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類鼻疽」 吸入就可能感染、致死率達75%

凱米颱風過後,類鼻疽疫情竄升。圖爲居民在凱米颱風淹水過後清理家園,積水久久不退。本報資料照片

凱米颱風過後,類鼻疽疫情竄升,疾管署昨公佈最新通報數字,今年已累計34例通報,其中3例已經死亡。目前太平洋地區有安比和悟空颱風,但氣象署評估對臺灣天氣並不會造成影響。不過,疾管署仍估計今年的類鼻疽疫情恐創下歷年新高。

Q1:類鼻疽如何感染人類?

類鼻疽桿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污水傳染,而颱風後因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且常爲吸入性感染,造成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

Q2:類鼻疽常見症狀爲何?如何治療?

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

Q3:類鼻疽死亡率?

國際上報告類鼻疽死亡率可達40至75%,國內統計近五年類鼻疽死亡率則爲4.5%,高風險族羣爲有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重症機率較高。

Q4:類鼻疽潛伏期多久?

類鼻疽潛伏期通常爲2至4周,短則數小時,也可長達21天,因此近期仍持續會有個案出現。

Q5:臺灣以前有類鼻疽疫情嗎?

除凱米颱風外,我國於2005年海棠颱風、2009年莫拉克颱風、2011年南瑪都颱風、2016年尼伯特颱風、2019年奇馬臺風后,均曾出現類鼻疽疫情。其中2005年最爲嚴峻,爲國內史上最大鼻疽疫情,南部二仁溪流域累計確診42例,其中8例死亡。

Q6:今年類鼻疽疫情跟往年的差異?

今年在凱米颱風後累計30例,全年至今累積37例,包含3死。疾管署評估今年個案發生地理範圍廣,跟以往集中狀況不同,不只南部、中部等地都有,主要因強臺導致中南部豪雨衝出污水和土壤中的細菌,全年病例不排除比往年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