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可使艾滋病毒載量實現99.99%降幅?從實驗室到臨牀還有很長的路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王艾冰 石夢竹)近期,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團隊取得了對抗艾滋病病毒(HIV)的新進展。他們通過基因編輯技術,改造了艾滋病病毒的遺傳結構,移除了其致病部分,創造出一種名爲“治療干擾粒子(TIP)”的工程化病毒變體。這種變體非但不會引發疾病,反而能與體內原有的艾滋病病毒競爭,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增殖。
2023年7月13日在瑞士日內瓦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總部拍攝的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左)和世界衛生組織標識。新華社記者連漪 攝
8月20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郭威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不同於傳統治療手段直接針對病毒本身進行抑制或攻擊,治療干擾粒子巧妙地利用了病毒複製的自然機制。它的複製速度遠超艾滋病病毒,這一特性使得干擾粒子能夠在病毒複製週期內佔據優勢,從而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在受感染生物體內的複製與傳播。但同時干擾粒子又不致病。
該研究團隊實驗結果顯示,當TIP被注入獼猴體內後能夠迅速增殖,並有效地與獼猴體內的自然艾滋病病毒展開競爭,顯著抑制了病毒的複製。而在參與實驗的6只獼猴中,有5只的HIV病毒載量實現了至少99.99%的降幅,且這一效果穩定維持了超過30周的時間。
然而,將TIP注射到人體內的風險需要仔細研究。郭威表示,從實驗室到臨牀應用還有很長的路。人體實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問題,還需要大量的研究論證。
“目前,抗逆轉錄病毒療法是控制艾滋病流行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北京佑安醫院感染中心主任醫師李在村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目前臨牀上應用的抗艾滋病毒的方法就是聯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也就是俗稱的雞尾酒治療。
“目前治療艾滋病,有口服藥物的方案、肌肉注射的方案、皮下注射加上口服藥物的方案,每天口服藥物的方案仍然是主流。”李在村介紹,目前國內口服藥物治療的方案已和國際接軌,主流的的口服藥物在國內都能買得到,還納入了醫保報銷,每天吃一片就可以。肌肉注射長效針劑每兩個月一次,不需要口服藥。每半年皮下注射一次的藥物需要聯合口服藥物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