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白蓮藕粉得來不易 南大附小學生到「蓮鄉」探索體驗

學生下田撿拾蓮藕。(南大附小提供/張毓翎臺南傳真)

學生清洗蓮藕。(南大附小提供/張毓翎臺南傳真)

一片片雪白的蓮藕粉得來不易,生產過程得靠人工大量投入,國立臺南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彩虹斑馬志工隊師生16、17日到素有「蓮鄉」之稱的臺南市白河區進行體驗課程。偌大庭院裡,只見一羣老人家拿着碗公俐落地颳着蓮藕粉,學生們看得目不轉睛,直說阿公、阿嬤年紀都很大了,但動作卻很敏捷,好厲害。

學生颳着蓮藕粉。(南大附小提供/張毓翎臺南傳真)

蓮田間有一位工人開着小山貓不斷翻土,隨後另一批戴着斗笠、披着長袖套的工人,正賣力地撿拾蓮藕,並持着小鐮刀掐頭去尾後,分門別類,再運送至加工場做成蓮藕粉。

國立臺南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彩虹斑馬志工隊師生16、17日到素有「蓮鄉」之稱的臺南市白河區進行體驗課程。(南大附小提供/張毓翎臺南傳真)

南大附小彩虹斑馬志工隊本週末在白河進行蓮藕粉的主題課程,昨日學生下藕田撿粉藕,並親自體驗清洗、碾碎、洗粉、沉澱、洗砂、裝碗、刮粉及曝曬的系列流程;今天一大早則到加工廠,參觀大規模的蓮藕粉製作。

第一次下田撿拾蓮藕的學生蔡予曦說,小山貓把土剷起後,一條條細細的蓮藕就出現在眼前,跟胖胖的嘉義民雄菜藕很不一樣,老師說這是做蓮藕粉的最佳品種。

指導學生進行蓮藕粉DIY的鄭秋郎表示,從田裡採蓮藕並不是最累的,後續繁複的洗粉、沉澱步驟要落實,才能產出高品質的蓮藕粉。

學生李威騰說,蓮藕渣攪碎後,要邊沖水、邊搓洗,從原本稍微滑滑的蓮藕渣,洗成澀澀的蓮藕粉,之後還要經過3次過濾、沉澱,等待乾燥。

南大附小指導老師陳怡均說,臺南最美的風景是人,白河蓮鄉盛名享譽全臺,這裡土親、人親,行前場勘到實際帶學生來進行體驗課程,遇到多位熱心的在地人,爲教學提供莫大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