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僅列管1間雲端廚房 黑數成食安隱患

新北僅列管一家位於中和的雲端廚房,記者今上午10點多實際走訪。記者劉懿萱/攝影

雲端廚房因外送平臺興起,意指只提供烹煮、外帶的餐飲型態,業者省下店面、外場人力、裝潢經費,疫情期間更是讓雲端廚房大爆發的關鍵。如今疫後外送仍不歇,且路邊攤、餐車型態賣午餐便當迴歸,日前有民衆在板橋區商辦大樓附近餐車買酸辣魚便當,食用後卻腹瀉噁心,緊急就醫掛點滴,如何確保食安成隱患。

新北現僅列管一家位於中和的雲端廚房,記者今上午10點多實際走訪,因尚未到餐飲熱門時段,內部僅零星一、兩家正在備餐,廚房跟廚房之間隔着一道半身高的牆做阻隔,每間約佔3至5坪。一名經營2年多雲端廚房業者透露,每月租金、電費、食材及人力成本約15萬,開業第一年訂單量適逢疫情,訂單高達1萬5千多單,中間業績雖然有起伏,但年營業額360萬,比起店面付出成本低,利潤翻2倍。

不過業者也坦言,消費者對雲端廚房信任感較低,一旦發現沒有實體店面,下訂意願降低,這也是遇到的困境之一。除雲端廚房蓬勃外,商辦大樓間常見餐車販售便當,有消費者說餐車在烈日下販售,曾購買酸辣魚便當,沒想到吃完出現噁心嘔吐,下午緊急請假就醫,之後再也不敢買了。

衛福部2021年修正網路美食外送平臺業者自主衛生管理指引,食品業者需申請登陸才能營業,且外送平臺應「優先選擇」已登陸的業者作爲合作對象。輔仁大學餐飲管理系主任李青松說,疫情期間部分雲端廚房沒有商業登記、營業登記、統一編號,如今疫後政府應納管,外送平臺也應建立稽覈機制,出現食安疑慮時,通路也不能置身事外,畢竟外送平臺已在臺落地合法化,有公司商業登記,也有收平臺費,更應檢慎挑選合作業者。

李也提到,衛福部過去訂定指引,考量疫情期間有許多微型業者,較難一家家去盤點訪查,指引訂定較寬鬆情有可原,但後疫情時代應更嚴謹,避免年初發生的寶林茶室食安風暴、或是過去千面人下毒事件再演。

新北衛生局指出,每年輔導線上外送平臺商家,近3年輔導3272多家,並稽查約2000家次,其中14家業者複查不合格,依食安法開罰各開罰6萬,目前列管一家共享廚房,意指有集合式烹調區,以外送形式送餐。由於系統無法區分雲端或有實體店面的業者,但只要有商業登記,衛生局都會落實稽查。

新北僅列管一家位於中和的雲端廚房,記者今上午10點多實際走訪。記者劉懿萱/攝影

新北僅列管一家位於中和的雲端廚房,記者今上午10點多實際走訪。記者劉懿萱/攝影

新北僅列管一家位於中和的雲端廚房,記者今上午10點多實際走訪。記者劉懿萱/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