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會批健保撥補240億 被當提款機

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強調,健保安全準備金至今欠缺動支規範。(本報資料照片)

新冠疫情迴歸常態後,民衆就醫激增,導致健保點值下滑。健保署昨提案將西醫基層、醫院、中醫的點值補至2019年水準,確保1點等於0.9元,消費者代表則批評政府將健保財務當提款機,籲以公務預算支應;會議中,西醫基層、中醫較有共識,醫院總額則仍待精算,不排除先補足前兩部門的點值,接下來將送衛福部決定,年底前定案。

疫後就醫量變動,健保點值過低,導致醫療品質受影響。健保署提案,除動用8億「非預期風險及政策改變經費」外,也要動用約30億的安全準備金,將西醫基層、醫院、中醫的點值補至2019年水準,確保1點等於0.9元。

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說,政院在撥補240億給健保時曾指出,這筆錢要用來補安全準備金的不足,非用於撥補醫療服務提供者。且安全準備金至今都欠缺動支規範,8億若不足,就以公務預算支應,勿動健保財源腦筋,否則就是將健保財務當作政治公關的提款機。

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則持正面態度,受疫情影響,臺北第1季1點僅0.76元,第2季只剩0.74元,醫院非常辛苦,補助是應該的。不過他也呼籲政府,應將補點值配套常態化,未來只要1點低於0.9元,就應有特殊預算來撥補。

健保署長石崇良說,今年的總額是去年定下,當時對疫後影響還不清楚;總額中「非預期風險及政策改變經費」所列經費是8億,但今年補點值所需經費遠超過8億。過去這筆錢沒用到就會滾入安全準備金,同理,當預估失準,就能動用安全準備金,而240億元用不完就會自然流入安全準備金,這筆錢的本質仍屬公務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