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足夠真誠的人——《如歌的行板》導演陳懷恩談瘂弦
陳懷恩第一次見瘂弦,爲拍《他們在島嶼寫作-逍遙遊》作家余光中的側訪,地點在臺北廈門街洪範書局的倉庫,「那是真的倉庫,一堆輕鋼架,到處是書。」誰也沒想到瘂弦竟盛裝出現,穿西裝打領帶,畫面的衝突感讓拍攝團隊有些不好意思,「我是倉庫的管理員囉?」瘂弦一句自嘲瞬間化解尷尬,那是陳懷恩後來接下瘂弦紀錄片《如歌的行板》導演工作的原因之一:「感覺他是一個有趣的人。」
2013年陳懷恩與副導演徐浩軒帶着器材飛到瘂弦退休後的溫哥華住所。紀錄片中好幾個畫面,瘂弦在擁擠且堆滿物品的狹窄空間走來走去,陳懷恩說那是他每天的「地下工作」,在沒有電腦的時代,瘂弦習慣把想到的事都寫在紙上,隨時寫,餐巾紙衛生紙,什麼紙都寫,後來都一箱一箱的搬到溫哥華,跟着古董銅器堆滿空間,「除了吃飯睡覺,他大部分時間都窩在地下室,那有張圓桌,上面擺了臺電腦,他喜歡跟人說話,但在溫哥華沒什麼朋友,會用skype打給別人聊天。」
因爲時差關係,瘂弦常常晚上不睡覺,夜裡跟臺灣友人連線。但爲了配合紀錄片畫面需要,那陣子瘂弦早睡早起,帶着團隊穿梭在地下室,拜訪固定去的理髮店,買豆腐的地方,家附近的散步路線,鏡頭不只捕捉到溫哥華入冬前最舒適的九月,還有突然「變乖」的瘂弦。
瘂弦,本名王慶麟,河南南陽人,17歲歷經大時代動盪、開始從軍,被迫遠離親人與故土,來到對他而言不像國家的國家、不是故鄉的島嶼,在腦海中、在封筆前的詩作裡,總有那片閃閃發亮的蕎麥田。導演陳懷恩於2014年透過影像敘事,以紀錄片《如歌的行板》記錄與回溯瘂弦的生命與作品。
結束溫哥華行程,瘂弦因健康考量無法搭機返臺拍攝,卻在陳懷恩煩惱完一輪、終於規劃好接下來的拍攝企劃時,突然打電話說要回臺灣:「他說了很有意思的話,說自己冒着生命的危險回來,要一起完成紀錄片。」
臺灣的紀錄片段,像是瘂弦過去生活軌跡與編輯工作的視覺化:他與創世紀詩社成員,詩人張默、辛鬱、碧果、管管等人爲隔年詩社成立六十週年齊聚,到當時雲門八里排練場會林懷民,與攝影師阮義忠喝茶聊《幼獅文藝》,跟陳義芝在國家圖書館聊擔任聯合報副刊主編的過往,與林亨泰見面並一起讀他的詩,在八里暮色下聽蔣勳讀自己的詩,還去了趟彰化溪洲會吳晟和席慕容,就像他年輕時,常從臺北南下找吳晟玩一樣,那是瘂弦熟悉的房子。
「過程中我們並沒有多做解釋,但他好像都知道我們在做什麼,每次都給人驚喜,他甚至會主動去採訪。」陳懷恩回想,或許是身爲編輯的敏銳度,讓瘂弦與一般紀錄片傳主不太一樣。一次瘂弦跟陳懷恩說:「你要問他們(受訪者)我的事情,我不在場比較好。」那是瘂弦的周到細心,他不想給人壓力,但考量畫面需求,陳懷恩並沒有採取建議,唯有一個例外,就是溪洲吳晟書屋那次取景。
「瘂弦老師那天蠻狡猾的。」拍攝到一半,瘂弦突然說要去廁所, 收音的小蜜蜂都沒拆掉就上樓,陳懷恩從監聽耳機聽見沖水聲後,過了許久,未見人下樓,才發現他在二樓睡着了,於是拍攝團隊抓緊機會,捕捉到吳晟和席慕蓉以不同文化基礎,對於自身關照的事物以及與瘂弦的關係,有一段很清楚且動人的表達,陳懷恩打從心裡佩服並相信:「他是故意把自己支開的。」而瘂弦待人的真誠與尊重,無需言語說明:「每一位受訪者都表達對拍攝的重視、對瘂弦的在意,這表示過去他們的相處有足夠的真誠。」
瘂弦參與編輯的《創世紀》。
瘂弦於聯副主編時鼓勵席慕蓉。
蔣勳讀瘂弦詩作《深淵》。
瘂弦在一次聊天中跟陳懷恩說「我的詩不要解(釋)」,這句話成爲整部片子的後製原則,也很接近陳懷恩拍片的態度,不預先設計結果,只隨時間推移看見事物的改變,包括角色內在的變化和成長,「詩是一種很尊重腦部自由的文體,不需要有太大的壓力,覺得非得知道詩人在寫什麼,只是爲了看懂,可能會錯過很多東西。」
後製期間,陳懷恩讓瘂弦進錄音室讀詩,「我知道他不喜歡〈從感覺出發〉,故意一直叫他念。我喜歡去看別人虛弱的地方,當他表現出不喜歡,即便未必有答案,也要試着瞭解,到底他不喜歡什麼。」瘂弦還是念了,只念一小段,還不忘調侃自己「這樣很做作」,陳懷恩說瘂弦就是這樣的人:「他不想辜負你,他知道你的誠意,所以他會委屈自己幫一下忙,那就是瘂弦老師。」
瘂弦離世後,陳懷恩傳訊給瘂弦的女兒,問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瘂弦女兒回「想他就好」,「我倒不是用一個人在不在世去思考,而是他在你生命裡的位置,就是想,很想他,僅此而已。」陳懷恩說。
陳懷恩執導紀錄片《如歌的行板》,從不同視角認識瘂弦的文學與爲人。
《如歌的行板》紀錄片捕捉瘂弦在溫哥華的退休生活。
圖片提供:目宿媒體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