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愿景》鎮興裡連結在地 打響阿霸妹品牌

桃園市平鎮區鎮興裡發展埤塘文化,學童開心打水漂。(黃志傑提供)

桃園市平鎮區鎮興裡致力覆育臺灣萍蓬草。(黃志傑提供)

動員令

桃園市平鎮區鎮興裡是平鎮區第2大里,社區聚落點綴在丘陵之間,蜿蜒水圳銜接埤塘,昔日這裡被稱爲安平鎮,在1895年乙未抗日時期,這裡的客家居民是第一批抵抗日本人佔領的民團;日治時期設立茶業改良場後,平鎮、埔心一帶遂成爲南桃園早期最繁華的中心之一。

授課老師 大有來頭

鎮興裡不同於一般的村裡,發展出「阿霸妹」社區品牌,推廣臺灣萍蓬花布產品、寒暑假營隊課程及在地文史導覽等活動,幕後主要推手是里長黃志傑。

黃志傑初任里長時,先是開辦「大地學堂」,免費開設陶藝、布藝、木工等課程,原本都是外聘講師,但他希望在地居民多參與,有專長者也可擔任授課老師,像是書法老師易青霓已94歲,但仍寶刀未老寫得一手好字,一問之下才發現不得了,原來他曾當過蔣經國的文書官,給他任何主題都能信手拈來做首詩,真正是「高手在民間」。

黃志傑帶著書法班參加社區導覽,結束後學員們也以地方文史、景色爲題材創作詩詞,他的伯父黃幸助80多歲參加導覽後也開始學着創作,後來社區環境工程採用他們的作品取代一般告示牌介紹,增添風景韻味,讓這些長輩感到好驕傲。

隨着向心力增強,居民對這片土地產生感情並組織「安平鎮莊文化協會」,其中任職協會理事長近5年的陳建榮,早年在臺北做生意,退休後因爲親戚住在平鎮,索性也搬到這裡定居。

陳建榮說,最早認識黃志傑時正值選舉期間,雖然當時他還未當選,彼此聊天時發現黃熱愛家鄉、對社區未來有完整的規畫藍圖,「完全不像是說說而已」,這激起他居住於此的熱情,之後看到黃志傑自己一個人忙得分身乏術,於是跳下來一起幫忙。

協會志工 老當益壯

黃志傑當上里長後,發現老人家平日頂多在家附近種種菜,彼此很少交流,少了早年農村彼此互相關懷的「人情味」,眼看在地活動中心也閒置了10多年,和協會合作推動營造社區關懷據點,除了老人共餐外也舉辦各式活動、培訓志工隊,目前協會志工有40多位,其中近8成是65歲以上長者,讓他們深感自己「老了還是很有用」。

但是協會推廣事務並非一帆風順,辦活動要錢,但政府補助有限,還是得自籌財源,大家想到安平鎮有豐富的文史故事、埤塘地景,又位在都市近郊,相當適合規畫成1日遊景點,於是先設計社區步行及自行車導覽路線,慢慢地衍生出一些有潛力的特色商品。

黃志傑向勞動部申請「多元就業」專案,除創造失業者在地就業機會外,也讓社區得以聘請廖敏馨擔任專案經理,以「阿霸妹」爲名成立專屬鎮興裡的社區品牌,也設計各式親子主題活動及1日遊行程。

有了品牌後要賣什麼成爲最大難關,團隊原先發想賣客家醬菜,但在種種考量下作罷,轉個彎嘗試導入文創類型商品,包含安平戰役文史導覽、臺灣萍蓬草及埤塘微旅行,還有甲蟲生態營等都是在地特色,另外以客家花布爲素材的臺灣萍蓬草花布藝品應運而生,逐漸打響阿霸妹品牌名號。

黃志傑說,中國有大媽,韓國有阿珠媽,日本有歐巴桑,而阿霸妹是客語中「伯母」的意思,這代表着客家莊女力,更展現客家妹的堅韌、好客及創造力,另外搭配桃園特有的埤塘水生植物臺灣萍蓬草,這兩個意象成爲鎮興里社區品牌核心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