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避開華爲,雷軍的世界第一,不能證明中國車遙遙領先?

一定程度上,雷軍現在面對和阿姆斯特朗登月時,相同的局面。

因爲小米SU7(參數丨圖片) Ultra原型車拿下了細分定義裡的世界第一,雷軍和小米汽車,在得到大量肯定的時候,也面臨着大量的質疑。實打實的在綠色地獄紐北賽道,跑出了6分46秒874的成績,順勢排在了量產車相關統計裡第六的位置,前面是2018年7月的蘭博基尼SVJ LP770-4,後面是2017年9月的保時捷911 GT2 RS。

肯定,因爲這是中國汽車從未做到過的成績,因爲雷軍帶來了執着,中國汽車工業發展至今超過70年,但其他車企們更多是醉心於賺錢或者其他任務,如今卻是一個造手機起家的車企,爲中國汽車創下了成績。

但,質疑也顯然是存在的,尤其是當晚發佈會,小米雷軍在公佈小米SU7 Ultra的預售價、性能表現等PPT時,一如小米或華爲等企業在發佈數碼產品時那樣,因爲有着各種新詞、新概念的發明。

於是,這與美國登月的很多局面相同,距離1969年7月20日,如今已經過去了55年時間,但美國登月是否是假的,這一話題的討論熱度卻反而是翻紅,越來越多。

小米或者華爲的發佈會之後,網絡上向來會有一波波的輿論交鋒與PK,這與數碼博主被培養出來,並形成了相關的利益生態鏈有關。小米SU7 Ultra的發佈會之後,更多是支持小米的人,多於質疑或不喜歡的。

因爲,儘管預售價格超過81萬元人民幣,但小米官方所釋放的銷售數據卻是,10分鐘訂單超過3680臺。雖然,1萬元意向金比小鵬那種99元的門檻高太多,但明年3月正式發佈、意向金隨時可退,所以訂單的含金量無人能夠說清,但,能夠看出來消費者熱情是極強的。

輿論和流量的交鋒之下,錢包投票的成績單,自然威力比網絡上的嘴炮更大,以至於很多人都在看到價格之後嘆息,“這車就是X絲篩選器”,直接篩選出了財力。

當然,還有更多賽道上的表現能說服多數人。不斷協調之後,最終只跑了一圈,就跑出了這樣的成績。官方所釋放的一鏡到底車內視頻裡能看出,因爲幾天前的連續降雨,所以多處路面是溼滑的,造成抓地力不足,同時賽道多處也有落葉,這些都讓小米SU7 Ultra原型車不能發揮出全部的實力,也就是說,它還能更快。即便是在近期被其他車企的新車超越,2025年拿回相關第一,也只是時間或運氣問題。

而對小米的質疑或其他聲音,也是不絕於耳,畢竟從衆多的細節上看,雷軍還需要用自己的個人魅力,以及更多的後續勝仗、圈速等,來回應。

當然,質疑或者懷疑,也不乏戰鬥力,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紐北並沒有官方認證“最速四門車”的說法,這更多是企業的自我營銷定義或者媒體報道出口,但被小米用在了官方的新聞稿標題中;

2. 10月29日下午出現了一個傳播上的細節,小米官方發佈紐北圈速成績之後,衝上熱搜,但熱搜後續很快就被撤下,這被猜測爲與第一點有關;

3. 原型車與小米SU7 Ultra之間的差距是不小的,雷軍也說過,量產後能跑到7分鐘以內就已經是很強的成績單,對於汽車沒有那麼懂的人,只要看Prototype(原型車)與發佈會上的量產版在前機蓋上最明顯的風道差異,那裡面都是白花花的現金;

4. 關於營銷,在臨近發佈會時,分別放出了一套剎車值一輛車,懸掛是10段壓縮回彈的BILSTEIN EVO TI 絞牙,這些對於公衆即便是多數汽車編輯都十分陌生的詞彙和分類,實際上,前者是一輛二手車,後者是2萬元人民幣左右。以及,在發佈會上,PPT上又一次出現了大小字,小米SU7 Ultra目標成爲地表最快四門量產車,只是目標成爲四個字比較小;

5. 還是回到賽道成績單上,SU7 Prototype的成績,如果分別用3個點來進行對比,都是能單獨成文的較大話題。比如,因爲安全問題紐北經過了改建,賽道難度略微降低,以及近幾年新車的成績都集體要比改建之前更快。

比如,2017年時的斯巴魯WRX STi Type RA NUR Special以更接近量產車的狀態,在紐北做出6分57秒5的圈速時間,這纔是小米SU7 Ultra要追求的成績,而從參數上看,1.98秒破百、極速350km/h、1548馬力。而斯巴魯的相關參數是,極速288km/h、600馬力,儘管賽車圈的鐵律是“寧輕一公斤、不要10馬力”,二者的差距也是非常明顯的。

再比如,紐北賽道上另一款來自中國品牌的車,蔚來EP9,在2017年4月做到的成績是6分45秒90。如果給到SU7 Prototype更多時間、更多的圈數來Push圈速,能夠追平或超越蔚來。但問題是,彼時的李斌造車不過第三年。

以及,小米SU7 Prototype的調校出自ProDrive之手,掌管紐北地形和數據的神,以及請到的駕駛車手是2023紐北賽道冠軍車手,被開玩笑爲“閉着眼睛都能開完全程”。

很顯然,造手機出身的中國汽車工業獨苗,賽道上的執牛耳者,它還需要下一戰、第三戰。當然,種種質疑之下,中國汽車技術在全球是否遙遙領先的話題,也需要繼續被時間所驗證。

避開和華爲的正面競爭,另一條賽道

小米的圈速,細分領域,拿下世界第一,能否意味着中國汽車技術已經在全球遙遙領先?這依然是個沒有明確答案的話題。正方的觀點不少,歐陽明高院士說核心技術與產業化實現全球領先,特斯拉老闆馬斯克說電動車領域中國領先世界,福特CEO感嘆,自己已經落後。

反方的觀點也不少,僅從這一次的賽道事件,李斌的蔚來在2017年創下的成績,如今整個產業又有了7年的發展,之中的進步和領跑速度究竟是如何的。再比如,從2018年開始,隨着歐洲法規開始轉向,多數車企提出了減緩、減少內燃機發展,2020年之後,歐盟公佈淘汰內燃機計劃,車企陸續宣佈禁售時間,燃油車技術的研發投入按下暫停鍵。

也就是說,小米SU7 Ultra Prototype戰勝的,實質上是6年前左右的燃油車技術,追平的是7年前的賽車。

當然,這種爭論沒有意義,小米需要的是,在單純靠數碼產品衝擊高端5年進展緩慢之後,依託於汽車業務打開下一個增長窗口,且目前效果明顯。

也正是在發佈會的當天,隨着理想汽車口徑的銷量周榜發佈,小米成爲了中國新勢力裡純電動的銷量冠軍,僅憑一輛車,就超過了小鵬的6款車,超過了極氪的7款車。

其實,明牌的背後,更多要被關注的核心變化,其實是雷軍在汽車圈嘗試另一條路。簡言之,中國兩個最大的科技公司在進軍汽車之後,技術路徑選擇有了核心差異,於是,小米避開華爲,華爲避開小米。雖然沒有明示,但不論是從不久前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裡,餘承東篤定2025年實現L3商用,雷軍選擇智能駕駛當今更多隻是輔助。

再加上眼前的小米SU7 Ultra,小米已經坐實了以車爲出發點的DNA,華爲雖然不直接造車,但坐實了以智能爲出發點的DNA。

於是,支持“車坐不開”的人們,和“車開少坐”的人們,後續還會繼續爭論。以及,還要關注雷軍在發佈會開場時被很多人所忽視的一點,他在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所預埋的彩蛋,公佈智能駕駛技術的重大突破。

雷軍所展示的信息裡,普世的最重要信息是,城市輔助駕駛10月30日推送,這是已經購買帶激光雷達小米SU7車主的利好。現在市面上非常流行的端到端、大模型,即車輛可以用自動駕駛的邏輯,分辨前方路況,主動進行變道、繞彎、掉頭等的功能,會在11月底內測,12月底先鋒版推送,也就是小範圍推送。

其實,這背後的核心有價值信息是,除了還沒有引入中國的特斯拉FSD之外,年底智能駕駛初步進入了決賽圈,目前已經有華爲、理想、小鵬、智己進行了全量推送,小米會在12月達線。百度和吉利打造的極越,目前剛剛啓動公測還並未全量推送的極氪,是另外2個隱性競爭對手。

不過,更深層來看,一切還都是會影響中國汽車發展路線的博弈,即華爲派和小米派。小米智能駕駛的最重點其實並不是端到端,車位到車位,門到門,而是雷軍着重所說的,單獨增加了一個安全的託底模型,即在智能駕駛場景下,小米專門爲可能失控、不安全等場景做的準備。淺顯理解的話,這預計是有別於要求駕駛着接管、剎停的提示系統,預期上限高一些的話,它甚至可能是基於賽道智能駕駛的角度,比如追求安全並極限的過彎、超車等。畢竟,雷軍的造車IP是守正出奇,沒人擔心他不會整活。

而華爲的路線,已經明確了是錨定快速推進接近自動駕駛,今年10月25日,華爲不動聲色的發佈了ADS Pro V3.1版本,甚至在次日還迅速開啓了V3.2 beat的內測體驗,從之前的ADS 3.0智駕效果看,其實就已經非常接近脫手自動駕駛了,而新版本的更迭,是車輛更接近老司機的效率。於是,在很多已經放出的測試裡都有相同結論,基本相同的路段和擁堵情況下,智駕通行用時縮短了10%甚至更多。甚至於,極端場景下,就算踩錯了油門踏板,車輛也能被系統安全控制到剎停。

那麼二者間,目前已經能看出思路上的核心差異,華爲=車坐不開=追求智能有更高權限,小米=車開爲主=追求智能更多進行輔助。二者當然沒有明確的誰對誰錯,世界從來不是非黑即白,但能對普通人造成絕對大的消費決策影響。

比如,如今的油車相對死忠用戶、不希望智能影響自己駕駛的、年齡或習慣偏大偏保守的人羣,它們會做出不同的選擇。有一個最新的案例是,別克汽車將免費爲持NFC 卡片鑰匙的君越車主贈送藍牙實體鑰匙,大家對新技術的接受程度並不相同。

於是,那些年發生在手機領域的競爭,大概率不會在汽車領域完成高度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