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作答金融“大膽”賦能科技創新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龐成 廣州報道

晶圓加工、氧化、光刻、檢測……日前,在廣東中科半導體微納製造技術研究院(下稱“廣東微納院”)的半導體微納加工中試平臺上,一批“芯”產品正在進行中試,等待蛻變。

所謂“中試”,即中間試驗,是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必經之路,更是科研成果跨越“死亡谷”的關鍵一躍。一般來說,科研成果只要通過中試驗證,就表明其成熟度已達到產業化水平。反之,一旦中試結果未達預期,則意味着前期投入或將“一場空”。

事實上,這是科技創新過程中,多數中小科創主體“不可承受之重”,也是銀行金融機構望而卻步的“難言之隱”。

誠然,將金融資源投入科創領域面臨着不可預測的風險,但點亮“科技樹”離不開金融護航。特別是在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背景下,如何推動金融“大膽”賦能科技創新,成爲2024年的重要工作。

廣東是經濟大省,亦是科技大省。2024年以來,圍繞“科技強省”建設,廣東金融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同向發力,嘗試尋找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廣東答案”。

如何讓銀行更懂科創企業

“看不懂”“摸不準”科技型企業,是銀行金融機構在服務科創領域時面對的首要難題。

針對這一痛點,廣東探索實現“前端工具引導、中端模型適配、後端風補兜底”的特色模式,加強銀行對科技型企業金融服務的支持。

據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副行長林平介紹,“前端工具引導”是指該行創新“粵科融”等貨幣政策工具運用模式。

“粵科融”創設於2023年年底,通過實施“名單制”管理,將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等科技小微企業,全部納入專項額度支持範圍,並通過“粵信融”平臺,將企業名單推送至銀行機構,實現精準對接。同時,引導金融機構運用“粵科融”支小再貸款專項額度發放的貸款利率更加優惠,促進企業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此外,推動地方政府部門建立地方稅務、市場監管、產業發展等部門間數據共享機制,打造科技型企業評估系統,爲企業建立企業畫像,並指導銀行機構探索設立‘評級貸’‘信用分掛鉤貸’‘科創分掛鉤貸’等信用貸款融資產品,緩解中端融資適配瓶頸。”林平說。

例如,中信銀行廣州分行推出“再貸款+投貸聯動積分卡”模式,該模式打破重歷史、重財務、重抵押的傳統授信邏輯,通過對企業研學能力、知識產權、科技資質等科創指標賦分,並視得分給予企業授信額度,今年6月,成功爲廣州某生物醫藥企業發放首筆純信用貸款。中國銀行佛山分行則創新推出“中試貸”服務模式,針對前述的廣東微納院芯片中試線項目,批覆4億元授信額度,期限長達12年,極大解決了其前期資金壓力。

此外,在“後端兜底缺口”環節則是通過先代償後補償、靈活調整財政補償比例等方式與銀行共擔科技信貸風險,建立起符合科技信貸風險補償金使用規律的績效評價制度,構建“政府+銀行+擔保”風險共擔機制。

數據顯示,在上述政策出臺不到半年時間,廣東已累計投放“粵科融”支小再貸款60億元,支持銀行發放的優惠貸款中超七成爲信用或保證類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約4.1%,惠及科技創新型企業1600餘家。

如何讓國資創投更“大膽”更“耐心”

除信貸資金外,讓創投風投等更多耐心資本與科技創新“牽手”,已成各方共識。

在以政府引導基金爲代表的地方國資已是風投行業“主力軍”背景下,廣東已逐步形成“部-省-市-區”多級聯動的多層次政府引導基金體系。目前,國投(廣東)科技成果轉化創業投資基金等國家級科創基金已相繼落地。廣東省創新創業基金等省級引導基金與多個技術源頭單位及各地市政府部門開展產業科技合作,設立科技產業基金。此外,年內,廣州、深圳、佛山等地相繼組建多個千億元級創新產業基金集羣,助力地方優勢產業發展。

除了不斷加碼佈局,讓國資大膽“施展拳腳”亦是關鍵。2024年,廣東率先拉開國資創投考覈機制變革大幕。《廣東省科技創新條例》明確提出,對國有天使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的考覈中“不以國有資本保值增值作爲主要考覈指標”;10月,深圳發佈《深圳市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公開徵求意見稿)》,首次在全國範圍內提出要發展“大膽資本”。

業內人士指出,系列舉措直面國資創投風投“不敢投、不願投、不會投”背後的考覈機制問題、專業能力問題,令行業期待。“廣東的積極探索將給國資創投和市場化投資機構進一步鬆綁,有利於提高市場化投資機構的主觀能動性。”廣東省創業投資協會秘書長肖飛向記者表示。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新設或在管的政府引導基金延長存續期,形成與科技型企業全生命週期融資需求更加匹配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體系。例如,2023年底註冊成立的廣東省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股權投資基金二期,註冊資本110.01億元,存續期長達17年。12月深圳市福田區政府全資設立的政策性產業引導基金福田引導基金髮文,支持延長在管子基金存續期2年,成爲全國首例。

另一方面,除政府引導基金外,今年以來,保險、銀行系“長錢”在股權投資市場的活躍度亦不斷提升。9月24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宣佈,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範圍由上海擴大至北京、深圳等18個城市。在政策落地不到一個月後,五大AIC、五大國有銀行在穗分支機構與粵科母基金等12家投資機構簽約設立股權投資基金的意向合作,多個項目首期擬投平均10億元資金規模,重點投向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與新能源汽車等廣東省、廣州市戰略性新興科技產業。

如何啃下科技保險“硬骨頭”

一項新技術、新產品創新從實驗室到生產線,需要跨越從實驗室研發、小試到中試的關鍵關卡。科技保險如何發揮作用,爲各類的研發主體量身定製“定心丸”,亦備受矚目。

今年10月—12月,在廣東省科學技術廳的指導下,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聯合廣東主要財產險公司,發起廣東科技保險發展專題調研活動。在調研中,廣東智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郝思佳拋出疑問,“早期藥物研發的不確定性非常高,科技保險能保什麼?我們需要拿出多大比例的研發資金去交保費?最終保險又能反饋給我們什麼?”

這也道出了當前科技保險需求側的現狀:對科技保險認知不足、供給與需求之間的不匹配。國內科技保險發展始於2006年,經歷了從試點產品到全面鋪開的過程。如今,科技保險產品已覆蓋了包括研發、成果轉化以及市場推廣等科技項目各生命週期。

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儘管目前科技保險種類豐富,但大部分產品是將傳統的財產保險和責任保險等產品“套”到科技企業上,並未打到科技企業心坎上。“保險機構在真正深入爲科技研發活動提供全生命週期風險保障方面,仍然面臨着不小的挑戰。”某機構科技保險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業內普遍認爲,挑戰在於科技行業數據可獲得性較低,可能令保險行業所仰賴的大數法則面臨失效。此外,由於科技保險的創新、經營往往需要較長週期,難以在短期內實現盈利,這也削弱了部分險企開展科技保險業務的意願與動力。

對此,廣東保險行業嘗試邁入科技保險的“深水區”,啃行業“硬骨頭”。針對科技保險缺風險定價數據等問題,科技主管部門牽頭推動保險機構與實驗室、大科學裝置等科技活動主體的合作,共同收集風險數據,建立科技風險數據庫;同時,創新引入“技術就緒度”等成熟標準,提高保險產品定價和風險量化的準確性。

此外,今年以來,廣東科技部門還通過與金融監管部門加強合作,圍繞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生物醫藥、商業航天等廣東着力佈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共同引導保險業出臺8款科技保險示範條款,目前,正以“成熟一批、推出一批”的模式陸續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