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內外夾擊螺絲窟 歇業海嘯來襲

高雄岡山聚集超過700家螺絲、螺帽及鉚釘製造業工廠,是全臺知名的「螺絲窟」,市府大力推動汽車、醫材及航太等領域應用的高階產品,力求產業轉型,業者近年被內外環境夾擊快撐不下去,因感受壓力集體噤聲,消極祈禱戰爭快結束,若有關單位只勤於對提出警訊者「查水錶」欠缺實際作爲,恐讓螺絲窟走入歷史。

4年前全球壟罩在新冠疫情陰霾下,議員黃秋媖曾提出預警,受疫情因素影響螺絲工廠出現倒閉潮,希望市府加快推動產業轉型輔導。言猶在耳,俄烏戰爭、以哈衝突接着來,出口量下滑。

仁武產業園區主推航太產業,南科高雄園區也有多家傳統螺絲廠轉型生產醫用螺絲及牙材,不過傳產升級高階產品不容易,轉型成功者寥寥可數。

去除戰爭及貨運成本高漲等因素,臺灣各行各業都缺工,傳產人力老化,不少螺絲廠又蓋在農地上,同時面對工廠用地合法化煎熬,不是每家工廠都有資金及技術轉型,轉型後也不見得一帆風順。

「工廠轉型生產航太零件,飛機架次變少,訂單一樣慘!」不願具名的產業界老闆無奈陳述心聲。另有業者說,景氣差、訂單少及電費增加等多重因素,不虧損都難。

業者回憶,以前臺灣扣件出口興盛,一個貨櫃可獲利3分之1,現在出口量連年衰退,出貨反而虧更多,先撐住這波歇業海嘯纔有資格談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