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協 新臺商 新機會 2021東協臺商一千大調查/首長篇-虛實整合不間斷 緊抓數位商機
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
疫情讓臺商新南向的發展,出現了結構性的變化。簡言之,電子商務、遠距商機已順勢而起,零接觸、E接觸經濟成爲新主流,從經濟部的立場而言,此時推動數位商務的發展,非常重要也是大勢所趨,這已成爲目前致力的政策重點。
先談談臺灣的強勢項目表現。的確,很多國際上的大型電子商務業者,包括Amazon等表現亮眼,是市場的領導者,臺灣在此領域的最大優勢是,我的B2B相當強,因此推動的重點就放在B2B,透過外貿協會在既有的基礎上,加大推動力度,已有不錯的成績。
以數位展覽而言,傳統上,臺灣拓銷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組團參展、或者辦展覽,將臺灣的產品向國外買主推薦,並爭取商機。但目前很多展覽根本無法採傳統的方式辦理,甚至取消了,參訪團體也無法到既定的目的地。此時數位展覽就變得相當重要,國貿局投入鉅額資金設計公版數位展覽館,希望透過各個公協會協助推動,讓廠商可直接使用,以數位的方式辦理展覽。
至於國內,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我們會持續將既有的展覽辦下去,只要疫情控制的還可以,雖然很多大型展覽的國外買主,沒辦法來臺灣參加,但透過虛實整合做法,國內業者、代理商仍可以辦理實際的展出,再透過數位方式跟國外介接,持續向他們推介產品。
疫情下的商機開拓我們做了很多事。例如外貿協會針對防疫物資,設有防疫國家館,複製這樣的做法,持續的把產品集體共同建構產品展覽館,更希望藉此跨出第一步後,企業可以按部就班的進行數位轉型,包括輔導他們攝影、寫產品介紹乃至於找代言人,尤其希望中小企業主要改變觀念,在跨境領域的商機上,有所發揮。
我更想強調的是,前瞻計劃準備投入22億,要幫助業者數位轉型,工業局透過雲端方式幫助業者升級,很多軟體租用一年要花上幾百萬元,透過政府協助,價格大幅的降低,使用雲端產品進行產品升級,數位化的傳承生產技術,是目前業者應該思考並儘快推動的事。
中小企業處方面,持續輔導中小企業跟資訊服務業者合作,建立數位平臺,讓年輕的、有數位經驗的業者到工廠實習,將來可協助業者推動數位化轉型。
除了疫情,貿易戰是企業要面臨的另一個大問題。觀察臺灣與東南亞的經貿往來可發現,雖受疫情影響,對東南亞的貿易數字略往下掉,但進口加出口合計數卻是成長的。做爲一個跨國企業的CEO,面對貿易戰時會想要分散市場,臺商做爲國際供應鏈的參與者,也得配合多國籍企業的佈局進行移轉準備。
疫情終究還是會過去的,後疫時期的展應該如何部署呢?疫情期間透過視訊方式,我們持續與各國合作進行產業搭橋,就是要彼此認識對方的產業及技術層級,讓業者與業者對話,智庫也一起參與,掌握未來兩年可能的發展方向。
由於目前臺商相對集中在印尼、越南,業者希望有一個工業區或羣聚效果,彼此可以支援照應。因此,我們在印度等部分國家,設置了「Taiwan Desk」,協助企業在當地投資時處理問題,或做爲和當地政府對話的窗口。與當地臺商會結合則是另一重要做法,許多臺商曾搶先到南向國家發展,臺商是我們非常大的資產,大企業去那邊有自己的一套,中小企業就很需要跟臺商會聯繫,協助他們在當地立足發展。
我還要強調的是,新南向的「新」不只是時點的新,還包括產業的更新、技術的更新,新南向政策希望高階留在國內,中低階在外面,質在內、量在外。不只看出口,看的是臺商的整體佈局,臺商的確在供應鏈方面有前往新南向國家,配合與國際供應鏈的整體佈局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