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變局:賣老股、邊裁員邊擴招,爲上市“加速”

近日,全球知名財經媒體英國《金融時報》披露了一則引人注目的消息:小紅書以高達17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200億元)的價格成功出讓部分老股,這一交易不僅吸引了DST Global的首次入局,還促使紅杉中國增持,並迎來了高瓴、博裕資本及中信資本等重量級投資者的青睞。

儘管此次估值較2021年的200億美元有所回調,但相比小紅書上一輪融資,其估值依然實現了約30億美元的穩健增長,再次點燃了市場對小紅書上市進程的熱烈討論。

DST Global,這家以"高價、少條件、不謀求控制權"著稱的激進投資機構,自2005年成立以來,便在全球互聯網領域屢建奇功,投資版圖覆蓋Facebook、Twitter、Snapchat等科技巨頭。

自2012年起,其戰略眼光轉向中國市場,成功投資了包括京東、阿里、小米、滴滴、今日頭條、美團在內的衆多行業龍頭,成爲在華最爲活躍的美元基金之一,對中國互聯網市場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獨到的眼光。

當前,移動互聯網市場已步入存量競爭的新階段,小紅書作爲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正試圖打破這一僵局,加速其商業化進程。

然而,在光鮮的融資與估值增長背後,小紅書也面臨着組織調整、人效比爭議以及上市計劃懸而未決等多重挑戰。特別是其電商業務的發展步伐,相較於行業內的其他佼佼者顯得較爲遲緩,這無疑爲小紅書的未來發展增添了幾分不確定性。

小紅書並未放慢前進的腳步,它正努力擺脫"佛系"生長的標籤,積極擁抱商業化浪潮。在這個高歌猛進的互聯網時代逐漸步入尾聲之際,小紅書能否成爲繼抖音、拼多多之後,再次攪動市場格局的變量,一切尚待時間的檢驗。

在這場由新老資本共同參與的"豪賭"中,小紅書的未來充滿了未知與可能。

01小紅書開始賺錢了

小紅書最新估值已達到170億美元,相比2023年增長了30億美元。這一估值上升的背後,是小紅書商業化進程的顯著加速與業績的強勁增長。

2023年,小紅書迎來了發展的高光時刻,月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20%,突破3.12億大關,並首次實現了盈利。全年營收飆升85%至37億美元,淨利潤更是達到了5億美元,徹底扭轉了前一年虧損2億美元的局面。

回顧小紅書的融資歷程,可謂星光熠熠。自成立以來,小紅書已完成7輪融資,累計融資額超過9億美元,吸引了包括真格基金、金沙江創投、紀源資本、騰訊投資等衆多知名投資機構的加入。胡潤《2024中國十大獨角獸》榜單中,小紅書穩坐第十把交椅。

小紅書的估值也一路攀升:從2019年的50億美元,一路攀升到了2021年的200億美元。但隨後市場對其估值過高的質疑聲四起,主要集中於對廣告依賴的擔憂。

這一背景下,小紅書的估值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調整,2023年9月,此前未持有過其股份的紅杉中國突然出手,以比上一輪融資低30%、約140億美元的估值成爲小紅書股東。這一舉動迅速在投資圈內引發連鎖反應,多家投資機構緊隨其後,私下探尋以略高於140億美元的價格購入小紅書股份的機會。

而此次小紅書靠盈利直接促成了估值的回升,賺錢了的小紅書吸引了大量潛在投資者的目光,開啓了新的融資窗口期。

業界專家指出,在當前中國互聯網市場中,像小紅書這樣具備現象級體量和增長潛力的平臺已屬鳳毛麟角,因此成爲衆多VC/PE競相追逐的對象。他們或尋求老股轉讓的機會,或期待在新一輪融資中佔據一席之地,小紅書無疑成爲市場上的"香餑餑"。

對於股東退出的問題,業內也有其合理解釋。部分早期投資人已陪伴小紅書走過多年風雨,面對上市前景與資金流動性的雙重考量,部分股東選擇套現離場也在情理之中。畢竟,有投資人差錢,苦苦等不到解套的他們不願再陪小紅書熬下去。

"小紅書並不缺錢,只是有早期投資方有退出需求,同時新的投資人又積極加入,這才促成了這一系列交易。"一位接近小紅書的投資人如是說。香頌資本董事沈萌也指出,老股轉讓不能稱之爲融資,因爲資金是在股東之間流動,公司沒有任何資金流入。這一輪股權轉讓或可視爲對原有投資者的一種補償方式,同時也爲小紅書的上市進程注入了新的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小紅書官方多次否認有明確的上市計劃,但市場對其上市的猜測與期待從未停歇。從赴美到赴港,小紅書的上市傳聞屢屢甚囂塵上,儘管最終都未成真,但其距離資本市場的這一步之遙,已讓所有人翹首以盼。

十年磨一劍,小紅書見證了中國移動互聯網的興衰變遷,如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距離上市這一里程碑,或許真的只差臨門一腳。

02一邊裁員,一邊擴招,小紅書打什麼算盤?

小紅書,這家曾經以內容社區爲核心的平臺,近年來在上市的壓力下,正經歷着一場深刻的轉型與調整。面對緊迫的商業化需求,小紅書不斷對公司的戰略、業務板塊及組織架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其中電商業務尤爲顯著,從最初的輔助角色一躍成爲公司發展的焦點。

自去年以來,小紅書在電商領域的佈局步伐加快,動作連連。

先是直播業務被提升爲獨立部門,實現了對直播內容與直播電商的統一管理,隨後電商與直播業務進一步融合,共同組建了全新的交易部,與社區部、商業部並肩作戰,共同推動公司的商業發展。今年,小紅書更是將買手運營與商家運營業務合併爲電商運營部,強化了電商板塊的整合力度。

變革往往伴隨着陣痛。在小紅書加速商業化的進程中,頻繁的人員調整與裁員風波也隨之而來。據報道,小紅書近期啓動了新一輪裁員計劃,主要針對績效未達標的員工,佔比高達三成。這並非小紅書首次裁員,此前已有多輪針對應屆生和試用期員工的裁員行動,引發了員工對於工作穩定性和安全感的擔憂。

如果說上一波離職是爲了降本增效,這一波裁員和618期間小紅書商業化表現不及預期有關。高層頻繁變動,戰略方向不斷調整,也讓員工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動盪與不安。

同時,小紅書在人事任命上也傾向於引進大廠高管,如滴滴、快手等企業的前高管相繼加入,爲公司的電商、商業化、廣告等關鍵部門注入新鮮血液。此外小紅書的人效比仍被新高層視爲不足,與拼多多等高效企業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小紅書在裁員的同時,也在積極招聘新人才。招聘網站上保留了數千個職位信息,涵蓋銷售、測評、客服、廣告等多個領域,且薪酬競爭力強,被業界稱爲"小字節"。但高薪的背後,是小紅書內部員工流動性大、工作強度高、年齡結構偏向年輕化等"大廠"通病。

在裁員與招聘並行的背景下,小紅書展現出了其對於商業化的迫切追求和破圈慾望。公司希望通過調整業務結構、加快商業化進程,爲上市爭取更多時間與空間。

可在追求商業化的道路上,小紅書也面臨着內容與商業化的平衡問題。如何充分利用龐大的流量資源實現有效變現,同時保持內容的質量和用戶的黏性,成爲公司必須面對的核心挑戰。

數據顯示,小紅書雖在2023年底實現了首次盈利,但其營收和淨利潤與快手、抖音等競爭對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此外,小紅書的日活用戶增長也接近天花板,全年DAU僅達到1.06億,距離年初設定的1.4億目標相去甚遠。

在用戶增長接近天花板時,尚未上市的小紅書需要新的增長故事。

03小紅書的商業化做得怎麼樣了?

小紅書的商業化之路,如同其平臺上豐富多彩的內容一般,既充滿了創意與探索,也歷經了波折與挑戰。從跨境電商到自營電商的相繼折戟,再到2023年福利社和小綠洲的落幕,小紅書在電商領域的嘗試似乎總是伴隨着起起落落。

從去年開始,小紅書將重心轉向買手電商與直播電商,這一轉型不僅挽救了業績下滑的趨勢,還爲未來商業化進程鋪設了新的跑道。

小紅書深諳自身社區文化的獨特魅力,於是提出了"買手電商"的概念,旨在挖掘並激活平臺上那些擁有個性化審美與帶貨潛力的中腰部達人。這一策略初顯成效,董潔、章小蕙等主播的崛起成爲行業佳話,尤其是董潔的"慢直播"意外走紅,爲小紅書打造差異化直播標杆提供了寶貴經驗。

然而,在推進大主播孵化的過程中,小紅書顯得既謹慎又緩慢。當市場風向轉向"去超頭"時,小紅書在培養原生大主播方面顯得力不從心,加之用戶互動性的不足,使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略顯滯後。特別是今年618期間,章小蕙的"入淘"事件更是將小紅書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這一變動背後,既有合約到期、外部挖角等客觀因素,也暴露出小紅書在主播培養、用戶增長及內容創新上的挑戰。

此外,"買手電商"作爲小紅書的一次創新嘗試,其根源深植於時尚界,這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受衆羣體的相對窄化。但該模式仍吸引了衆多博主與明星的加入,其中明星如吳昕、沈夢辰、姜思達等的直播表現尤爲亮眼,爲平臺貢獻了可觀的成交額。

小紅書並未放棄對"買手電商"模式的探索與調整。它意識到並非所有品牌和品類都能在該模式下茁壯成長,因此迅速將買手運營與商家運營合併,成立電商運營部,以鼓勵店播形式帶動整體業績增長。同時,小紅書還加大了對視頻和直播內容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店播,幾乎實現了"開播即推流"的待遇。

在行業普遍打價格戰的大環境下,小紅書缺乏價格優勢的問題逐漸凸顯,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用戶的消費意願。

爲此,小紅書選擇從差異化角度尋找突破口,專注於設計師品牌和新銳品牌,試圖通過高品質、高客單價的商品來保持平臺的"腔調"。然而,這種策略也帶來了侷限性,尤其是在消費趨勢轉向性價比的背景下,小紅書的高客單價商品顯得有些一廂情願,難以廣泛觸達更多消費羣體。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坦言道:"小紅書電商可能明年就要面臨增長壓力了。"

在商業化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小紅書同樣面臨挑戰。

多位商家反映,小紅書的投流工具不夠便捷,數據基建相對薄弱,導致商家在廣告投放和訂單管理上遇到諸多不便。此外,小紅書在物流、客服等供應鏈環節的開發上也顯得較爲"佛系",影響了用戶體驗。加之缺乏透明的數據看板,商家在評估投放效果時不得不依賴人工彙總數據,這不僅增加了工作負擔,也降低了效率。

從社區到商業化的探索之路既充滿機遇也佈滿荊棘,過度商業化會損害用戶體驗,而缺乏商業化通道則難以留住用戶和品牌,更無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因此,小紅書需要在社區內容、品牌腔調與電商業務之間尋找一個微妙的平衡點。慢直播雖是一個亮點,但並非全部,小紅書需要不斷創新,以更多元化的方式滿足用戶和品牌的需求。

在當前移動互聯網環境下,資本增值的黃金時期已逐漸遠去,獨角獸上市之路愈發艱難。小紅書雖估值提升,但要創造新的資本神話仍需付出更多努力。

根據QuestMobile的數據,小紅書已成爲除阿里、字節、騰訊系外用戶規模最大的三方內容平臺,但客觀而言,商業化產品的基建能力與當前的商業化速度之間仍存在差距,這要求小紅書在保持品牌調性的同時,加速提升商業化能力,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確保在未來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