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的漲價

核心觀點:

1. 太長的疫情,終將要回歸常態。價格或也不例外,從各國走出疫情的過程來看,物價似都經歷了一輪明顯上漲。尤其是防疫優化較快的經濟體,甚至還伴隨着政策利率的擡升。我國是否也要重複這一歷程,經濟修復中的價格將何去何從?

2. 被壓制的消費需求得以釋放,確是短期物價上升的驅動力量。從防疫優化初期的交通、餐飲,到後期的文體、娛樂、教育,各國服務類價格呈現規律性修復特徵。儘管美國等存在勞動參與率下降引致的工資成本上升,但亞洲並不顯著。

3. 相較海外主要經濟體,疫情期間我國的應對政策以“保市場主體”爲主,並沒有採取大量的針對居民家庭的補貼政策。儘管該過程中,我國M2貨幣增速也高於名義GDP,但歷史來看幅度並不大,這對未來通脹的滯後拉動作用可能有限。

4. 展望未來,隨着疫情峰值消退,明年二季度開始核心通脹或顯著回升。但經濟增長目標溫和,政策刺激有限,大宗商品、豬價衝擊不大,CPI中樞雖高於今年但難以破“3”。基準利率未必有明顯反應,但市場利率可能順應名義GDP上移。

正文:

太長的疫情,終將要回歸常態。價格或也不例外,從各國走出疫情的過程來看,物價似都經歷了一輪明顯上漲。尤其是防疫優化較快的經濟體,甚至還伴隨着政策利率的擡升。我國是否也要重複這一歷程,經濟修復中價格又將何去何從?

一、疫後各國爲何普遍漲價?

去年四季度亞洲各國普遍進入防疫優化期,物價開始明顯回升。目前CPI已達近十年來的高位,核心CPI較疫情期間擡升約3個百分點。驅動力顯然不簡單是成本衝擊。今年以來油價等大宗價格同比已顯著回落,但亞洲多國CPI仍繼續攀升。

圖1. 疫後漲價是明顯的

來源:WIND,Our World in Data,筆者測算

注:樣本國家包括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泰國、馬來西亞。

疫後勞動力短缺現象在亞洲並不明顯,工資成本因素難以解釋其價格上行。目前英美勞動參與率仍低於疫前1個百分點,使得其薪資水平高出疫前10個百分點。但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參與率已超出疫前1個百分點,薪資低於疫前10個百分點。

圖2. 被壓制的價格有哪些?

亞洲各國經驗來看,防疫優化開啓後商品和服務消費均有擡升,服務類消費的修復彈性高於商品。從防疫優化初期的交通、餐飲,到後期的文化、娛樂、教育,各國服務類價格呈現規律性修復特徵。被壓制的消費需求得以釋放,確是短期物價上升的主要動力。

二、我國是否會明顯漲價?

相較海外,疫情期間我國的應對政策以“保市場主體”爲主,並沒有採取大量的針對居民家庭的補貼政策。今年我國貨幣M2增速超出名義GDP約6.5%,歷史來看相對溫和(2009年超出18.5%,2020年超出7.4%)。這意味着,貨幣對未來通脹的滯後拉動作用可能有限。

圖3. 我國物價中樞溫和擡升

綜合來看,明年我國經濟增速目標可能溫和,政策刺激強度有限。加之豬肉、大宗價格難有衝擊,初步預計,四個季度CPI同比分別約2.6%、2.8%、2.4%、2.5%,全年中樞2.6%,較今年擡升0.8個百分點。當然,在經濟正常化過程中,部分價格出現階段性的快速上漲在所難免。

圖4. 市場利率將如何反應?

三、基本結論

一是從亞洲走出疫情的過程來看,各國物價似都經歷了明顯擡升。國際大宗價格上漲和國內勞動力成本擡升都不足以對此形成解釋。被壓制的消費需求得以釋放,纔是物價上升的主要驅動力量,且服務消費類價格的修復彈性高於商品消費。

二是相較海外主要經濟體,疫情期間我國的應對政策以“保市場主體”爲主,並沒有採取大量的針對居民家庭的補貼政策。儘管該過程中,我國M2貨幣增速也高於名義GDP,但歷史來看幅度並不大,這對未來通脹的滯後拉動作用可能有限。

三是展望未來,隨着疫情峰值消退,明年二季度開始核心通脹或顯著回升。但經濟增長目標溫和,政策刺激有限,大宗商品、豬價衝擊不大,CPI中樞雖高於今年但難以破“3”。基準利率未必有明顯反應,但市場利率可能順應名義GDP上移。

【作者】

伍戈:博士,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曾長期供職央行貨幣政策部門,並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擔任經濟學家。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獲得者,獲浦山政策研究獎、劉詩白經濟學獎,蟬聯“遠見杯”經濟預測冠軍。

高童、俞濤、曹海巍:長江證券研究員。

楊儀萍、黎葦、高溶:實習研究員。

【近期研究】

1.,2022年12月15日

2.,2022年12月6日

3.,2022年11月27日

4. ,2022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