻平臺的好達人資源及專業第三方服務機構,能撬動更大的槓桿。“東方甄選看世界”遊走在全國各地直播,當地的文化和農產品能快速借勢破圈,吸引人流。

三是對人的運營,服務好遊客,增強粘性,他們才願意在當地停留更多時間。這也會帶動“夜經濟”的發展,促進當地餐飲和住宿消費的增長。

這也是其它像義烏一樣的非旅行目的城市,如何做文旅的潛在發展路徑。我們不禁發問,文旅究竟是什麼?

或許要從文化和旅遊,也就是精神和物質兩方面來思考。

物質層面的需求較爲簡單。“旅遊的本質是滿足人性。”浙江旅遊職業學院副教授高明總結道,“從這一角度出發,歐洲人和中國人旅遊沒有區別。”

在鯨商看來,旅遊本質也是吃、喝、玩、樂,追求的是體驗感、舒適感以及新鮮感。這也更加驗證了要用產品和運營的邏輯做旅遊。純粹地投入固定資產,無法長久綁住遊客的心。不忠誠是所有消費者的天性,更刺激、新穎、好玩的產品會不斷吸引眼球。

精神層面是尋找文化的認同。不同地區輪番成爲“頂流”,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標籤,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爲自己的家鄉代言。可以看出,文化的自信也正從國家層面進一步滲透到家鄉層面。各地區的內卷也是文化的軟實力競爭。

所以隨着文化的發展,文旅產業的消費將再上一個臺階。

《2024年經濟影響趨勢報告》顯示,2023年美國旅遊業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貢獻達到了創紀錄的2.36萬億美元,比排名第二的中國高出驚人的82%,中國預計將超越美國成爲全球最大的旅遊市場。

另有研究表明:隨着人均GDP提升,消費潛能會進一步加大。

2023年,中國人均GDP爲約12614美元,未來20年文旅仍有爆發潛力。而當前文旅消費潛力會逐步覆蓋到非旅遊目的地城市,小衆景點、縣域經濟也會迎來新機會。節假日之外,國內以夕陽團旅遊爲主,海外以家庭遊爲主。國內會逐漸從低價跟團遊向高端定製化旅遊轉型。

此外,隨着中國國際影響力提升,中國文化出海,以及對外開放力度加大,免籤國家增加,未來入境有也會增加。

因此,各地文旅提早佈局,系統升級,更能搶佔行業拐點紅利。

回顧改革開放後,義烏商貿完成了“無中生有”,走過40多年的歷程,義烏文旅帶着同樣的烙印,初步有了莫名其妙的驚喜,但沒有誰能保證可做到點石成金,不過義烏也算爲其他城市進行投石問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