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 將黨的創新理論持續融入思政課建設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等方面系統部署改革,加強對改革整體謀劃、系統集成,明確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總體要求。積極推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有助於青年人才正確理解和把握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切實做到將這次全會精神入腦、入心、入行。

將全會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價值意蘊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任務是推進青年學生的政治認同、鑄牢青年學生的信仰基石,這是關係到我們黨和國家偉大事業後繼有人的關鍵問題。青年學生確立堅定信仰、堅守理想信念的邏輯起點是具有科學正確的理論認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擘畫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時代藍圖,具有繼往開來的里程碑意義,全會報告不僅是政治文本,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文本,富有馬克思主義的真理魅力、實踐魅力和品格魅力。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融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是增強青年學生政治認同、築牢信仰基石、推動新時代青年人成長成才的客觀需求。

政治性、學理性是高校思政課教學的重要屬性,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是推動新時代思政課高質量發展的實踐需求。全會報告堅持實事求是、堅持守正創新、緊扣中心任務、總結歷史經驗、堅持正確方向、注重系統集成,深刻闡述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以及全面深化改革與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關係,是新徵程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高校思政課教學既強調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系統全面的闡釋,也強調培養熟練運用理論對紛繁複雜的社會現象進行思考探究的能力。將這次全會重大理論成果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對於培養學生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度認識以及運用理論對紛繁複雜的社會現象進行理性思考和邏輯探究的能力,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將全會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主要內容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的主要內容,體現在:“要聚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聚焦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聚焦建設美麗中國,聚焦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聚焦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長期執政能力,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

聚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思政課教學要從學理、哲理層面深入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成就,闡釋中國成爲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背後的制度密碼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以習近平經濟思想爲指導,堅持和落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爲牽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有爲政府”和“有效市場”的作用,構建支持全面創新的體制機制,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立足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階段,需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國內統一大市場,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設開放型、創新型、聯動型、包容型、共享型的世界經濟。青年學生要在“兩個大局”同步交織中,以習近平經濟思想爲指導,深刻把握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時代價值和世界意義。

聚焦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三者相輔相成,構成一個有機統一體。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既蘊含了世界民主政治發展實踐的一般規律,又立足中國國情,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民主政治思想,有利於推動人民當家作主制度更加健全、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對人類政治文明發展作出了重要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作出了中國貢獻。將“聚焦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有利於青年學生系統把握其科學內涵,增強對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自信。

聚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全面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根本保障。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必須弘揚革命文化,必須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着力激發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的內在活力,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的世界影響力,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觀,推動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將聚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有利於青年學生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爲指導,堅定文化自信。

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思想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的理論基礎,爲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提高中國社會治理水平提供了理論前提。完善收入分配製度、完善就業優先政策、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增強基本公共服務均衡性和可及性,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重要舉措,有利於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和手段,有效構建新安全格局,有利於人民增強安全感和歸屬感。將“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融入思政課教學,有利於青年學生增強做中國人的幸福感、安全感、自豪感。

聚焦建設美麗中國。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在進一步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堅持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思想,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爲指導,是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行動指南。加強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領導,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爲人民的自覺行動和生活方式,爲全球生態治理和建立美麗世界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因此,將“建設美麗中國”融入高校思政課是必要之舉。

聚焦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長期執政能力。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和最大優勢,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對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要求更高,因此要更加聚焦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長期執政能力建設。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爲指導,堅持黨中央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重要內容之一,對於青年人才堅定對黨的領導的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將全會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實現路徑

以問題爲導向,有針對性地融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國際社會詭譎多變,多元化信息潮流衝擊着青年學生的思想與認識。在此情況下,他們往往產生關於世界與中國的認知疑問和困惑。緊緊抓住問題導向,以青年學生羣體關注的國際國內問題爲切入點,在理論與現實間搭建互聯互通的橋樑,積極引導學生深度認識理論和實踐問題。通過以問題爲導向,有針對性地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融入青年學生思政課教學,幫助學生在解答自身疑惑的基礎上真正理解這次全會精神的重大意義。

以熱點爲導向,有深度地融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吸引了全球目光,在全社會引發了熱烈反響。以熱點爲導向,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有助於充分激發青年學生對國家事、身邊事的參與主動性,引導學生主動理解和把握這次全會精神。以熱點爲導向的深度融入,不僅能夠培養和提升大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且可以增強學生對社會熱點的解讀能力和判斷力,從而完善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爲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以專業爲導向,提升融入效應。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必須關注學生的專業分類,以專業爲導向提升融入效應。對此,需要緊扣“從何處來”和“到哪裡去”兩個要點,在新時代發展歷程脈絡的基礎上,充分了解不同專業背景,讓學生深刻感受專業發展與全面深化改革之間的緊密聯繫,提升學生的歷史使命感,進而從學科專業發展的歷史維度、目標向度、職業角度深入把握這次全會精神的理論與實踐融入點。

以科技爲導向,創新融入方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的信息化數字化發展趨勢引人關注。推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離不開以科技爲導向的創新性融入方法。藉助思政課互聯網虛擬實踐平臺、數字化教學實踐資源庫等方式,以更爲生動多樣的教育教學手段吸引和激發青年學生學習、宣傳和闡釋這次全會精神,可以更加鮮活地展現新時代青年學生的時代風貌和精神氣質。強國一代奮進新時代是積極推進這次全會精神全面融入思政課教學實踐的題中應有之義。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中堅持統一戰線經驗研究”(22ZDA016)階段性成果

作者系青島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山東省統戰理論研究基地研究員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報

新媒體編輯:崔岑

如需交流可聯繫我們

點個“在看”不失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