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快篩取代PCR上路 陳宜民:以SARS經驗看有助醫療處置

本土Omicron疫情大爆發,今起「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期間,快篩檢測陽性,經醫事人員確認即視爲確診,減輕採檢量能,卻引爆防疫險理賠問題。臺灣預防醫學會理事長陳宜民以SARS爲例認爲,新制有利醫療處置,但仍應回溯PCR檢定。(周志豪攝)

本土Omicron疫情大爆發,今起「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期間,快篩檢測陽性,經醫事人員確認即視爲確診,減輕採檢量能,卻引爆防疫險理賠問題。臺灣預防醫學會理事長陳宜民以SARS爲例認爲,新制有利醫療處置,但仍應回溯PCR檢定。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則認爲,政府應解決法源問題。

陳宜民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目前對新冠肺炎確診條件仍是要驚PCR檢測確定,但考量人命關天,救人最重要,遇有緊急狀況,當民衆診斷有一些臨牀標準認定可能感染症狀,就可以施以治療。

陳宜民說,病人處置上應該可以用快篩陽性取代PCR認定,但確診上,指揮中心應協助保留檢體,將來回溯PCR確定診斷,有利保險給付、跟國際接軌通報病例數,像2003年SARS有些個案,也是先施以治療,再採事後認定確診。

王任賢則表示,當初推快篩上市,就是要取代PCR檢測,但但快篩卻沒有法源,還是要到醫院評估才能取得藥物治療,也不能接受保險理賠,結果反而讓程序更復雜,要快篩才能PCR。

王任賢說,如果快篩在醫院做,因醫院是醫療法人,立刻取得法律位階,現在病人增多,要居家隔離,無法與醫療連接,要優化程序,就要快速、賦予社區使用快篩試劑法律位階,這樣才能投藥、保險給付,纔不會快篩陽性者在家等不到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