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目前存貸款利率已基本實現市場化定價

(原標題:2024年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專欄 | ①建立健全由市場供求決定的存貸款利率形成機制)

存貸款利率形成機制是貨幣政策傳導的重要環節。改革開放後我國開始探索利率市場化,到20世紀90年代逐步明確利率市場化改革目標與路徑,建立健全由市場供求決定的存貸款利率形成機制,金融機構存貸款定價權限不斷擴大,中央銀行通過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市場利率。目前,存貸款利率已基本實現市場化定價。

歷史上,存貸款基準利率曾經是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1978年以前,我國實行高度集中的利率管理體制,各類存貸款利率均由政府直接決定。改革開放後,逐步下放利率定價權限。1984年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後,根據宏觀經濟形勢和貨幣政策調控需要,多次調整各品種、期限存貸款基準利率。與此同時,人民銀行持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不斷擴大利率浮動區間,2004年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直至2013年放開貸款利率管制,2015年放開存款利率管制。在此過程中,中央銀行利率調控模式也逐步向市場化的利率調控機制過渡,不再直接調控存貸款利率,而是運用貨幣政策工具間接引導市場利率。2015年10月以來,存貸款基準利率未再調整,實際上已逐步淡出。

目前,存款利率已主要由金融機構自主調整,輔之以行業自律來保障理性有序競爭。2013年9月,人民銀行在逐步放鬆利率管制的同時,借鑑成熟市場利率市場化改革經驗,指導建立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以行業自律的方式維護市場競爭秩序,保障利率市場化改革有序推進。由於存款同質化高,競爭存款主要靠價格,爲避免無序惡性競爭,目前仍通過行業自律的方式對銀行存款利率進行上限管理。金融機構可在自律上限範圍內自主確定存款利率。2022年4月,人民銀行指導利率自律機制建立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幫助金融機構和市場更加適應和習慣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截至2024年7月末,大型銀行已5次主動下調存款利率。

貸款利率由金融機構自主確定,並形成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作爲浮動利率貸款的主要定價基準。2013年10月,我國參考美國、日本等主要經濟體做法,創設了LPR(當時稱之爲貸款基礎利率),但LPR長期與貸款基準利率同向同幅變動,無法及時反映市場利率變化。爲疏通利率傳導機制,2019年8月,人民銀行深化LPR改革。新的LPR由20家報價行根據本行實際發放的最優質客戶貸款利率自主報價,取平均數後每月發佈一次。目前對客戶實際執行的貸款利率由金融機構自主確定,其中,浮動利率貸款大多參考LPR約定重定價規則。房貸利率方面,2013年人民銀行取消貸款利率下限時,考慮到當時房地產市場過熱,暫時保留了個人房貸利率下限並作爲調控工具使用,爲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2024年5月17日,爲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人民銀行取消全國層面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絕大多數城市均已取消當地首套和二套房貸利率下限,金融機構可自主確定對客戶的個人住房貸款利率。至此,商業貸款利率已實現市場化,金融機構可根據經營需要自主確定存貸款利率,並保持合理存貸利差。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立足服務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持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破除不適應的限制競爭政策,督促指導金融機構提升市場化定價能力,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同時,落實完善宏觀調控制度體系要求,健全市場化利率調控機制,更好發揮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作用,規範市場競爭行爲,維護好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