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又添副作用!婦女腋窩出現腫塊 恐致誤診乳癌
新冠疫苗又添副作用!婦女腋窩出現腫塊,恐致誤診乳癌。(示意圖/Shutterstock)
新冠肺炎疫情因疫苗問世出現曙光,全球已有超過1億7,800萬人接種;遏止疫情蔓延同時,醫界也正不斷研究疫苗潛在的副作用,美國一家醫學會就發現,部分婦女接種疫苗後,其乳房攝影結果出現了類似乳癌的腫塊,恐會有誤診疑慮。
●婦女接種新冠疫苗 腋窩出現類似乳癌硬塊
美國乳房攝影醫學會(Society of Breast Imaging , SBI)調查發現,部分女性在接種新冠肺炎(英文:Covid-19,一稱武漢肺炎)疫苗後,腋窩出現了肥大、腫脹的硬塊。她們因此安排乳房攝影檢查,其中既無個人、也無家族病史的婦女,檢查結果卻出現與乳癌雷同的症狀。
該調查指出,接種第二劑莫德納疫苗(Moderna)的病患中,有11.6%都有腫痛或壓痛症狀,●超過1%的臨牀案例則有淋巴結腫大情形,與乳癌腫瘤的情況類似。
上述副作用在輝瑞(Pfizer)和BioNTech的新冠肺炎疫苗接種者中較少見,但也不是全無類似案例。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部分女性沒有發現、抑或未向醫療單位回報,專家估計,該副作用的實際發生比率,可能比目前所統計到的更高。
●避免誤診 專家:檢查乳癌宜避開接種日
腋下淋巴結腫大是乳癌細胞擴散的警訊之一,而今出現在接種了疫苗的婦女身上,因此可能混淆診斷、誤判罹患乳癌。民衆不僅恐因此虛驚一場,還可能接受不必要的治療或檢查,徒增醫療成本。
美國乳房醫學會因此建議,婦女若要進行乳房攝影檢查,應儘可能避開接種時間,將檢測日安排在接種疫苗第一劑之前、或是接種完第二劑約4至6周之後。當然,前提是不影響原本的治療、也不延誤其他就醫進度。
學會並提醒相關醫事單位,進行乳房攝影前,應多留意病患的疫苗接種狀況,以及她們接種疫苗的時間點,以避免誤判情形。
部分婦女接種新冠疫苗後淋巴結腫痛,與乳癌腫塊相當類似,恐產生誤診風險。(示意圖/Shutterstock)
關於新冠疫苗的潛在副作用,美國疾病管制局(CDC)目前已觀察到幾種症狀,不論是莫德納或是輝瑞疫苗,都出現包括:手臂針刺點周邊痠痛、發燒、畏寒、疲倦、頭痛……等徵兆。一般而言,上述副作用好發於注射疫苗之後,但類似乳癌的淋巴腫塊卻不常見,如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或是流感疫苗,就很少觀察到此種症狀。
雖然少見,但新冠疫苗所致的腫塊卻也有跡可循。美國癌症學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ACS)解釋,人體佈滿淋巴腺與淋巴結,都屬免疫系統的一環。淋巴系統獨立於血液系統之外,專門收集身體排出的廢棄物,抑或是過濾掉肌肉中的病毒和細菌。
每當身體有局部感染、受傷、或有癌細胞入侵,淋巴系統便會出現免疫反應,感染區域的淋巴結會脹大、過濾掉對人體有害的細胞。疫苗注射的位置雖然是肌肉組織,但也有部分會滲進淋巴系統,因而引發免疫反應。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衛安全學者亞達利亞(Amesh A. Adalja)指出,接種疫苗後出現類似乳癌的淋巴腫塊,不必然是壞現象,這僅是顯示個體的免疫系統運作正常,民衆毋須過度恐慌。
●局部冰敷可緩疼痛 腫脹長達一週應就醫
亞達利亞說,目前還無法確定腫痛會持續多久,但通常會長達1周、或者更長。他因此呼應乳房攝影醫學會的建議,認同婦女應避開接種日進行乳房攝影檢查。
此外,如果硬塊或腫脹情形不嚴重,且明顯是接種疫苗所致,民衆可以自行鍼對腫痛部位做局部冰敷。但要是腫痛持續超過一週,且不適感並未隨時間緩和,反而加劇,就必須進一步諮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