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電廠爲何在我國發展緩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2016年,我國開始探索虛擬電廠的模式,與其他能源類大同小異,起初爲邀約模式探索。在幾年的持續推進過程中,虛擬電廠概念時常作爲熱點被市場爆炒。然而至今,我國虛擬電廠仍未有較大的發展,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我國電力在生產端與需求端皆非常龐大,在此環境下爲何虛擬電廠發展進程較緩?在此之前,我需要先了解下虛擬電廠的概念與運行結構。

虛擬電廠的概念與運行結構

虛擬電廠是一種通過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和軟件系統,實現分佈式能源資源(如分佈式電源、儲能系統、可控負荷、電動汽車等)的聚合和協調優化,以作爲一個特殊電廠參與電力市場和電網運行的電源協調管理系統。它利用先進的計量、通信、協調控制等技術,將分散安裝的清潔能源、可控負荷和儲能系統合併,形成一個能夠參與電網運行和輔助服務市場的特殊電廠。虛擬電廠沒有實體存在的電廠形式,而是相當於一個電力“智能管家”,通過集成和優化分佈式能源資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穩定性,爲電力市場提供新的機會和價值。

在虛擬電廠運行中,主要分爲三層結構。首先是上層資源層,資源層是虛擬電廠的基礎,包括所有被聚合的儲能以及可調節或可中斷的電源和負荷,簡單說就是收集、調控資源。中層即虛擬電廠的集控平臺,對聚合資源根據市場信息進行本地調節控制。下層爲市場層,以電網和電力交易爲主。

目前我國虛擬電廠發展尚屬早期,參與虛擬電廠企業類型較少。前瞻經濟研究院將其分爲四大類,一是交易中心、調度中心、需求響應中心,以及組織聚合商和虛擬電廠參與輔助服務和需求響應等;二是含虛擬電廠的聚合商,代理參與輔助服務和需求響應等;三是電網領域信息化企業;四是智慧能源和IT方案供應商。

制約我國虛擬電廠發展較慢的因素

首先是頂層設計尚不成熟。目前我國虛擬電廠仍處於起步階段,其組織、實施和管理基本上還是沿襲舊有的需求側管理模式。虛擬電廠的範圍、主體市場的培育,標準體系等並沒有明確的建立,虛擬電廠的建設意見、政策方面也缺乏頂層的設計與指導。

其次是行業規範標準不統一。現階段我國由於仍屬邀約型階段,虛擬電廠的行業標準,各類設備及負荷的通信協議難達到統一,數據交互的壁壘也較高,這直接增加了虛擬電廠發展的難度和成本。

再次是市場端方面的參與度較低。由於多數用戶側負荷可調控性差,管理體系與市場機制缺乏,相關電價和補償機制尚未完善,導致市場參與虛擬電廠的意願不強。

最後是技術與成本問題。目前設備成本以及運營成本較高,相關項目收益率較低,帶動的投資積極性較弱。當然由於與網絡息息相關,大面積使用網絡安全問題也是當前的難題。

以市場爲導向推進虛擬電廠投資

目前歐盟存在2000餘家虛擬電廠,虛擬電廠運作以及參與交易較爲成熟,美國虛擬電廠的發展同樣處在市場化階段。兩者的發展較爲成熟有着共同的特點。首先是要基於是市場的驅動。歐盟虛擬電廠的發展過程中強調市場競爭和供需平衡,以市場來調控價格,通過交易使得虛擬電廠增加經濟效益。美國同樣也是虛擬電廠可以作爲特殊電廠參與電力市場交易,通過提供調頻、調峰等輔助服務獲得收益,尤其美國的市場化程度較高。

其次資金投入較少。目前我國虛擬電廠的收入仍主要以政策性補貼爲主,由於市場不完善,成本較高,導致現階段市場對虛擬電廠的投資相對較少。此外,政策的補貼力度相對不夠大,低於同發展階段下當時歐美的資金扶持力度。

發展虛擬電廠時機逐漸成熟

首先是政策性引導下,我國電力交易市場規模有望發展迅猛,爲虛擬電廠加入提供較大的“溫牀”。市場驅動是虛擬電廠發展的核心原因,去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加快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工作的通知》,代表我國統一的電力市場正在加速形成。緊接着在今年1月22日,國家能源局發佈了《2024年能源監管工作要點》,該要點指出將虛擬電廠、負荷聚合商等新型主體引入電力市場,引導虛擬電廠等新型主體參與系統調節作爲今年重點工作。近期的政策表現代表了國家對虛擬電廠的發展支持來到了新的高度,各省市也積極相應,例如去年海南的國內首個省級虛擬電廠管理中心成立,以及廣州、深圳紛紛開啓虛擬電廠試點等。

其次我國虛擬電廠相關技術水平已經較高。現階段我國儲能、5G、物聯網、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迅速,已經具備較高的水平。這將有效的應用在虛擬電廠需要的能源計量技術、通信技術、協調控制技術、數據處理技術等多個方面。現階段技術的重點應放在技術的整合與成本的控制。

總體來看我國虛擬電廠在今年有望脫離邀約型(合約型)的初始階段,邁入初期的市場型發展階段。隨着電力現貨市場交易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國虛擬電廠規模有着較大的成長空間。目前市場預計2025年我國虛擬電廠市場規模達102億。而隨着電力交易市場的不斷完善,虛擬電廠市場規模在2030年有望呈指數型增長達千億。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國虛擬電廠雖在早期,但競爭極其劇烈,目前核心資源仍掌握在龍頭公司上。新進入企業將面臨着技術競爭與成本較高的難題。(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作者|谷碩)

更多宏觀研究乾貨,請關注鈦媒體國際智庫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