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鋰都”直擊:碳酸鋰市場持續“磨底”
一年多來,碳酸鋰價格上演了一番過山車式的走勢,從2022年60萬元/噸的高點,下挫至2024年9.7萬元/噸的低點。“減產”“停工”“行情不好”……成爲宜春這座被稱爲“亞洲鋰都”城市大街小巷熱議的話題。
近期,中國證券報記者實地調研宜春多家碳酸鋰生產企業發現,碳酸鋰價格大幅下跌,相關企業受到嚴重影響,減產、停產情況頻現。2024年,供大於求的局面料難以改變,行業“磨底”之路將延續。從長遠看,爲規避市場風險,企業應加大力度獲取資源,同時通過多種方式構建完整產業鏈,提高抵禦市場波動風險的能力。
企業減產停產
“2022年碳酸鋰價格好的時候,這條途經宜春的220國道上拉貨的卡車經常堵車。現在,稀稀拉拉半天過去一輛,還多是外地過路車。”當地網約車司機龍師傅指着一輛疾馳而過的大貨車告訴記者。
宜春市新坊鎮花橋村是當地鋰雲母選礦廠最爲集中區域,在長約1公里的桃花段公路兩旁坐落大大小小10多家選礦廠。
碳酸鋰價格急速下跌,對這些處於加工環節的小型選礦廠影響嚴重。記者實地走訪發現,目前僅有2-3家企業開着門,其餘都是大門緊閉。在一家名爲新坊石粉廠的廠房內,設備上落了厚厚的一層灰。“停了,都停了,沒啥看的。”看門的師傅指着堆放的鋰輝石和鋰雲母石說,“這些礦石還是從非洲運來的,已經堆放好幾個月了。”
“新坊鎮做代工選礦的企業有10多家,很多都停產了,因爲一生產就虧本。有的企業2022年才建廠,2023年就開始變賣設備。鋰鹽價格一直下跌,加工企業都不敢買礦了,不少做這行的都倒閉了。”新坊鎮一家選礦廠老闆告訴記者,自己的廠子現在只是勉強維持生產。
事實上,從鋰礦、鋰鹽加工生產到貿易端,產業鏈衆多企業在此輪碳酸鋰價格下探中受到重創。
“2023年,碳酸鋰市場大幅波動,遠超我們的想象。原來覺得應該在每噸15萬元-20萬元區間波動,沒想到直接掉到每噸10萬元附近。”鋰電材料回收企業江西賽酷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迎春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2023年以來,碳酸鋰價格由年初51萬元/噸跌至4月份18萬元/噸,然後反彈至6月末的30萬元/噸附近。不過,7月碳酸鋰期貨上市後,現貨市場價格再次一路下跌。進入2024年,碳酸鋰價格延續下跌走勢,一路跌至此輪下行低點9.7萬元/噸。進入3月後開始小幅反彈,截至2024年4月12日,現貨價格爲11.25萬元/噸;碳酸鋰期貨2404合約爲11.16萬元/噸,自上市以來跌幅達55%。
鋰鹽生產成本倒掛顯現。“在單純貿易模式下,鋰鹽廠維持正常經營大概需要10%毛利率。現在從礦端買資源,生產的產品難以覆蓋成本。”志存鋰業常務副總經理李智恆說,“外購鋰雲母礦的企業比較難受。”
不少鋰鹽廠選擇減產、停產,應對價格下跌帶來的經營壓力。
中國證券報記者來到位於宜春市彬江鎮的江特電機子公司宜春銀鋰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宜春銀鋰新能源”),廠房外可以清晰聽到轟鳴的作業聲。“目前,這裡的產線生產基本正常,每天上班還是12小時;但二期那邊部分部門上班時長由12小時縮短到8小時。”宜春銀鋰新能源的員工告訴記者。
另一家碳酸鋰生產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23年四季度,公司的碳酸鋰產量相比二三季度減產超三分之一。”
有的小型碳酸鋰生產企業選擇停產。王迎春表示,碳酸鋰價格接近甚至低於大部分雲母提鋰企業的綜合成本,加工生產企業做得越多虧得越多。
部分碳酸鋰生產企業頂着虧本壓力維持正常生產。“老是停產,員工隊伍就散了,因此一些加工企業在儘量不虧或者少虧的情況下維持生產,保證員工有飯吃。”王迎春說。
部分貿易商產品積壓嚴重,虧損明顯。從事非洲鋰輝石貿易的進口商齊文向記者表示,“公司倉庫裡的貨都是碳酸鋰價格30萬/噸的時候運回來的,2023年7月以來一直囤着,要是按現在的行情賣虧太多,乾脆不賣了。”
王迎春表示,現在廈門、上海、廣州、山東的港口堆積不少從海外運來的鋰礦石。“國外礦石運回國內需要1.5-2個月,行情下跌使得貨邊運邊貶值,很多貿易商虧損嚴重。”
發力儲能賽道
鋰鹽價格暴漲暴跌,讓身處其中的從業者猶如坐了一次過山車。
2022年11月份碳酸鋰價格上漲至60萬元/噸的高點,當時鋰鹽廠商賺得盆滿鉢滿,被稱爲“鋰礦雙雄”的天齊鋰業和贛鋒鋰業更是一馬當先。2022年,贛鋒鋰業歸母淨利潤爲205億元,同比增長292%;天齊鋰業實現歸母淨利潤241.25億元,同比增長1060.47%。
2023年,碳酸鋰價格急速下挫,相關公司經營業績大幅下滑。
Wind數據顯示,在18家鋰礦上市公司中,7家已經披露2023年年報,歸母淨利潤均大幅下滑。贛鋒鋰業和天齊鋰業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下滑75.87%、69.75%。天力鋰能表示,2023年主要原材料碳酸鋰價格大幅下跌,尤其是四季度碳酸鋰價格進一步下跌,存貨跌價準備計提金額較大,導致公司虧損加大,預計2023年淨虧損3.5億元至5億元。
贛鋒鋰業2023年存貨金額高達80多億元。其中,原材料28.75億元,庫存商品30.09億元,自制半成品2.16億元。
目前,鋰資源主要應用於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兩大領域,佔比合計約70%。這兩個領域的需求變化將主導未來鋰價走向。
從新能源汽車市場看,增速放緩已成爲行業共識。EVTank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465.3萬輛,同比增長35.4%,EVTank預計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830萬輛,同比增速約25%。中汽協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爲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銷量在全球佔比已超過60%,且滲透率超過30%。隨着滲透率不斷提升,增速放緩將成爲趨勢。
同時,混合動力車型銷量表現優於純電車型。而混合動力車型電池容量相對更小,相應會減少碳酸鋰需求。中汽協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插電式混合動力新能源車實現銷量280.4萬輛,同比增長84.7%;純電動車實現銷量668.5萬輛,同比增長24.6%。
某碳酸鋰企業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着前期產能投產,碳酸鋰供給不斷增加,而下游需求跟不上,鋰電池兩大應用場景新能源車和儲能均出現增速放緩。
中汽協預計,2024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1150萬輛,同比增長20%,增速將進一步放緩。業內人士認爲,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發展的階段已經過去。
在此背景下,儲能成爲鋰電池企業發力的重要賽道。專家介紹,儲能目前是鋰下游第二大需求產業,2023年佔比約15%,預計2024年佔比將提升至29%。長期看,儲能有望成爲帶動鋰需求提升的重要引擎。
據高工產研儲能研究所(GGII)調研數據,2023年全球儲能鋰電池出貨225GWh,同比增長50%。其中,中國儲能鋰電池出貨206GWh,同比增長58%。國內企業出貨在全球佔比由2022年的86.7%提升至2023年的91.6%。我國儲能電池“出海”顯示出強大的競爭力。
真鋰研究創始人墨柯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着全球新能源併網規模擴大,與之配套的儲能需求不斷提升,2023年全球儲能裝機規模快速增長,但儲能電池產能增長比需求更快。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儲能系統集成商現有產能232GWh,規劃總產能超845GWh。相比之下,GGII統計2023年中國儲能鋰電池出貨206GWh。其中,第三季度儲能鋰電池產能利用率普遍低於50%。
在此背景下,鋰電產業鏈企業投資更爲謹慎。據高工鋰電產業研究院不完全統計,2023年,我國鋰電池及四大主材(不含銅箔、結構件等輔材)共有137個新增規劃項目,較2022年減少近一半。按公佈投資金額的122個項目統計,2023年我國鋰電產業計劃投資總額約7500億元,較2022年下降超46%。
多措並舉應對
“當前,預計超四成鋰鹽生產企業虧損,宜春接近一半碳酸鋰生產企業停產。同時,上游企業開採動力不足。”某鋰礦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根據安泰科的數據,2023年全球鋰資源開發量約105萬噸LCE(碳酸鋰當量),同比增長40%。其中,澳洲產量38萬噸,佔比36.2%;南美鹽湖產量26萬噸,佔比24.8%;中國產量23萬噸,佔比21.9%;非洲產量5萬噸LCE,佔比4.7%。
目前,澳礦成本處於全球領先水平,大部分項目2024年仍會正常運轉,提供穩定供應。而南美鹽湖新增項目具備較大潛力,增量更多來自於阿根廷。同時,非洲有望成爲鋰礦擴張主賽場,2024年對供需平衡將產生較大影響。安泰科預計,2024年全球鋰資源增量35萬噸LCE,高於當年消費增量。因此,2024年碳酸鋰供過於求大概率將延續。
記者調研瞭解到,近期澳洲鋰礦企業通過減產、停產等方式“挺價”,此舉或爲鋰價企穩帶來一定支撐。
華鑫證券認爲,低迷的鋰價會導致新礦開採速度減緩,並衝擊成本相對較高的在產礦,全球鋰礦供應增速或開啓下降通道。2024年鋰鹽供給過剩預期已成行業共識。下游需求疲軟疊加供應過剩,供大於求的局面短期或難以改變。
事實上,已有多個鋰礦項目叫停。中礦資源2023年7月21日發佈公告,公司擬出資2000萬美元取得URT鋰礦項目51%權益事宜未與相關各方達成最終共識,決定終止。天齊鋰業控股子公司終止收購澳大利亞ESS100%股權;協鑫能科解除了與Zim-ThaiTantalum津巴布韋合作開發鋰資源的協議。此外,正極材料企業寒銳鈷業2023年12月終止了兩個鋰電項目。
2024年1月5日,澳洲鋰礦生產商CoreLithium宣佈,爲應對持續下行的鋰礦價格,公司將暫停旗下Finniss鋰項目的採礦作業。CoreLithium設計產能爲17.3萬噸/年,於2023年2月產出首批鋰精礦。公開資料顯示,澳洲是全球鋰礦和中國鋰礦的主要供給地,佔比分別爲47%和55%。
多位鋰鹽企業負責人表示,隨着碳酸鋰價格下跌,高成本產能出清,有利於助推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一方面,碳酸鋰價格過高,會抑制下游需求,價格回落對於下游需求會帶來比較大的刺激;另一方面,前期碳酸鋰價格過高,導致各種投資者涌入,行業表面上看起來欣欣向榮,實際上隱藏很多危機。碳酸鋰價格下滑,會限制高成本的鋰開發。”
碳酸鋰價格維持在什麼區間才合理?李良彬表示,“上下游都應該有合理的利潤空間,具體取決於成本曲線和需求情況。”
成都新材料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鬍書春建議,針對碳酸鋰價格的強波動特性,應加強政策調控,減弱和縮短波動週期,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部分鋰礦商更改包銷定價方式,以降低風險。1月29日,澳大利亞鋰礦商IGO發佈公告稱,公司與天齊鋰業、雅保共同擁有的全球最大鋰礦山Greenbushes,其長協包銷定價模式發生更改,將採用發貨月上一月的鋰鹽均價(M-1)來結算。之前的結算方式爲採用上一個季度的鋰鹽均價來計算。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常委、副會長兼新聞發言人陳學森表示,碳酸鋰市場目前處於供需雙弱格局,爲應對價格大幅下降,鋰鹽企業可根據自身成本情況,通過安排設備檢修或減產的方式實施彈性生產,動態調節碳酸鋰產品產量,合理減少鋰鹽庫存;在銷售方面,鋰鹽企業應以長協訂單爲主。從長遠看,爲規避市場風險,企業應加大投入勘探及獲取資源,同時通過多種方式構建完整產業鏈,提高抵禦市場波動風險能力。
中信證券認爲,由於澳洲鋰礦生產成本的系統性擡升以及企業靈活的產銷策略,本輪澳礦減停產規模不排除進一步擴大的可能。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