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度縮量續作MLF 業內:短期降準、降息難落地 LPR報價或逐漸與MLF利率“脫鉤”

財聯社7月15日訊 (記者 曹韻儀)今日,央行進行1000億元MLF操作,利率持平2.5%。因本月有1030億元1年期MLF到期,7月MLF延續“縮量平價”續作。

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考慮到銀行淨息差壓力及兼顧內外均衡,短期內調降MLF利率的門檻不低。值得注意的是,未來伴隨基礎貨幣的投放方式發生變化,MLF的存量會逐步下降,其作爲中期政策利率的色彩也將淡化。業內認爲,MLF利率與LPR之間的“脫鉤性”也正逐漸顯現,二者不同步性加大。後續LPR報價本身也不必然需要掛鉤或參考MLF利率。

資金面維持穩健寬鬆 短期內MLF利率難下調

爲對衝稅期高峰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290億元逆回購操作。此外,開展1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充分滿足金融機構需求。7天逆回購和1年期MLF利率分別維持1.8%和2.5%不變。

Wind數據顯示,今日20億元逆回購到期,本月共有1030億元MLF到期,7月MLF延續“縮量平價”續作。央行在今年3月起連續兩個月的MLF操作中開始淨回籠資金,5月持平,6月和7月連續縮量。

從資金面來看,當前,在信用擴張放緩、非銀資金充裕、地方債發行相對平穩等因素影響下,資金面始終維持寬鬆狀態,這也是削弱MLF資金需求的最大原因。“ 目前中長期限資金相對市場需求偏鬆,市場利率相對低,削弱了MLF資金吸引力。同時,從經濟保持復甦態勢來看,目前考慮到銀行淨息差壓力及兼顧內外均衡,短期調降MLF利率門檻不低。”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截至上週五收盤,從回購利率表現看,DR007加權平均利率上升至1.8047%,高於政策利率水平。上交所1天國債逆回購利率(GC001)上升至1.789%。由於央行推出臨時隔夜正、逆回購操作的利率分別爲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減點20bp和加點50bp,這也使得市場預期1.6%或爲隔夜資金利率的隱形下界。因此整體而言,在央行的引導下,資金面維持寬鬆且穩定的狀態。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由於7月是繳稅大月,資金面或有波動。爲此,央行15日進行1290億元逆回購操作,通過短端資金注入流動性。後續如果資金面波動過大,央行也可能開展臨時逆回購操作平抑資金波動,預計波動幅度將小於往年同期。

目前,作爲中期政策利率的1年期MLF利率連續11個月保持不變。溫彬指出,目前調降政策利率面臨商業銀行淨息差和人民幣匯率的內外部雙重約束。金融機構對MLF的需求不高,也使得其沒有加量續作的必要。未來應對“脫媒”,可以給商業銀行更多的NCD和金融債額度,讓其做主動負債管理。

短期降息難以落地 三季度或開啓降準可能性

周茂華認爲,從目前內外經濟形勢及平衡政策等目標看,年內調降MLF利率前景仍不清晰,需要經濟數據指引。此外,央行在爲債券市場糾偏,避免資源配置扭曲與防範潛在風險。這也將制約短期政策利率調整空間。

“從目前經濟內外環境看,央行加碼政策迫切性有限。預計央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配合積極財政實施。實施好此前出臺金融支持政策,充分釋放政策效果。”周茂華認爲,具體工具方面,降準、結構工具優先於價格工具。綜合考慮配合積極財政政策,緩解銀行淨息差壓力,增強銀行信貸擴張能力,不排除央行擇機降準。

當前,銀行業淨息差的壓力不可忽視。溫彬指出,二季度雖在禁止“手工補息”逐步落地的影響下,銀行負債端成本有所改善,但資產荒和貸款利率延續下行環境下,息差依舊承壓。若繼續降息,資產端的下行壓力會相對更大,而息差下行造成的營收和利潤缺口,會影響銀行的資本補充能力。

從外部來看,美聯儲9月開啓降息的概率大幅提升,但不確定性仍強。且即使開啓降息後,也會維持高利率在較長的時間。在此背景下,海外貨幣政策對國內寬鬆的制約依然較大。

不過溫彬認爲,儘管短期降準、降息難以兌現,但年內或仍存落地空間。“三季度政府債發行節奏將明顯加快,11-12月因國債到期量較低,流動性壓力相對變大,同時考慮到四季度MLF到期量最高,屆時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可能實施降準,以呵護流動性和緩解央行續作MLF的壓力。”

LPR報價或迎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LPR醞釀改革的聲音引發市場關注,MLF至LPR的傳導路徑機制可能有所弱化,LPR或與金融市場利率掛鉤。

華泰固收指出,近兩年企業融資需求持續偏弱,銀行貸款供給較多,貸款利率逐年走低,倒逼存款利率也在下行,但MLF在匯率等外部約束下少見調整。甚至LPR對貸款的調控作用也在弱化,今年517新政之後,5年期LPR正式與房貸利率脫鉤。因此可以說,MLF-LPR機制基本已經淡出使用,這也推動了利率調控機制轉型。

溫彬指出,短期市場利率圍繞政策利率爲中樞波動,政策利率的引導效果較好,而作爲中期政策利率的MLF利率時常與同期限市場利率走勢出現一定偏差。MLF利率與LPR之間的“脫鉤性”也正逐漸顯現,二者不同步性加大。

“在此背景下,央行開始聚焦於管好短端利率(如7天逆回購利率),中期利率推動主要由市場決定。通過逐步淡化MLF利率的政策色彩,進而理順各項貨幣政策工具由短及長的利率傳導機制,成爲下階段健全利率市場化調控機制的重要方向。”溫彬表示。

業內指出,考慮到現階段MLF“量多價高”,要淡化其政策利率地位,首先需要把MLF的量降下來。過去央行通過MLF等來釋放流動性,投放基礎貨幣,未來可能主要通過降準或者央行購買國債來實現基礎貨幣投放。

溫彬認爲,後續LPR報價本身也不必然需要掛鉤或參考MLF利率,未來“降息”操作或將是“7天期逆回購利率→LPR報價+債券利率”。而當經濟運行壓力加大,市場化信貸需求過度萎縮,需要以價的下行來平衡量的擴張時,LPR也可能單獨下調,下半年或會有此時間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