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百分百言論自由 不該有所限制

民進黨在黨外時代強調要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而今卻一邊加劇兩岸衝突,一邊限縮言論自由,,不知是時代變了還是民進黨變了?(本報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提出17項國安因應措施後,又驅逐陸配「亞亞」,臺灣社會風聲鶴唳,民進黨奉爲偉人的鄭南榕曾主張「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但當今政府一邊加劇兩岸衝突,一邊限縮言論自由,大開民主倒車,莫非民進黨主張的民主是「民進黨做主」?

民進黨執政後,不斷以國安或其他理由打壓不同聲音,蔡英文時期不惜賭上NCC的公信力也要找理由關中天,賴上臺後,透過司法與大罷免打壓在野黨,還提出賴17條、清算陸配,陸配只因統一主張與執政黨不同,便遭剝奪居留權,驅逐出境,搞到家庭破碎。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等跨黨派學者昨聯合聲明,提醒賴清德懸崖勒馬,並點出在「抗中保臺」的大旗下,言論自由空間正在不斷擠壓;這些社會精英出面示警,不無道理,因爲歷史上多少極權國家,最初都是假國安之名來實現獨裁統治。

兩岸之間是制度之爭,臺灣自詡爲華人民主典範,與對岸的最大差異就是民主自由政體,然而如今爲對抗大陸威脅,以國安之名,卻對內施行言論限縮,甚至有天將進一步成爲思想控制的獨裁統治社會,這樣與他們口中的極權勢力有何差異?

民進黨以對抗國民黨威權統治起家,過去曾主張「百分之百言論自由」,民進黨執政後,不停爲228、白色恐怖受難者平反、補償,這些人許多都是真實的共產黨員,符合中共在臺發展組織定義,他們的子孫至今每年秋天都在馬場町舉行秋祭,倡議祖國統一;民進黨對於國民黨威權統治下藏於臺灣的共產份子可以包容與平反,卻無法容忍自己執政下支持統一的陸配媽媽?

兩岸情勢嚴峻,可理解政府採取國安防護措施,但言論自由是民主國家的根基,沒有言論自由就沒有民主,當民進黨開始倡議「有限度的言論自由」,就已準備邁向極權國家了,完全背離創黨初衷。

套句綠委沈伯洋的話,「取什麼名字就代表缺什麼」,民主進步黨骨子裡絲毫沒有民主價值,也愈來愈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