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亞股具轉機 帶來多元化超額收益

今年上半年的亞股表現,扣除日本、南韓與臺灣等特定國家市場之外,其他市場的表現就比較乏善可陳,貝萊德11日召開亞洲投資展望時提到,隨着供應鏈轉移和貨幣政策的改變,世界正面臨格局變遷。這些轉變將帶來更多波動,對比已開發市場,新興市場可謂更具抗壓性,並相對看好陸股和印尼股市。

貝萊德認爲,全球市場正在適應高通膨和高利率環境。新興市場和已開發市場的通膨從2021年初開始同時攀升,但新興市場在一開始就開始升息,但許多已開發市場在一年後纔開始升息。美國利率現時已經見頂,信用緊縮情況開始浮現,美國經濟有機會在2023年下半年陷入衰退。

一般當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之際,貝萊德表示,這可能會在新興市場引起恐慌,但因此次與上一次已開發市場經歷衰退時期相比,情況不同,尤其當新興市場的實際利率水準已經轉正,新興市場的資本帳水準更加穩健時,具有更好的緩衝能力來應對已開發市場的經濟衰退。

對於陸股後市,貝萊德認爲,大陸人口結構問題及政府對內部安全的重視,阻礙了貿易前景和進一步的經濟成長,儘管大陸面臨各種挑戰,但陸股市場仍不容忽視,若有新的催化劑出現,將帶動評價重新回到上升軌道。

除了陸股之外,貝萊德表示,其他亞洲國家,如印度、印尼、泰國和菲律賓等地,正透過供應鏈多元化、資源民族主義和提供境外服務,務求把握供應鏈重組所帶來的機會,而南韓將受益於其強大的科技生態系統。

然而在新興亞洲市場中,儘管通膨的確有所成長,但對許多國家而言它們仍處於正常的長期通膨水平。此外,在企業打造多重供應鏈的過程中,令那些能夠與多個貿易集團互動的國家,取得外商直接投資(FDI)成長。而大多數「中立」的貿易國家位於新興市場,在捕捉全球供應鏈重組方面提供大量的投資機會。貝萊德預計在全球化趨勢將會涉及到更多國家,其中很多新興市場的國家或可從多重供應鏈和市場佔比轉移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