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盜刷 恐連兩年破30億
2024年國內髮卡機構詐欺通報金額,恐高達32億元,連兩年衝破30億元大關。圖/本報資料照片
國內髮卡銀行詐欺通報金額
國人去年簽帳金額4.7兆創新高,盜刷現象也越來越猖獗,2024年國內髮卡機構詐欺通報金額,恐高達32億元,連兩年衝破30億元大關。
大型髮卡銀行內部統計,盜刷以海外爲主、歐美佔比最高,高峰期多落在臺灣時間凌晨1~6點,近期盜刷集團盛行兩項手法,包含「零元註冊」與「飛航中竊取」。
據聯卡中心統計,2024年前11月國內髮卡機構詐欺通報金額,達29億1,373萬元,12月數據還未出爐,依去年每月以3億元速度成長推估,去年信用卡盜刷金額恐達32億元。2023年信用卡詐欺通報金額已達32.98億元、創歷史新高,年增達47%,將連兩年衝破30億大關。
就通報類型來看,「非面對面」去年前11月就有28.48億元,佔比高達97.7%,多是從跨境網購、Apple、臉書等來的盜刷。
大型髮卡銀行內部數據也有類似發現。據國泰世華銀觀察,去年行內信用卡盜刷案件中,最常是發生在有提供跨境電子商務服務的特約商店,達盜刷案件比例8成,且觀察盜刷時間,高峰期多集中在臺灣時間凌晨1~6點最多。
臺新銀行就內部數據觀察,近期盜刷態樣多是網路交易,且以境外商店爲主,依特約商店隸屬的收單銀行所在國來看,近期海外盜刷達9成,其中歐洲佔35%,如愛爾蘭、盧森堡及英國,美洲也佔35%,美國,亞洲僅佔10%,如新加坡、日本等,上述國家共佔盜刷金額8成。
值得注意的是,盜刷手法不斷更新,近期有兩特殊手法盛行,首先是「零元註冊」。臺新銀表示,近期發現遭盜刷前,會有先申請註冊帳號登錄的行爲,在註冊與綁定時通常會有零元或1元的試刷,因此民衆如收到交易通知時,發現當下並沒有使用信用卡,也沒有用帳號註冊、綁定等動作,應立即連繫銀行,千萬不要因沒有實際盜刷金額發生就不理會,很有可能是盜刷集團做盜刷前的卡片測試動作。
傳統的竊取信用卡手法也開始升溫,國泰世華觀察到,近日在飛機航程中遭竊取信用卡盜刷案件有增加趨勢,東南亞地區航線、國內機場都曾發生過,嫌犯會刻意挑選亞洲、東南亞地區來臺轉機的長途班機,並將目標鎖定坐在附近的旅客。嫌犯多會假裝翻找座位上方行李櫃中的東西,其實是要藉機竊取財物,若竊得信用卡,一下飛機便會進行大額盜刷,因此出國務必保持「卡不離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