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針對全世界的殺豬盤,正在印度上演

“印度,一個充滿神秘與機遇的國度,卻正悄然上演一場全球性的‘殺豬盤’。”這句話,或許能很好地概括當前印度在吸引外資方面的某些不當行爲。近年來,印度以其龐大的市場和潛力,吸引了衆多國際企業的目光。然而,隨着一些事件的曝光,人們開始意識到,這個看似誘人的市場,實則暗藏玄機。

vivo與印度的糾葛,無疑是這場“殺豬盤”中的一出大戲。塔塔集團,這個印度最大的商業集團,以108.88億盧比(約合人民幣10億元)收購了vivo印度公司51%的股份。這一舉動,背後是印度政府的默默支持,更是對在其國內發展成熟的外資企業的一記重拳。印度之心,路人皆知。他們眼見外資在國內逐漸成熟,便自認爲摘桃子的季節到了,於是半路攔截。vivo雖然將7000億盧比的資產不聲不響地轉移出境,讓印度執法局氣了個半死,但也實打實地再次坐實了印度將外資騙進國殺的伎倆。

其實,早在很多年前,印度的行事風格便已初見端倪。他們向來對外資抱着“甭管誰來,錢都是我的”的態度,似乎幻想每個外資都是一頭絕美的肥羊,一待時機成熟便要磨刀霍霍。事實上,除了中國企業深受其害之外,微軟、谷歌、豐田、亞馬遜等知名企業也都在其手下吃過不少暗虧。

印度政府通過PLI(生產關聯激勵計劃)成功將中國手機制造的供應鏈轉移至國內,“手機模式”也成爲“印度製造”最成功的範式。然而,這一計劃背後卻隱藏着深深的套路。印度預備在五年內撥款16億,同時獎勵4%-6%銷售額的措施,但要想獲得這一獎勵,一家公司至少要在四年內投資超過60億盧比(約等於8030萬美元),並且每年出口價值100億盧比(約等於1.33億美元)以上的貨物。這無疑是給外資企業設下了一個巨大的陷阱,讓他們在追求利益的同時,也一步步陷入了印度的“殺豬盤”。

還記得不久前放棄在印度建廠的馬斯克嗎?印度政府先是給特斯拉畫餅,邀請馬斯克來印度建廠,隨後在新能源汽車這一行業上逐漸加碼。他們要求外資如果想進入印度市場,電車製造商需要承諾投資至少415億盧比(約等於4.97億美元),並於三年內在當地工廠生產電車。而且,原材料還有30%必須使用其國內的零件。一旦投資建廠,必然僱傭大量當地的勞動力,技術和人才也會因此實現互通。這約等於馬斯克花錢給印度培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而特斯拉得到的回報卻是超高的進口關稅或鉅額的建廠投資。於是,特斯拉拍拍屁股走人了。

中國企業在印度的遭遇更是令人咋舌。除了罰款、更換印度本國渠道商之外,還有更換企業內本地高管、變相實現控股等騷操作。印度對於中國在印度投資的企業股權佔比一旦超過10%,就會認爲其有危害國家安全的嫌疑。尤其是在電動汽車、新能源等領域,印度先後拒絕了多家中國企業的投資。這些行爲基本上就是把“摘果子”擺在明面,一串劇情看下來,很難不讓人覺得這就是一個成熟的殺豬盤劇本。

然而,印度的“殺豬盤”並不僅僅針對中國。他們也曾將日本“騙”進本國高鐵項目,結果一分錢不花。印度近年來緊盯中國製造業大國的地位,企圖追趕是明明白白的事情。就連特斯拉事件中,印度的口號都是“確保特斯拉在印度的生產成本低過中國,成爲全球最低”。這種野心和伎倆,如果繼續下去,中國企業難道都是傻子嗎?

殺豬盤玩兒到最後,這場遊戲還有誰會配合印度?這是一個未知劇情。但我們可以預見的是,如果印度不改變這種不當行爲,他們將失去更多外資企業的信任和支持。畢竟,沒有一個企業願意成爲別人眼中的“肥羊”。

鄭重聲明:文章素材來自官方媒體,作爲自媒體創作者,始終本着客觀、理性的態度進行時事的相關評論,無不良輿論引導。此外,對於事件的真實性,自媒體創作者很難把控,所以也請大家理性閱讀。另,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