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藍反罷轉守爲攻 凸顯綠執政無方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首席副書記長羅智強(右起)、書記長王鴻薇、立委張智倫12日召開記者會,指出稅收超徵創新高,要求賴政府啓動「還錢於民2.0」版,普發現金1萬元。(劉宗龍攝)
朝野大罷免箭在弦上,國民黨轉守爲攻,本會期鎖定民生法案,選定的議題頗有深意,從核能延役、非碳家園劍指綠營長期錯誤的能源政策,到昨日拋出「還錢於民2.0」,凸顯政府有錢卻頻頻喊窮,希望藉此激起人民對執政黨的不信任,爭取中間選民支持。
國民黨將於24日舉行立法研習會,屆時將正式公佈本會期優先法案,但黨主席朱立倫已定調,新會期是民生法案會期,並劍指綠營的錯誤能源政策,將改革積弊修正《電業法》,也修正《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讓核電可以延役,最重要的是,要以「非碳家園」取代「非核家園」目標。
臺灣能源超過97%倚賴進口,如果發生天然災害或戰事,造成能源進口延宕,就會讓臺灣面臨嚴重的能源、缺電危機,且放着便宜的核電不用,硬發展昂貴的綠電,而川普上任後,更憂心川普加徵關稅及軍購壓力,向美國採購天然氣,造成臺電虧損不斷,這與政府有無撥補,根本沒有絕對關係。
民進黨錯誤能源政策,讓產業界必須承擔高電價的壓力,再看看還稅於民,普發現金,又何嘗不是民進黨政府自己種下的惡因,爲了吹噓執政創造經濟榮景,刻意地在編列預算時低估,結果造成政府年年超徵的事實,也難怪在野黨在被一路追打下,會高喊還錢於民來扳回一城。
事實上,國民黨挑選的民生法案議題,包括能源政策及還稅於民,都是因爲民進黨自掘墳墓而撿到槍,除了能替大罷免拆招,避免全民陷入仇恨政治外,也是想喚醒中間選民,去思考過去幾年,人民的納稅錢被花得有多冤枉,今年度總預算被砍刪,僅是剛好而已!
對於還錢於民2.0想法,民衆黨與國民黨之間目前有不同看法,未來沒有罷免壓力的民衆黨,是否會與國民黨繼續藍白合,通過發錢的法源,仍須再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