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不自知可能變中風 臺大雲林分院下鄉篩檢

臺大雲林分院以移動式心電圖儀下鄉爲65歲以上長者篩檢是否罹患心房顫動,只要雙指按30秒即可判讀,圖爲示範。(周麗蘭攝)

臺大雲林分院今年九月引進心房顫動冷凍消融術,首例手術由內科部副主任邱富羣(右二)執行,右四微林亮宇教授。(周麗蘭攝)

中風患者中五分之一是心房顫動患者,無症狀的心房顫動者卻多達4分之1,成爲中風患者中的高危險羣,臺大雲林分院10月起進入部分長青食堂爲65歲以上老人以移動心電圖儀篩檢。內科部教授林亮宇表示,心房顫動從陣發到持續心房組織惡化約1至2年,若確診是患者,可採冷凍消融法。

心房顫動的全球盛行率超過100分之1,70歲以上盛行率高達1成,心房顫動時失去有效的收縮功能呈現顫動或蠕動,造成血液在心房中流動緩慢,容易淤積產生血栓,血栓可能造成栓篩性中風,心房顫動患者的中風機率是一般人5倍,甚至有心臟衰竭風險。

臺大雲林分院內科部主任林亮宇教授指出,心房顫動大部分原因是左心房的肺靜脈不正常放電,若未治療可能從陣發性演變成持續性,但有多達四分之一患者無症狀未就診而成爲中風高危險羣。

爲了篩檢出高危險羣,臺大雲林分院今年10月在先前的「社區阿波羅計劃」基礎下,進入社區長青食堂或關懷據點以移動式心電圖儀篩檢,只要手指放在儀器上30秒即可判讀,目前已篩出約8人心律異常,但上無心房顫動者。

林亮宇說,心房顫動患者的改善方法是以「高頻電燒」或「冷凍消融術」隔絕肺靜脈傳導組織,冷凍療法是現今利用導管治療的標準療法。

冷凍消融術作法是以一根偵測導管伸入心房的肺靜脈,打起氣球導管定位,接着打顯影劑測試肺靜脈封堵狀況並進行冷凍消融,3分鐘即可確認電靜脈訊號是否已被隔絕。

雲林縣1名54歲男性已持續心房顫動一年,正常左心房約4公分,該患者已變成4.9公分,臺大雲林分院心臟內科醫師、內科部副主任邱富羣以冷凍消融術治療之,效果良好。

邱富羣表示,心房顫動需要透過心電圖檢查來診斷,特徵是心室的收縮頻率不規則,治療上要服用抗血栓藥物預防中風,若演變成持續性心房顫動,需要透過心導管手術才能改善。

林亮宇表示,不論電燒或冷凍消融肺靜脈傳導組織,成果差不多,但冷凍消融術的再複發率優於高頻電燒,手術時間也大爲縮短。兩者都有部分健保給付,但需自購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