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光伏製造項目“擡門檻”:最低資本金比例升至30%,爲盲目擴產降溫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曹恩惠 實習生孫晨陽 上海報道時隔三年,工信部對《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2024年本)》(下稱《規範條件》)《光伏製造行業規範公告管理辦法(2024年本)》(下稱《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規範條件》中提到,引導光伏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製造項目,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新建和改擴建光伏製造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爲30%。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除最低資本金比例變動外,《規範條件》對光伏製造產品參數值有所調整;《管理辦法》則針對“申請公告的光伏製造企業”具備的條件、撤銷公告資格的情況,做了增補。

最低資本金比例升至30%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光伏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等主要製造環節產量同比增長均超過64%,行業總產值超過1.75萬億元。而在過去三年裡,我國光伏產業主要製造環節擴產不斷,由此奠定了萬億產值規模。

回顧來看,早在2013年工信部首次出臺《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時,將新建和改擴建光伏製造項目的最低資本金比例設置爲20%。此後,這一數字有所調整——2018年,修訂的文件單獨將多晶硅製造項目的最低資本金比例提升至30%,而其他光伏製造項目仍維持在20%。這一比例一直延續至今。

但隨着光伏產業發展速度不斷提升,光伏企業在過去幾年具備了極大的融資能力,百億級投資項目遍地開花。因此,在這一背景下,《規範條件》必然需要對新建和改擴建光伏製造項目的資本金要求進行調整。本次最新修訂的文件中,所有新建和改擴建光伏製造項目的最低資本金比例爲統一提升爲30%,從而整體提高了項目投建的資金門檻。

所謂的“項目資本金”,即是在投資項目總投資中,由投資者認繳的出資額,爲非債務性資金。根據出資比例,投資者可以依法享有相應的所有者權益。而不同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有不同的最低資本金比例要求。例如,鋼鐵、電解鋁項目的最低資本金比例爲40%,水泥項目的最低資本金比例爲35%。

“若要促進項目投資增長,往往會下調項目資本金比例。反之,則上調。”一位分析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客觀而言,最低資本金比例的上調,會使資金實力較弱的企業直接面臨壓力。且考慮到當前光伏企業融資環境不及過去兩年,上述比例的調整有望引導光伏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製造項目,從而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規範條件》還強調了對於生態環境的保護。

與三年前的文件相比,新修訂的《規範條件》增補了“生態保護紅線”內不得建設光伏製造項目;“生態保護紅線內零星分佈的已有光伏設施嚴禁擴大現有規模與範圍,項目到期後由建設單位負責做好生態修復”的表述。

質量標準趨嚴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新修訂的文件對於新建和改擴的光伏製造項目的工藝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多晶硅、硅片、電池和組件的質量和效率標準。

例如,《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2021年本)》中要求,P型單晶硅片少子壽命不低於50μs。而新文件則要求,P型單晶硅片少子壽命不低於80μs,並且還單獨提出了異質結電池用N型單晶硅片的標準,即少子壽命不低於500μs,碳、氧含量分別小於1ppma和14ppma的規定。

在N型單晶電池和組件逐漸成爲技術發展主流的市場背景下,此次新文件也增加了對於N型電池、組件等產品的相關要求。

在多晶硅電池和單晶硅電池的平均光電轉換效率上,從2021年的“不低於19%和 22.5%”提升爲如今多晶硅電池、P型單晶硅電池和N型單晶硅電池(雙面電池按正面效率計算)的平均光電轉換效率分別不低於21.4%、23.2%和25%。另外,多晶硅組件、P型單晶硅組件和N型單晶硅組件(雙面組件按正面效率計算)的平均光電轉換效率則分別不低於19.4%、21.2%和22.3%。

而除考慮產品本身質量外,新修訂的文件也更加重視新建及擴建光伏製作項目的資源綜合利用及能耗問題。

以多晶硅項目爲例,新文件要求新建和改擴建項目還原電耗小於44千瓦時/千克,綜合電耗小於57千瓦時/千克,而現有多晶硅項目還原電耗小於46千瓦時/千克,綜合電耗小於60千瓦時/千克。

此外,硅錠、硅棒、多晶硅片、P型晶硅電池及晶硅電池組件項目的能耗要求也均有所提高。

對比三年前的文件,此次新修訂的《規範條件》對光伏製造項目生產水耗的要求更爲嚴格——多晶硅項目水重複利用率要求從不低於95%提升到不低於98%;硅片項目水耗從低於1300噸/百萬片降到900噸/百萬片;P型晶硅電池項目水耗更是從低於750噸/MWp降到低於400噸/MWp;N型晶硅電池項目水耗則從低於900噸/MWp將爲低於600噸/MWp。

需注意的是,新修訂的《規範條件》首次將知識產權納入其中。文件指出,鼓勵企業加強知識產權開發、應用和保護,按照《企業知識產權合規管理體系要求》(GB/T29490),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合規管理體系。這也是對近兩年來頻頻出現的專利糾紛做出了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