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之父”夏普百年興衰史
來源:電子工程專輯|作者:張河勳
百年來,日本夏普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標誌性產品,比如自動鉛筆、計算器、液晶電視。
然而,從20多年前的世紀之交開始,該公司發現自己越來越被困在一個競爭激烈的單一業務中。
這家公司受到外國競爭對手的全方位攻擊,資金耗盡,最終將自己賣給了一家臺灣電子巨頭——富士康。這是日本大型消費電子公司首次被外資收購的事件。
今年4月,SDP堺顯示器產品公司(Sakai Display Products)發佈財報顯示,因電視等主要終端面板需求不佳,拖累其2022年(2022年1-12月)營收,減少59%至952億日元,營業虧損276億日元。
5月,夏普公佈2022財年(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財報顯示,受液晶面板市場惡化以及減值計提等影響,該公司淨虧損2608億日元。這也是其自2016財年以來首次陷入虧損。
從成立單獨實體公司,到出售股份,再分拆出售,再到夏普全面接管,SDP堺顯示器產品公司在短短數年間,其宿命總是被資本 “往復兜售”。現如今,有誰又能想到,昔日“液晶之父”夏普在賣身數年後,其原有核心業務仍無起色。
本文將談一下百年曆史的夏普公司的興衰——讀史知興替、明得失。
初始
談及夏普,我們先從其創始人開始。
創始人早川德治1893年出生於東京,是一個傢俱製造商的第三個兒子。他度過了一個艱苦的童年。他的母親身體有恙,無法照顧他,因而他被別人收養了。
在新繼母的嚴厲對待下,早川德治被迫從二年級輟學去工作。但在他八歲的時候,一位老婦人給他安排了一份學徒的工作,給一位嚴格但富有同情心的金屬工人當學徒。
在接受了7年的金屬加工培訓後,早川德治畢業並參加了工作。不久之後,他的第一項發明誕生了,一種被稱爲“Tokubijo”的皮帶扣。
這個皮帶扣的特別之處在於它不需要在皮帶上打孔就能扣好。這款產品大獲成功,賣出了4752件,且需要進一步大幅擴大產能。
19歲的時候,早川德治在東京開了一家自己的金屬作坊,只投入了50日元的資金。然而,其中40日元還是早川德治借的。
工作坊
幾年後的1915年,一家制造商向早川德治的工作坊訂購了一支機械鉛筆的金屬內芯。
早川德治對鉛筆的劣質感到震驚,夜以繼日地生產出一個更好的版本:早川自動鉛筆。
這支鉛筆很受歡迎。當時大多數鉛筆是從德國進口的。當時德國正在打第一次世界大戰,早川自動鉛筆成爲了下一個最好的選擇。
隨着生意迅速擴大,早川德治失散多年的哥哥也加入了這家公司。1923年,兩兄弟新建了一個990平方米的工廠,僱傭了200名工人來處理所有的訂單。
地震
1923年9月1日上午11點58分,關東大地震襲擊了這個國家。
據說,這場地震持續了4分鐘多,但早川德治以及他的家人和他的工廠在最初的地震中倖存下來。然而,早川德治的妻子和兩個年幼的孩子在最初地震後的大火中喪生。
據悉,十多萬人死於這場全國性的災難。這還不包括此後發生的各種由暴徒驅動的對朝鮮族的屠殺。這是一場可怕且未被掩蓋的次生悲劇。
在這場毀滅性的社會和個人悲劇中,早川兄弟的鉛筆工廠被燒燬。早川德治還欠他的鉛筆經銷商價值2萬日元的鉛筆,不過已經無法生產這些鉛筆了。
作爲彌補,早川德治轉讓了他所有的鉛筆製造設備,並授予他們免費使用他的專利。然後,他搬到大阪六個月,幫助他們自己生產這些鉛筆。
復興與無線電
早川德治很享受在大阪的時光,並決心在那裡重建他的事業。
1924年,在履行了六個月的合同後,他建立了早川金屬所,開始研究一種新產品——晶體管收音機。
當時,無線電剛剛傳入日本,大多數無線電接收器基本上被視爲純粹的玩具。而占主導地位的電話和電報製造商不與它們打交道,將市場留給了業餘拆解愛好者。
早川德治花了7.5日元買了一臺進口收音機,然後把它拆開了。儘管他對電學和無線電原理一無所知,但他和他的團隊對這個設備進行了逆向設計。
1925年,早川德治發佈了自己國產組裝的晶體管收音機——名爲“夏普”。3.5日元的價格比外國競爭對手便宜得多。
夏普收音機來得正是時候。同年,東京廣播電臺——NHK的前身——開始了日本的第一個廣播節目。無線電頻道用戶在整個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穩步增長。
無線電優勢
儘管夏普收音機很受歡迎,但早川德治知道晶體管收音機是劣質產品。
晶體管收音機依靠無線電信號的功率來發聲,從而限制了其接收和音量水平。而另一方面,真空管收音機能夠提高信號的功率和音量。
在對一臺進口 Neutrodyne 進行逆向工程後,早川德治最終生產出了Sharp Dyne系列收音機。
根據型號的不同,Sharp Dyne有3-8個真空管,使用交流電源,價格僅爲國外進口型號的一小部分。它的銷量非常火爆——銷量從1936年的58,000臺增加到1939年的130,000臺。
爲了生產足夠的收音機來滿足需求,早川德治建造了一座新工廠,並建立了一條在傳送帶上有23分鐘長臺階的生產線。
1942年,該公司更名爲早川電機工業公司,生產各種無線電,從簡單的接收器到先進的軍用飛機雙向無線電。
這項業務支持公司度過了艱難的二戰和戰後重建時期。最爲關鍵的是,該公司倖存下來要歸功於朝鮮戰爭刺激了美國陸軍大量購買無線電設備。
電視
1951年,NHK和其他日本大公司開始實驗性電視廣播。 爲了展示該技術的潛力,他們在公共區域設置了接收器。
這些大屏幕投影很受歡迎,因此NHK繼續推進公共電視廣播。與收音機一樣,早川電機工業公司想要一臺爲大型活動做好準備的電視接收器。
在RCA公司的技術援助下,該公司最終及時生產出了適合 NHK 於 1953 年 2 月首次電視廣播的設備——TV3-14T。這是日本第一臺商用電視機。
TV3-14T的價格昂貴。當時公務員的平均月收入爲8,700日元,而這臺電視機的費用爲175,000日元。
儘管如此,該產品的提前和及時進入,還是奠定了早川電機工業公司在國內電視市場的主導地位。
隨後,製造成本下降,月薪增長。不久之後,家用電視機不再那麼昂貴,銷量猛增。
早川電機工業公司也很快開始轉向其他類別。
1962年,他們發佈了日本第一臺微波爐R-10,以及日本首款太陽能消費電子產品晶體管收音機。 值得一提的是,早川電機工業公司在20世紀90年代就是主要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商。但這將是另一種讓該公司躋身全球電子版圖的產品。
計算器
1960 年,由於對不斷髮展的半導體行業的未來可能性感到興奮,早川電機工業公司組建了一個團隊來設計邏輯電路並最終生產出計算器。
然而,日本通商產業省決定不將該公司納入其大型計算機開發計劃。
在沒有政府支持的情況下,早川德治決定轉而專注於複雜但不可編程的消費電子產品,如憑證打印機、收銀機和計算器,尤其是計算器。
1962年,英國Bell Punch公司開始進口和銷售其真空管供電的臺式計算器——ANITA。 因此,早川德治開始生產自己的20鍵臺式計算器,由鍺晶體管驅動。
因此,CS 10-A Compet誕生了,它是最早的全晶體管計算器之一。它使用了530個晶體管,重25公斤,售價約爲535,000日元,換算成今天的美元相當於15,000美元。儘管價格高昂,但早川電機工業公司在短短几個月內就售完了全部300套供應產品。
第二年,硅晶體管價格開始迅速下降,早川德治得以生產CS 20-A計算器。該計算器於1965年9月首次發佈。這臺計算機更節能、更可靠,而且最重要的是更便宜。
不久,新型號很快就跟進研發出來了。1966年,CS-31A誕生。這是第一臺使用集成電路製成的臺式計算器。該計算器的零件數量、重量都減半,售價也減半。
那一年,早川電機工業公司以44%的市場份額領先日本計算器行業,銷售24,000臺。
其中大約一半通過其夏普電子子公司以及瑞典Facit等全球分銷商出口到美國。
夏普
1970年,早川電機工業公司更名爲夏普公司。該品牌的名稱源自一支鉛筆,但很快就涵蓋了該公司所做的一切。
同年,創始人早川德治也辭去了公司總裁職務。 十年後的1980年,早川德治去世,享年86歲。
新總裁佐伯旭(早川德治收養的戰爭遺孤)接過了夏普度過新的、不確定的經濟形勢的挑戰的指揮棒。
此時,夏普計算器的成功,引發了50多家日本製造商(更不用說各種美國製造商)也進入該市場,引發了我們現在所說的“計算器大戰”。
在大約十年的時間裡,計算器從這個擁有數百個真空管的桌面怪物,變成了一個便攜式、電池供電的小工具,在一個集成芯片上完成所有計算。
計算器就像是當時的“移動電話”。計算器之戰迫使夏普及其競爭對手想盡一切辦法使計算器變得更小、更便宜、更快、更好。
更好的顯示
彼時,此類計算器均採用熒光顯示管或數碼管冷陰極管來顯示數字。然而,這些設備價格昂貴、體積龐大且能源效率低下。
1969年1月,夏普的一位研究員觀看了NHK一部關於RCA的紀錄片。在那部紀錄片中,RCA展示了其於1968年宣佈的一項技術——動態散射模式液晶顯示器。
科學家於1880年首次發現液晶。它是一種奇怪的材料,處於液態和固態之間,像晶體一樣折射光線,因此而命名。
20世紀60年代初,RCA研究人員注意到液晶具有有趣的電光特性,並最終發明了一種電控液晶反射光方式的方法,作爲創建顯示器的技術。
但爲了適合計算器,晶體顯示器需要更好的對比度,並且必須在室溫下工作,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從RCA到夏普
夏普要求RCA總經理Bernie Vonderschmitt爲他們的計算器開發和生產DSM LCD屏幕,甚至願意支付開發費用。
然而,RCA對LCD不太感興趣,認爲它會分散其核心陰極射線管或CRT顯示業務的注意力。Vonderschmitt個人對LCD的不成熟、成本和產量也表示擔憂。
順便提一下,Vonderschmitt是硅谷技術巨擘。他幫助向中國臺灣第一批團隊教授RCA的半導體制造方法,後來於1984年與Ross Freeman共同創立了Xilinx。他在日本的人脈對於幫助確保第一款FPGA的生產製造至關重要。
不管怎樣,夏普在 1971年被授權了RCA的一些專利,併成立了一個名爲S734的團隊,在12個月內將DSM LCD顯示屏放入計算器中。
經過繁瑣地混合3,000多種液晶併合成500多種混合物後,該團隊最終生產出了適合屏幕的正確混合物。
因此,1973年6月,夏普將Elsi Mate EL-805推向市場。在一塊玻璃基板上僅由一個LCD和五個IC組成,目前來看很難說該產品有多麼革命性。
然而,該計算器厚2.1釐米,比最接近的競爭對手薄12倍。它的功耗僅爲當時計算器的1/9000,一次充電可使用100小時,並且重量僅爲200克,減輕了125倍。
隨後,夏普公司推出了更多計算器,其中包括1975年推出的一款太陽能計算器。到1985 年,該公司已累計銷售超過2億臺計算器。
巨頭崛起
隨後,夏普繼續研究液晶顯示器技術。20世紀80年代中期,他們發現IBM已確定一種新的全綵硅基顯示技術(稱爲TFT-LCD),作爲CRT的潛在替代品。
他們開始製作自己的版本。1987年,該公司超越LCD競爭對手,成功生產出14英寸全綵、全動態LCD顯示器。
然後在1991年,夏普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壁掛式電視:9E-HC1。人們認識到這種令人興奮的技術是未來,並開始取代電視和其他顯示器中的CRT。
不幸的是,這種強勢地位與公司其他部門形成了鮮明對比。
奮鬥的20世紀90年代
在房地產泡沫破裂後,日本國內經濟因日元升值、工資上漲以及製造業離岸外包的影響而走弱。
這次經濟衰退從根本上改變了日本大型電子公司的發展方向。廉價的外國進口產品對夏普的傳真機、計算器和微波爐等老產品構成了挑戰。
爲了取代它們,夏普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更先進的產品,比如便攜式攝像機。儘管Viewcam於1992年推出後,佔據了日本市場20%的份額,但電子記事本等其他品類卻從未“起飛”,筆記本電腦等飽和品類也未能賺到多少錢。
LCD成爲核心業務
20世紀90年代,夏普公司利潤不斷下降。
1998年,夏普公司淨利潤降至248億日元,利潤率僅爲1.4%,同比下降近50%。
這種糟糕的表現導致夏普總裁辭職。
不過,此時夏普公司業務亮點是液晶面板和液晶相關產品,佔公司收入的30%。
因此,1998 年,新任總裁町田勝彥(Katsuhiko Machida) 尋求精簡夏普業務,並將其LCD業務重新定位在其核心位置。
他還將夏普稱之爲“Crystal-Clear Company”。在他的第一次新聞發佈會上,他表示:“夏普的問題是品牌認知度低。對於品牌來說,我們必須給顧客一張‘清晰的面孔’。爲此,我們將液晶技術作爲我們的面貌。今後,夏普的每一款產品都將與液晶技術相關。”
AQUOS品牌
考慮到來自亞洲其他地區(尤其是中國臺灣和韓國)的激烈競爭,夏普轉向顯示器是有風險的。
不過,無論如何,夏普對其液晶顯示器技術充滿信心。
夏普公司放棄了歷史悠久的CRT電視業務(該業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53年),全力投入液晶電視領域,同時推出了AQUOS電視品牌。
這一大膽的舉動似乎得到了回報。2001年,AQUOS在非常年輕的液晶電視市場迅速佔領了全球80%的市場份額,在全球創造了近4億美元的銷售額。
即使在2001年之後,夏普似乎仍保持着其主導地位,當時索尼、三星和 LG 等一批日本和韓國公司追隨夏普進入電視市場。
到2003年中期,AQUOS佔據了日本當地市場60%的份額。
到了2004年,夏普仍然在整個液晶顯示器行業佔據領先的33%的市場份額。但三星和競爭對手的追趕速度超出了夏普的預期。
特別是在2002年初,三星率先生產出領先的第五代TFT-LCD,令夏普和日本顯示器行業的其他公司感到驚訝。
龜山工廠
爲了鞏固自己的領先地位,夏普開始投資數十億日元在日本各地新建TFT-LCD工廠。 其中最大的是位於三重縣龜山市的龜山工廠。
這個大型工廠分兩期建設——分別於2004年和2006年竣工——累計耗資40億美元。 它每年生產超過一百萬塊面板,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液晶顯示工廠。
儘管夏普在龜山工廠上下了很大的賭注,但此時許多其他日本公司已將液晶顯示器生產轉移到成本更低的國家。
然而,町田勝彥和管理層對夏普技術的優越性充滿信心,並認爲本地生產對於公司保守技術秘密是必要的。
當地媒體稱讚該工廠是日本製造的典範。而夏普將其面板定位爲優質產品,其“龜山模型”品牌就像TFT-LCD電視中的“神戶牛肉”。
財務壓力
然而,龜山工廠耗資巨大,導致公司財務緊張。
與許多其他保守的日本公司一樣,夏普有一項長期存在的財務規則,將任何單一部門的投資限制在其銷售額、營業收入和現金流的一定比例。但由於LCD對公司的重要性,這些規則被放棄。
不幸的是,該工廠與臺灣友達光電、索尼、三星和LG建造的其他大型設施同時投產。
隨後,液晶面板行業陷入供給過剩的局面。2004年,一塊32英寸電視面板的價格約爲865美元。到2011年,相同尺寸的面板價格約爲149美元。
整個2000年代,夏普的電視市場份額從高達80%下降到10%以下,而其競爭對手則追趕該公司的先發優勢。
至此,液晶電視開始變成一種廉價商品。
小成功
爲了保持領先地位,夏普宣佈他們的重點向其他企業銷售更多液晶面板。正如町田勝彥在 2004年所說:
我們將努力保持世界液晶面板產量50%以上的份額。 我們一半的產品將銷往其他液晶電視製造商,其餘的將用於我們自己的電視。如果我們繼續加大產能投資,這樣的計劃是可以實現的。
這一戰略意味着更多的財務投資——龜山工廠二期工程的啓動。
爲了支付這筆費用,夏普削減了家電投資。 到2006年,液晶顯示器佔夏普公司全部收入的一半。
可以說,液晶顯示器的推動有一些積極的一面。LCD相關部門的銷售額從2002年到2006年穩步增長。
在截至2008年3月的財年中,夏普的整體銷售額創下了345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利潤也達到了10億美元。
不過,這種業績表現是“健康”的嗎?町田勝彥提到,他希望將50% 的產品對外銷售,但這一比例從未達到 20%。
隨着來自中國臺灣、韓國以及現在中國大陸的競爭趕上並超越夏普,夏普公司在液晶顯示器生產上的鉅額投資並沒有像最初預期的那樣得到回報。
堺市工廠
2007年,町田勝彥下臺,新社長片山幹雄上任。然而,町田勝彥保留了作爲董事長的影響力。兩人共同見證了導致公司陷入癱瘓的財務打擊。
2007年,夏普宣佈將在大阪府堺市建設一個新工廠。
堺市工廠耗資34億美元,預計幾乎與最新的龜山二期工廠一樣大——生產1,300萬塊32英寸等效面板,而龜山的產量爲2,000萬塊。
那麼,誰會購買所有這些新面板?夏普與先鋒、東芝以及最重要的索尼等日本電視製造商進行了接觸。
2008年2月,當時第二大液晶電視製造商索尼宣佈與夏普達成協議,索尼將持有堺市工廠(當時名爲夏普顯示器產品公司)33%的股權。
然而,夏普未能妥善處理其電視和顯示面板部門之間的關係。三星和蘋果也面臨同樣的問題,該公司的一個部門與另一個部門的客戶競爭。
索尼發現自己在夏普自己的AQUOS電視銷量之後排名第二,導致短缺和延誤,這讓其很惱火。
最終,索尼沒有完成33%的收購——它從未擁有超過7%的股份——並最終將其在合資企業的全部股份賣回給夏普。
夏普試圖將堺市工廠的較大面板出售給美國,但這些60英寸電視從未真正在美國流行起來。
巨大虧損出現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到來。夏普公司銷售銳減,虧損增加。2009年3月,夏普宣佈自1956年股票上市以來首次出現淨虧損。
管理層承認,他們在投資日本本土生產方面犯了一個錯誤。然而,他們仍然繼續投資夏普顯示產品(夏普顯示產品已更名爲Sakai Display),並將液晶顯示屏作爲其戰略的核心。
儘管電視業務部門持續惡化,但情況仍然如此。到2009年,夏普電視的市場份額僅爲6-7%,排名第五,而三星的市場份額爲18.8%,位居第三。
耗資30億美元的新堺工廠的運營利用率降至不足50%。由於無法在液晶面板供應和電視業務之間做出選擇,導致夏普在這兩個業務上都失敗了。
截至2012年3月的財年,夏普的銷售額較2008年下降了100億美元,淨虧損超過50億美元,公司險些陷入破產。
2012年3月,片山幹雄因糟糕的表現辭去夏普社長職務,讓位給奧田隆司。然而片山幹雄和町田勝彥通過擔任董事會成員的職位仍然具有影響力。
富士康介入
至此,富士康介入了夏普後續的發展。2012年,這家價值1500億美元的臺灣電子巨頭以約8.54億美元收購了夏普9.9%的股份。富士康同時還購買了Sakai Display更大的股份。
爲何富士康對夏普會感興趣?這是因爲富士康有一種“土地擴張”的商業模式,旨在接管客戶的整個製造供應鏈。
毫無疑問,電子組裝是一項利潤率極低的業務。而富士康通過規模經濟和供應網絡的垂直整合來擠壓利潤。
也就是說,富士康的客戶從富士康附屬公司採購的零部件越多,富士康獲得的利潤就越多。 對於手機等電子產品來說,最昂貴的組件往往是顯示屏。
三年前的2009年,富士康幫助臺灣羣創光電收購了另外兩家臺灣顯示器公司,打造了全球最大的TFT-LCD面板製造商之一。夏普產能和技術的加入將增強了這一整合戰略。
富士康確實要求建立更實質性的合作伙伴關係——甚至可能是收購。但夏普拒絕了這樣的合作,並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繼續虧損。
錯失轉型
町田勝彥主導了與富士康的投資談判。由於片山幹雄和奧田隆司仍然對公司有影響力,權力鬥爭的謠言在日本商業媒體上流傳。
隨着小米等新智能手機制造商成爲夏普中小型面板的大買家,奧田隆司裁掉了11,000個工作崗位。但該公司仍處於嚴重虧損狀態。
LCD市場的參與者仍然太多。2012年,索尼、東芝和日立將各自的LCD部門合併,成立了 Japan Display Inc(簡稱:JDI)。JDI和夏普競爭了幾年,給彼此都帶來了痛苦。
儘管夏普擁有所謂的技術實力,但它錯過了幾個關鍵的行業轉型,包括向LED背光LCD屏幕和OLED等新顯示技術的轉型。
2013年3月,該公司宣佈鉅額虧損50億美元,導致三位領導者和前領導者片山、町田和奧田全部離職。
此後,該公司再也沒有站穩腳跟。2013年,夏普和富士通開始失去對日本國內智能手機領域一度牢固的控制——這也許是他們在消費電子領域最後的希望。而蘋果公司一路領先,目前佔據主導市場份額。
接管
早在2013年的第一筆投資中,富士康就向夏普發出了更大規模投資的要約。
當時,夏普衰落了。
但到了2016年,在經歷了三年的艱難歲月之後,夏普終於接受了富士康的出價,以62億美元收購了66%的控股股權。然而,富士康在得知一系列新的金融負債後,將報價下調至38億美元。
其他幾位追求者也出現了,其中包括日本政府組織的追求者。然而,夏普的銀行債權人最終選擇站在富士康一邊。
夏普的收購是外國企業首次收購日本領先電子公司的事件:這也是一家擁有100年曆史的古老公司的悲慘結局。
收購後
富士康任命戴正吳爲新任首席執行官。他尋求削減成本,關閉各種不盈利的海外企業,裁減更多員工,並將生產遷出日本。
在戴正吳管理下的第一個完整年度中,夏普四年來首次實現盈利(儘管規模較小)。
戴正吳將公司重新定位爲像多年前那樣生產品牌電子產品。
同時,富士康還計劃重建夏普日漸衰落的半導體制造業務,其中包括一座130納米晶圓廠。
2022年2月,戴正吳退休,富士康新任首席執行官吳柏勳接任。他此前曾領導該公司的品牌產品部門。這是該公司未來發展方向的另一個跡象。
結論
實際上,夏普公司成爲消費電子巨頭並不一定是因爲它擁有最好的技術,而是因爲它利用技術在正確的時間生產了正確的產品。
儘管在液晶顯示器領域越陷越深,但夏普公司對其技術的優越性充滿信心。然而,事實證明,顯示面板是一個競爭殘酷、利潤率低的行業。而這項業務碾碎了百年夏普。
未來富士康將夏普帶向何方,以及這家百年企業如何恢復昔日的輝煌,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