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健康行業週報 |「水木分子」獲近億元天使輪次融資;海外AI製藥融資併購迭起

近年來,醫療健康產業創新不斷涌現,並發展成爲最活躍的行業之一,36氪見證和陪伴着這一領域創新企業的成長,併爲行業帶來專業的聲音。

爲此,36氪推出了“醫療健康行業週報”這一欄目,接下來將定期發佈,爲讀者提供資本、政策、財務、新產品等多角度的行業資訊。

8月19日醫療健康行業週報請查收。本次週報收錄了本週醫療健康領域的融資新聞。

融資投資

36氪獨家獲悉,近期,生物醫藥大模型公司「水木分子」累計已完成近億元人民幣融資。其中,天使輪由華山資本領投,道彤投資、訊飛創投參與投資;清智資本參與種子輪融資。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生物醫藥多模態大模型,以及對話式藥物研發助手工具ChatDD產品的研發。

水木分子由清華大學智能產業院(AIR)於2023年孵化成立,主要從事生物醫藥行業基礎大模型研究,並開發了對話式藥物研發助手工具ChatDD。清華大學國強教授、AIR首席研究員聶再清擔任公司首席科學家。

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張亞勤院士表示,AI+生命健康是AIR的核心研究方向之一,已取得系列研究進展,包括蛋白質結構精準預測、AI抗體設計、AI分子設計等。在此基礎上,AIR與水木分子的產學研合作將形成更好助力和協同。

「水木分子」獲近億元天使輪次融資,專注生物醫藥大模型開發|36氪獨家

眼科診療需求藍海正在形成:《2022年中國衛生統計年鑑》顯示,2021年我國醫療衛生機構眼科門急診人次接近1.34億,眼科專科醫院入院人次達237.4萬人;而據《2023中高端眼科設備行業白皮書》,2022年我國屈光不正患者超7億,乾眼症患者近3.6億,白內障患者總數超2.2億,全球三大致盲病種之一黃斑病變的患者人數近3000萬。

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預計到2025年,中國眼科藥物市場規模和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440億人民幣和556億人民幣。而由於大部分眼科疾病難以僅憑藥物治癒,近年來,對技術含量更高的眼科中高端設備的需求量正逐年增加。

洞察到這一趨勢,2022年6月,北京銜微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銜微醫療”)成立。圍繞眼科市場的龐大潛力,公司將眼科顯微手術機器人平臺、熱脈動眼瞼板腺治療儀設爲核心管線。此外,依託於團隊在顯微外科機器人領域的多年技術積累,銜微醫療還將超顯微外科手術機器人作爲又一研發重點。

銜微醫療創始人馬維敏向36氪介紹,公司在研的顯微手術機器人的核心亮點主要在於主從雙臂的精準控制、末端微米級移動定位精度、0到200倍動作縮放算法技術、毫牛級微力反饋技術,以及2.5mm 直徑高精度微型末端執行器械設計加工能力,“成立以來,我們已經獲得15項核心技術發明專利授權,這些亮點不管是在知識產權方面還是產品上都已經實現”……(點擊此處獲悉詳情)

上海玄宇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宣佈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廣州金控基金領投,卓璞資本、錦信資本和張家港產業資本等多家投資機構共同參與,老股東興證資本持續支持。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公司商業化團隊建設、生產基地加速運營及產品管線研發,打造差異化設計的心臟電生理和外周血管介入產品矩陣。

玄宇醫療於2020年5月成立,公司依託有源設備、介入導管、生物材料三大技術研發平臺,切入心臟電生理及外周介入兩大賽道,致力於成爲一家創新驅動的電生理及外周血管微創介入醫療器械領軍企業。成立4年來,玄宇醫療自主研發了心臟脈衝電場消融系統(PFA)、靜脈閉合系統等心臟電生理及外周血管介入創新產品,相關產品註冊申請均於2024年上半年獲得 NMPA正式受理,預計在2024年底進入商業化驗證階段。

寧波希潤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宣佈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本次融資由寧波復創創業投資基金和寧波天使基金共同投資。自2019年成立以來,希潤醫療依託上海交通大學康復機器人轉化平臺,致力於康復機器人技術的研發,打造軟體康復機器人系列產品。公司產品擁有四十多項專利,並取得國內NMPA、歐盟CE、美國FDA醫療器械註冊證。

鈺兔科技宣佈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泰州修正醫療健康產業投資,將進一步強化公司在醫學科研成果轉化領域的優勢地位。鈺兔科技成立於2021年,是一家醫學科研成果轉化生態運營商。自成立以來,鈺兔科技構建醫學科研成果轉化生態系統,爲醫療機構、醫療大健康企業提供⼀站式醫學轉化全流程解決方案。

海邁醫療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宣佈完成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IDG資本領投,老股東上海生物醫藥創新轉化基金、華方資本跟投,由贏來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推進公司核心產品小口徑人工血管的臨牀試驗。海邁醫療成立於2021年,公司專注於開發和生產小口徑組織工程血管,適用於慢性腎衰透析血管通路建立、下肢動脈外傷血管替代、下肢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冠脈搭橋術。在此技術平臺上,公司規劃研發、生產其他再生醫學產品,並進行全球範圍的臨牀研究及商業化,以滿足日益增長且遠未被滿足的臨牀需求。

行業動態

近期,海外AI製藥賽道“熱浪”翻滾,大額融資和併購事件迭起。

8月8日,英偉達重金投資的AI製藥公司Recursion,以6.88億美元的股票對價收購了競爭對手Exscientia,書寫了生物分子生成式AI模型公司收購“傳統”AI製藥公司的故事。

據智藥局統計,2024年上半年,全球有69家AI製藥企業獲得新一輪融資,披露總金額約33.36億美元,美國企業融資額佔比高達85%。其中,種子輪斬獲10億美金的Xaira Therapeutics、D輪拿下3.72億美金融資的Formation Bio,更是刷新賽道融資記錄。

海外巨頭們紛紛用真金白銀表達着對“AI製藥”的信仰:最近一年多時間裡,英偉達接連投資了13家AI製藥公司;黃仁勳更是多次表示數字生物學是技術領域的“下一場驚人革命”、“人人學計算機的時代過去了,生命科學纔是未來”。

不過,與美國的熱鬧相比,中國AI製藥延續着去年冷冽的水溫。上半年,國內AI製藥共發生融資22起,披露總額約18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其中,劑泰醫藥一家以1億美元的融資額佔據1/3,其它拿到融資的公司多爲A輪及以前……(點擊此處獲悉詳情)

編輯:海若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