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臺灣巡禮】導讀
新竹市今年三度蟬聯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的冠軍,表現優異,縣市幸福大調查舉辦七年來五度奪冠,幸福成績領先羣倫,今年幸福指數更創下有史以來最高的78.6分。
多年來,國際間不停反思如何在經濟成長率之外,找到另一個衡量社會進步與國民福祉的新指標,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研發多年發佈了美好生活指數(Your Better Life Index),成爲多國政府施政重要的參考指標。
追求幸福,已成個人、企業及國家愈來愈重視目標;編制幸福指數,可作爲衡量社會整體發展程度的基礎工程,也可定下社會前進方向,國際間已有多個國家正在編制專屬的幸福指數,臺灣主計總處也從2013年起開始編制國民幸福指數。
爲了讓臺灣發生正向改變,經濟日報推出「願景工程─幸福大未來」,自2012年起依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的「美好生活指數」編制架構,推出「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及專題報導,至2016年爲止已經連續進行五年。主計總處已停編國民幸福指數,但經濟日報的「縣市幸福指數」仍會持續編下去。
經濟日報發佈的「縣市幸福指數」,具四大特色:
第一, 採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美好生活指數精研多年的原則,接軌國際。
第二, 爲深度調查各縣市幸福樣貌,還透過電話民調訪查全國22縣市居民的主觀幸福感,每年調查樣本數超過2.2萬個,是全臺規模最大的幸福感調查。
第三, 因幸福指數由主觀幸福感與客觀幸福力組成,主客並重,從不同面向探索各縣市特有的在地幸福。
第四, 長期追蹤,瞭解各縣市的主客觀幸福指標的變化,並以專題報導呈現。
在歷年各縣市幸福評比中,向來獲中央最多資源挹注的六都,並非「保證」進入幸福前段班;一些行政資源分配較少的縣市居民,反而擁有全國數一數二的主觀幸福感。
爲了督促地方首長更重視民衆的幸福,縣市幸福指數報導時,會請記者採訪縣市首長,談其重要的「幸福施政」,及如何改善民衆幸福感較弱的領域。在每次報導中,也會請地方記者採訪各縣市具有特色的幸福「人、事、物」,挖掘在地幸福,或者請地方名人談談自己覺得最幸福、希望政府改善之處。
我們促成的正向改變:
1.建立幸福報告平臺,結合各界共創幸福。
2.探索民衆幸福需求,提供施政參考及目標。
3.呈現政府努力成果,鼓勵正向改變。
4.成爲另類選票,促進公民參與及監督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