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挑山工”姿態勇挑大樑

泰山十八盤,人稱天門“雲梯”。1630級臺階、400多米高差,最陡處仰角達70度,最窄的臺階連一隻腳掌都放不下。

正是這樣的路途,泰山挑山工要一鼓作氣,拾階而上,“一步踩不實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因爲一旦歇腳太久,就容易腳下“發懶”,再往上攀登,便更困難了。

一根扁擔挑兩頭,肩上千鈞重,腳下不能鬆。挑山工,就是以這樣的奮進姿態,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永不懈怠、一往無前,直至泰山之巔。

(一)

挑山工,挑得了重擔,挑得起大梁。

2018年6月,總書記視察山東時,殷切希望山東廣大幹部羣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

202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強調,山東要在全國發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樑。

挑山工與挑大樑,意味着責任擔當,蘊含着厚望重託。從中我們可以深刻體悟到,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期望是一以貫之的,對山東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定位是十分明晰的。

挑山工,清晰勾勒出山東的奮進之姿、前行之態;挑大樑,則充分展現山東作爲經濟大省的氣魄雄心、使命擔當。一個“挑”字,構成兩個詞語,實質上指向同一種意向,那就是山東在全國發展大局中,必須找準位置、挑起擔子,腳踏實地、勇毅前行。

沿着總書記指引的方向,以泰山“挑山工”的奮進姿態,堅定扛起“走在前、挑大樑”的使命擔當,我們就一定能在現代化強省建設的大道上闊步前進,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

(二)

挑山工,肩挑兩頭,鍛鍊的是一種平衡的力量,考驗的是一種統籌的能力。只有兩頭都挑起,肩上扛得牢,腳下才能穩,步子才能實。

做新時代“挑山工”,就是要置身全國發展大局,對標對錶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看山東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需要挑什麼樣擔子,從而進一步明確思路目標,持續穩步前行。

勇當“挑山工”,一頭挑起的是改革發展新任務,一頭挑起的是綠色低碳新使命。

山東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是國家賦予山東的光榮使命,也是山東必須扛牢的重大政治責任。

前進道路上,我們要GDP,更要有含金量的GDP,以科技創新助力傳統生產,讓綠色發展賦能千行百業,通過量的合理增長支撐質的有效提升,通過質的有效提升引領量的合理增長,努力爲全國大局多作貢獻。

勇當“挑山工”,一頭挑起的是發展,一頭挑起的是安全。

作爲能源大省,山東正構建形成“風、光、火、核、儲、氫”等多能互補的能源格局。6月的最後一天,山東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突破1億千瓦,成爲東部沿海地區首個新能源裝機過億的省份;作爲糧食大省,山東強化糧食“產購儲加銷”全鏈條協同,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抓發展勿忘安全。在生產安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環境安全等各領域持續提升安全水平,才能更好服務和保障人民生存發展、安居樂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長治久安、行穩致遠。

勇當“挑山工”,一頭挑起的是現代化強省建設,一頭挑起的是人民幸福生活。

高鐵運營里程居全國第一位,產業數字化、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指數居全國前列,老年食堂達到1.2萬家,基本實現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翻開山東發展成績單,既有強省建設新圖景,也有人民生活新變化。

強省建設是億萬齊魯兒女的共同心願,人民幸福生活是強省建設的最終目標。錨定目標方向,站穩人民立場,我們必將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爲安全的發展。

(三)

會當中流擊水,正需奪隘闖關。

改革越是向前推進,越會遇見阻力、碰到困難,越是壓力重重、挑戰不斷。面對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任務,以“挑山工”姿態勇挑大樑,比拼的是幹事創業的勁頭,需要的攻堅克難的勇氣。

挑大樑,要有敢爲人先的精神狀態。

遇事無難易,而勇於敢爲。“挑山工”精神之所以催人奮進,很大程度上就在於他們“能挑千斤擔,不挑九百九”的精神和擔當。

歷史從不等待一切猶豫者、觀望者、懈怠者、軟弱者。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徵程上,唯有滿懷發展豪情,拿出眺望“最高峰”的眼界、勇闖“無人區”的銳氣、戰勝“不可能”的韌勁,看準了就堅定不移抓,能多幹就多幹一些,才能開拓事業發展新境界,登上高質量發展又一峰。

挑大樑,要有穩紮穩打的堅定毅力。

行百里者半九十。挑山工登頂途中,既有坦途,也有十八盤這樣的險要之地,但無論是哪種地段,都得一步一步走,每一步都踩實。

現代化強省建設,不會是一帆風順、一馬平川,前進道路上總會遇到坎坷和險灘,這個時候尤其考驗知重負重的能力,考驗苦幹實幹的勁頭。像挑山工那樣,沉下心、抻住勁,穩紮穩打、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就一定能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走出新時代的山東風采。

挑大樑,要有幹事創業的高超本領。

繩短不能汲深井,淺水難以負大舟。觀察一下挑山工的日常,他們不僅肩頭有力,扛得住沉重的扁擔,還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之字行走,邊道換肩”的訣竅,來減輕登山時的身體負擔。

幹事創業,擔當的寬肩膀和成事的真本領缺一不可。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諸多問題矛盾,需要在複雜嚴峻的鬥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努力成各自領域的行家裡手,做好各項工作的統籌銜接,如此,才能使各項任務互相配合、互相耦合,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

(大衆日報·大衆新聞客戶端記者 李嶽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