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貸最低利率降至“1”字頭,“借貸炒股”踩紅線遭遇急剎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葉麥穗 廣州報道節前突如其來的牛市,提振了國慶假期消費的“氛圍感”。對此,金融機構也“加了把柴”,消費貸利率再次給出“大禮包”,部分銀行消費貸利率已低至“1”字頭。
面對如火如荼的股市,個別投資者甚至有了“借貸投資”的想法。不過10月8日有消息稱,金融管理部門已對商業銀行進行了窗口指導,要求金融機構應當高度重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和投資者保護,強化內控和合規管理,嚴控加槓桿。
業內人士強調,銀行信貸資金嚴禁違規進入股市,這是商業銀行必須堅持的金融監管紅線。
金融機構發假日消費貸
國慶假期作爲傳統消費旺季,多家金融機構紛紛加入消費貸“拼手速”優惠。節前,某國有大行上海分行推出國慶節超級信用貸福利,針對本地用戶,特別是擁有本地房產或在事業單位工作的客戶,提供最高300萬、10年期、年利率低至2.16%(即月利率約0.18%)的信用貸款。
江蘇銀行在這波促消費大潮中更是使出“大招”。江蘇銀行蘇州分行在節前採取了貼息政策,消費貸客戶在享受基礎2.98%利率的基礎上,特定時段內支用消費貸滿6個月即可領取免息券,使得30天最低年利率降至1.88%。
地方政府同樣爲擴大當地消費“操碎了心”。四川省涼山州在節前發佈實施消費信貸財政貼息的政策,當地銀行機構向省內居民發放1年期及以上,且貸款用途爲汽車購置、電子產品、住房裝修、家電傢俱耐用品四類商品線下消費貸款,財政部門按照年利率1.5%、單筆不超過3000元給予居民1年期一次性貼息,居民在全省範圍最高可享受2筆貸款貼息支持。除省補助外,所需資金由州與縣(市)按3:7的比例負擔。
此外,還有部分城商行和農商行也通過貸款拼團、送免息券等形式推廣消費貸。如東莞農商行不僅提供2.98%的首借年利率優惠,還根據借款金額贈送不同額度的綜合權益積分,這些積分可用於兌換石化加油券、滴滴出行代金券乃至音響、電飯煲等實物禮品。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超低價的消費貸並不是人人有份,其多數都設置了一定的門檻。目前,大多數銀行的消費貸利率仍然保持在3%之上,工農中建交郵儲等國有六大行的消費貸利率則維持在3.2%之上,消費貸的額度也多集中在20萬元。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8月,全國性銀行線上消費貸的平均最低可執行利率已降至3.14%,同比下降37個基點。與此同時,市場的主流觀點認爲隨着進一步“降息”,消費貸的利率可能會繼續下滑。
博通諮詢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記者表示,信用卡、消費貸是金融機構的觸達場景之一。國慶假期期間,消費力“爆表”是營銷良機,銀行應持續關注消費者行爲、心態變化,靈活調整產品策略,確保創新產品能夠真正滿足市場需求,實現消費金融客戶和業務規模化增長。
嚴禁貸款進入投資領域
對於未來消費貸利率繼續調整的可能,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一方面,隨着國內經濟穩步復甦,金融機構看好消費金融市場復甦前景,通過降低消費貸利率競爭獲客;另一方面,爲應對國內外複雜的經濟環境,今年的宏觀政策整體偏積極,使得市場利率中樞持續下移,消費貸利率也隨之下行。
不過,消費貸利率一降再降之下, 在業內人士看來,消費貸的投放力度加大會帶來相應風險,商業銀行應完善對信貸客戶的貸前審查和信用評級,以及貸後管理。金融機構在支持消費回暖的前提下,也要注重產品、業務的風險控制,防範由此帶來的系統性風險。
多家銀行的消費貸產品說明中都標明,個人消費貸款的資金只能用於消費,不能用於購房、股票、期貨或其他金融衍生品交易等法律法規禁止用途。
周茂華表示:“消費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股市,可能導致消費者槓桿過快上升,反而抑制消費潛力釋放;另外,也會助長投機炒作,導致資產價格泡沫風險,並可能擠佔其他經濟部門資源等。”
雖然三令五申,但是消費貸資金違規的現象仍然未能徹底絕跡,今年已有多家金融機構因爲信貸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收到罰單。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黑龍江監管局公佈了一則哈銀消費金融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哈銀消金”)的處罰信息表。 罰單披露,哈銀消金因存在信息披露機制不健全,未在借款合同中向借款人披露合作類產品的年化綜合資金成本、諮詢投訴渠道等信息的問題,被罰款30萬元,處罰時間爲2024年8月12日。
“消費貸利率過低會導致產品風險與收益不匹配,不利於銀行業務風險管理,銀行需要高度重視業務風險防控與業務可持續問題。”周茂華認爲,下一步,銀行應將重點從吸引客戶、爭奪市場份額轉向創新產品設計、提升服務質量、加強風險管控能力等方面。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天津監管局日前提示消費者,警惕過度負債風險,合理合規使用個人消費信用貸款。其指出,應堅持適度負債、理性消費觀念,養成良好的消費還款習慣,不要無節制地超前消費和過度負債。在不超出自身負擔能力的基礎上,合理發揮消費信貸產品的消費支持作用。不違規將消費分期、小額信貸等個人消費信用貸款用於理財、投資、購房、還貸等非消費領域,避免“以貸養貸”“以卡養卡”等違規行爲。
此外,包括內蒙古、遼寧、寧夏、山西、新疆、重慶、廣西在內的七地金融監管局也發佈風險提示公告,以案例的形式提醒金融消費者注意防範不良網貸的“套路”,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同時,準確評估承擔能力,理性消費,合理借貸,維護個人良好信用。
面對如火如荼的股市和如此“低價”的貸款價格,個別投資者打起了“借貸炒股”的念頭,不過這一火苗迅速被撲滅。10月8日,有消息稱金融管理部門已對商業銀行進行了窗口指導,要求金融機構應當高度重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和投資者保護,強化內控和合規管理,嚴控加槓桿。業內人士強調,銀行信貸資金嚴禁違規進入股市,這是商業銀行必須堅持的金融監管紅線。