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華僑義冢,鮮爲人知的墓羣,背後是一段辛酸的葉落歸根歷史!

華僑義冢是什麼?華僑義冢在哪裡?哪怕你去中國華僑之鄉江門問問,恐怕也沒多少人知道。這是一段曾經被塵封,如今也鮮爲人知的歷史。所謂的“華僑義冢”,是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上半葉,新會的慈善機構收埋無主華僑屍骸的墓地。目前,在僑鄉新會共發現華僑義冢6處,約3800穴,現仍保存的4處,約2500穴,而其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就是位於新會區會城街道仁義村的金牛山華僑義冢。

在廣東新會的會城街道,有這麼一處墓羣,埋葬的都是無主的華僑屍骸,一百多年前他們爲了生活漂洋過海,卻不幸命喪他鄉,稍微幸運的是,他們的屍骸最終還能葉落歸根。背後的故事到底是怎樣的呢?

廣東五邑地區是中國著名的僑鄉,特別是清末民初,爲了生計,大量的金山伯們漂洋過海,很多人從此改變了自己和後代的命運。

但也有很多人卻只是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因爲當時去北美、南洋的勞工們,從事的大多是墾荒、開礦、築路等工作,條件惡劣,加之超負荷的勞動強度,很多勞工會因此而喪命。

中國人故土觀念重,都希望能夠葉落歸根,誰也不願意葬在海外他鄉,但很多勞工又是孤身一人,並無親人處理後事。於是海外的華僑組織便收集這些華僑屍骨分批運回香港,暫存在香港的東華醫院設立的東華義莊。

在港的親人或者同鄉會、善堂等團體認領遺骸後,返回內地故鄉安葬,逐漸香港東華義莊成爲全球華僑棺骨原籍歸葬的中轉站,還形成了一條從海外到香港再到新會,再返回原籍地的歸葬路線。

新會的慈善機構仁安醫院、積德社、仁育堂等,接收到香港迴歸的骸骨後,會發布棺骨認領通告,待有關的慈善機構或親友認領回鄉安葬,逾期無人認領的棺骨,就由慈善機構統一安葬在會城城西一帶,也就形成了新會的華僑義冢墓羣。

隨着時光推移,這些華僑義冢被人遺忘,被樹林掩蓋,自1992年至2001年,新會先後發現了多處華僑義冢,這些苦命人的故事,又逐漸被人知道。

金牛山華僑義冢是現存華僑義冢的代表,這裡建於民國時期,由仁安醫院安葬,現墓穴分三塊分佈,共有1508穴。

均爲半圓形的沙灰穴,紅階磚墓碑,半圓形墳頭,排列陳行,每行5至6穴。

墓碑上文字主要寫着姓名和籍貫,還有安葬時的編號。新會本地的一般寫本縣、本城,以及古井、茶坑等具體地名,廣東地名的還有惠陽、東莞、番禺、開平、台山、羅定、高州等,外省的還有湖南、廣西等。

還有不少女性的墓碑,已婚的寫着“XX氏”,未婚寫着“XX姑”,帶“亞”、“阿”的墓碑也很多,新會方言中,“亞”、“阿”作爲名字的前綴是同義的,可見當時並不知道這些人的全名,只能刻上“阿彩姑”這樣的名稱。

還有一些墓碑上沒有家鄉,或者姓名也不齊全,還有幾座“無名氏”的墓。總之,埋葬在這裡的都是無人認領的苦主,足可見他們當時在國內的社會地位和在海外的艱難處境。

如今,金牛山華僑義冢先後被列入江門市和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已被較好地保護,希望現存的幾塊義冢不要再被破壞,讓後人知道至少有這麼一段歷史。

從有關資料上顯示,目前新會保存下來的4處義冢是黃衝坑鶴嘴義冢(金牛山義冢,導航衆鑫鋸木廠),共1508穴,葬於民國年間,是目前發現的義冢中規模最大的。黃坑海槐義冢(新會二輕機械廠後山上),19世紀旅美華僑義冢,386穴,葬於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從碑記中得知,墓主中男性361人,女性25人,女性中未婚的有8人。黃坑木山安南埠(越南)義冢,約200穴,葬於清光緒六年(1880年),是目前所發現義冢中年份最早的。黃坑大槐義冢,當地人稱“豉油嶺”,原葬時間爲19世紀末,共441穴,此冢可能是收集世界各地華僑骸骨於重修時再葬。

除了金牛山華僑義冢外,其他3處華僑義冢信息很少,不太好找。雖然都是無主的墓,但見證的卻是一段歷史,華僑漂洋過海又葉落歸根的歷史,見證的也是一種傳統,華人骨子裡崇善積德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