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丨圍城如何才能變“樂城”
錢鍾書先生的《圍城》是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著名小說。其中最深入人心的一句話便是“圍城外的人想進去,圍城裡的人想出來。”書中的故事畢竟發生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一百年以後,早已時過境遷、物是人非。對如今很多年輕人而言,“圍城外的人不想進去,圍城裡的人一不爽就出來了”。
對我來說,值得畢生探索和研究的命題是“如何不隨便進入圍城,進入以後如何將圍城變成樂城”?因爲一旦圍城成了樂城,我們不僅不會想出來,而且樂城可以提升我們的生命質量,讓我們體驗到更多人生的樂趣。
首先說說不隨便進入圍城。也許不少未婚人士會說,我怎麼可能隨便結婚?一定是要等到遇到非常相愛、適合的人才會結婚,甚至以當下流行的觀點,“我經濟獨立,不依靠任何人,如果不是靈魂伴侶,我爲什麼要跟他/她結婚?”這些想法固然一點沒錯,但是成就婚姻除了愛,還有很多所謂機緣巧合的“緣分”。不論信不信,確實很多真愛的人未必可以最後走到一起,而最後成一家的人也許並沒有那麼刻骨銘心的愛。
“不隨便進入圍城”意味着在婚前多問自己,“我爲什麼要結婚”?戀愛後除了要多瞭解對方,也要不斷了解自己。因爲一個人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需要怎樣的另一半,在婚姻中希望獲得哪些滿足,不能接受的底線是什麼,對自己的認識越真實、越透徹,婚姻纔會越幸福。婚前通過一段時間深度接觸,體驗彼此是否適合、是否有共同的價值觀、是否有能力長久共同生活?如果答案都是yes,那麼這個婚姻大概率可以成就。
但是婚姻之所以被稱爲“圍城”,實在是充滿了很多法律、社會、文化等多種因素交織又無法靠某一規範可以約束的東西。其複雜性遠超工作和一般的人際交往。這就是爲什麼很多人進入婚姻都會感到它成了“圍城”,成了困住自己的事物。
沒有一對夫妻是沒有矛盾的,沒有一樁婚姻是完美的。面對着一個來自陌生世界的沒有血緣,只是憑藉初期的荷爾蒙相吸在一起的人,如何去應對和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確實是極大的挑戰。畢竟任何一個人都有情緒,有弱點,有大智慧的忍耐、包容,無限去愛一個人的人幾乎不存在,或極少,或需要不斷修煉。
那麼婚姻如何得以維繫?就此而言,“如何將圍城變成樂城”就是比慎重進入圍城更困難艱鉅的事情。
進入圍城以後,油鹽醬醋、鍋碗瓢盆逐漸把早期愛戀的“初心”磨蝕,更多問題隨着孩子的出生而來。對當下的年輕人而言,多數是獨生子女或備受父母寵愛嬌慣的一代,很少能吃苦,也沒有體驗過什麼是苦,由此也更難萌發和培養堅韌的精神、對撫育孩子的責任心和長期付出的行動力。一旦父母插足育兒,矛盾油然而生,但是不依靠父母自己既無能力也無時間。這是中國社會的巨大困境,也是當下年輕人的無奈。
圍城固然問題多多,但是依然有方法可以將其改造成樂城,而這一轉變實現的關鍵就是兩人對待婚姻的態度和處理問題的方法。注意,一定是兩人,而不是單方面的努力。
首先,是儘量尊重對方的生活習慣,或在“不同”中達成一定的共識。面對婚姻中的矛盾糾紛,不論是男是女,都應當學習大氣和忍耐,並且懂得真誠地道歉。而另一方也要學習控制情緒,樂於接納對方的道歉,並且通過真誠交流,明確告知對方自己不能接受的或者會讓自己憤怒的點在哪裡,對方要認真聆聽,並虛心接納,在未來的生活中儘可能避免和改善。但是,需要有一方先主動道歉,這位就是家裡的主導和更有智慧的人。
其次,在家庭事務和育兒等問題上,出現不同的意見非常普遍也很正常,關鍵在於溝通的方式。而影響溝通方式的重要因素就是情緒和語言。因此,樂城中不要出現辱罵、詆譭等言語,更不能出現家暴、冷暴力等行爲。只要有一方能懂得控制情緒並且引導對方從負面感受中儘快走出來,事件本身對婚姻的衝擊可以達到最小。
最後,要學會感恩。即便是父母都不是無限可以爲自己付出的,要多看到對方的好,學會回報和感謝。人與人總是相互的,夫妻之間更是如此,學習並樂意做一些打動對方的好事,讓對方感受到太太/先生的愛和善意,那麼對方也會更多倍的回報和付出,樂城中的生活也就有更多的驚喜和歡樂。
當然,婚姻的複雜度是難以預料的,但不管如何,我們在進入前應當有所準備,正如證婚詞說的那樣:無論是富貴,還是貧窮;無論是健康,還是病痛,我們要一生一世,彼此相愛,忠貞不渝!不管選擇結婚還是不結婚,最重要是自己過得快樂、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