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撥補不是停止健保改革的理由(蔡明忠)
明年健保總額勢必突破9000億,隨着社會高齡化及醫療藥品及醫材研發的進步,健保總額只會愈墊愈高,政府撥補336億隻是權宜,無助於徹底解決問題。(本報資料照)
明年健保總額,無論成長率多少,勢必突破9000億,隨着社會高齡化及醫療藥品及醫材研發的進步,健保總額只會愈墊愈高,爲了達到明年6月健保點值0.95的目標,政府今年撥補了336億,但撥補只是權宜,不能就此飲鴆止渴,讓健保走上勞保不斷撥補的不歸路;健保有五年精算的機制,健保要走的長久,必需回到原來的財務計算,健保至迄近30年,但只走到二代健保,現有收費及支出制度,尚有諸多不公平等問題,政府不能躲在撥補的背後,就停止了三代健保的改革腳步。
健保在開辦之初,因多算了平均眷口數等因素,健保財務穩定了相當多年,於此同時,一些不屬於健保範圍的預防保健,也塞進了健保,但寅吃卯糧,這些餘裕漸漸用完了,健保費率面臨調漲,每每健保費調漲,總是要面臨各方的角力,健保費率的調漲,儼然成爲政治題,而非財務計算題,也因此,健保的財務漸漸失去量出爲入的精神。
在健保費率調漲不易的前提下,健保財務苦撐,健保點值不斷滑落,醫界苦不堪言,近年醫院關牀因應屢見不鮮,於在野黨力推將健保點值保障0.95到1元入健保法的壓力之下,立法院終於做出明年6月健保點值要到0.95的決議,但醫界並未因而鬆口氣,一來僅靠撥補,未來是否能達到點值0.95的目標尚有疑問,二來看不到未來健保的改革。
在二代健保之後,政府一度喊出三代健保改革,但之後便無疾而終,在保費收入計算方面,無法體現公平一直爲外界所詬病,例如無工作收入的民衆在公所加保,每月需自付826元健保費,比月收入4萬多元民衆繳400多元健保費還要多,另有其他高所得的人,因爲未併入薪資,而收不到健保費。
雖然現在有補充保費,但仍可能拆單逃過、掛一漏萬,外界已提多年的家戶總所得是否應要重新被討論?另多年未修的支付制度,在AI及智能醫療的趨勢下,健保可以如何納入考量,進而產生引導作用;健保在臺灣不僅事關民衆醫療健保,更是社會重要的穩定力量,可惜在賴總統的健康臺灣當中,看不到一絲健保改革的影子。
(作者爲國民黨醫療委員會主委、前彰化醫師公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